找回密码
 1分钟注册发帖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历史] 没有秘密武器没有阴谋论,美国F117在南联盟被击落全部过程,

[复制链接]
你好啊 发表于 2018-5-14 03:02: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故事的两个主角:F117夜鹰隐身攻击机,和SA-3中近程防空导弹
+ c5 O/ C  p7 ^% w$ c; A) D5 w- w8 G
  F117大家都知道了,是世界上第一款投入使用的隐身战机,属于第一代隐身战机,战功卓著,主要使命就是潜入敌军防空网,使用制导炸弹攻击敌军严密设防的高价值目标(比如指挥中心,通讯大楼等等),由于任务时间多在夜间,所以绰号夜鹰。格林纳达战争中夜鹰初次登场,战绩不错,随后1991年海湾战争F117大放异彩,F117整个战争期间出动1270余次,只占联军总出动架次的2.5%,却成功摧毁40%的伊拉克战略目标,这些战略目标大部分处于严密设防的首都巴格达,F117和战斧巡航导弹是当时唯一两种可以攻击巴格达的武器。而F117整场战争下来,毫发未损。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高效进攻武器,标志着隐身时代的到来。7 u: O1 O# o' m
9 p1 j: J9 M; D! T8 @
SA-3,则是前苏联开发于上个世纪50年代末的一种中近程野战防空导弹系统,作战半径约5~25公里,主要作为师团级野战防空使用,作战时,首先使用P-15或者P-18远程搜索雷达和PRV-11测高雷达获取目标的大致方位高度数据,然后将数据传回营指挥方舱,再由SNR-125制导雷达精确跟踪目标,最后发射导弹并引导导弹攻击目标。这是一种比较经典的苏制防空系统,几种雷达分工协同,但是到了90年代末,SA-3已经非常落后,射程短,抗干扰能力差,很难威胁高机动的战斗机目标。但是当时的前南防空部队的主力武器,就是SA-3和射程更短的SA-6防空导弹。如何用这些老旧装备对抗强敌,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7 n9 C% O1 q/ }# V3 J/ L, b$ S
' F7 x" u) M5 N( E
  SA-3,属于前苏联第二代防空导弹。0 E& v- h* z. ~6 w
1999年3月24日,战斧导弹一声响,科索沃战争拉开序幕,战争开始第一天,面对强大的北约空军,前南空军毫无悬念的迅速扑街,精锐米格29机队尽没,剩余机队被迫分散转移,把领空拱手相让。由于空军扑街,保卫国土领空的重担就全部落到了前南联盟防空部队的肩上了,其中就有我们的主角——第250防空旅。% k! f1 ^( b7 h! C

( A) Q( d: v# D' a  在海湾战争中,以美帝国主义为首的北约空军就展示出一手高超的打击地面防空火力的本领,就是“SEAD”压制敌军地面防空系统作战,还有“DEAD”摧毁敌军地面防空系统作战,这一套起源于越战,后来在北卡谷地由以色列空军完美演绎,最后到海湾战争中大放异彩,让萨达姆花巨资构建的现代化防空体系瞬间扑街。。。具体做法就是,战前频繁使用各种电子侦察机、电子战飞机和地面监听站试探、侦查对方雷达、通讯电磁频率,开战后立刻进行有针对性的凶狠电磁压制,同时战斧、F117等武器潜入纵深攻击大型雷达站、指挥通信中心等关键目标,极大削弱对方防空探测和指挥能力。之后SEAD机群打头,后面跟进攻击机群,旁边还有战术电子战飞机提供伴随电磁掩护,一旦地面防空雷达开机,SEAD“野鼬鼠”战机或者电子战飞机上的探测器即能识别并定位雷达波,随后野鼬鼠战机发射“哈姆”反辐射导弹,追踪雷达波攻击雷达天线,摧毁敌军雷达或者逼迫雷达关机转移,保证攻击机群安全。在摧毁雷达天线之后,后续的DEAD机群再俯冲下去使用集束炸弹或者激光制导炸弹攻击雷达阵地,彻底摧毁敌人防空部队。
* g! ]% z8 {8 e' k8 Y
1 F5 C7 D- e* p这几板斧轮下来,基本没人可以顶住,防空雷达和导弹发射车不是被摧毁,就是雷达关机被迫转进,无论在海湾战争还是科索沃战争中,美军的这套打法都十分犀利,有效地打击压制了敌军防空力量,使得空中力量可以肆无忌惮地把对方炸回石器时代。。。
3 Y, {* r0 _- t: e. J0 P
. d: p/ i3 f# b0 s4 Y5 D  当然,也不是没有漏网之鱼的,这取决于你怎么去做。。。
2 l6 K4 v" V& L/ I1 q; w
; T) c* L7 ]& f; q3 i$ w6 z' E  就像当年解放军防空部队守着三套SA-2导弹,无奈之下用导弹打起游击战,又像后来抗美援越时期使用雷达交替开机、突然关机、甩天线等等手段戏耍美帝百舌鸟导弹,对抗先进武器从来都是有办法的,坐以待毙与无关能力,只与态度有关。
* V3 S7 e+ Y0 M
6 i3 R- k4 ]8 n" s4 V  前南联盟防空部队的态度就很端正,面对强敌他们没有鲁莽出击也没有坐以待毙,而是吸取了前人的教训,250防空旅就总结了“2+20”的战术准则,也就是一部雷达车在同一地点,不许连续开机2次,每次开机时间不得超过20秒,关机之后立即转移,否则就会被美军电子战飞机定位,招来反辐射导弹的攻击。同时,防空部队始终在不停机动,一半占领阵地,另一半就必须机动。这是一种无奈的战术,一部防空雷达在一个地区总计开机时间还不到一分钟,防空成了一句空话,敌机依然是自由的,唯一能做的就是瞅准时机碰碰运气,看看能否在40秒内把敌机打下来,这种战术的确取得了一些偶尔的战果,但却无法扭转战场的态势。# l5 W* R- b$ D
8 K1 L/ p7 `& B+ h: y4 S
毕竟敌我力量悬殊太大,苏联60年代的防空水平面对90年代北约现代空军的打击,完全不堪一击,也正因为如此,北约也开始麻痹大意了,也许认为前南防空力量太弱,所以北约战机开始有点肆无忌惮,把作战当成了旅游,由于科索沃和南联盟地区地形崎岖,可供进出战区的线路不多,所以北约战机进出航线显得固定单一,连时间规律也逐渐被前南防空部队掌握,这样一来,前南防空部队开始有针对性的在固定线路上打埋伏,而且专挑扔完炸弹正在返航的北约机群打,这时候北约飞行员精神放松,弹药油料也不多,这种目标是相对好打的,所以也给对手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c& r) U! S, |

2 t% m$ p% R' {' f+ S  就这么猫戏鼠的游戏持续到了27号,好戏要开场了。。。; w- ?8 I% `% |/ q1 I

, B- s$ }/ g7 g& Q/ ~) \  前面说到了,由于轻敌,北约机群进出战场的路线和时间都是相对固定的,F117也不例外,经过几天的观察,前南防空部队已经基本掌握了F117的夜间活动规律(也就是19时左右吃过晚饭后,F117从意大利起飞,到晚上21时左右到达贝尔格莱德,攻击完成后即返航)。而且凑巧的是,接到潜伏在意大利基地的情报人员回报,27日当天天气不好,所以平常都会起飞进行电磁掩护开辟空中走廊的EA-6“徘徊者”电子战飞机和“野鼬鼠”战机当晚不会出动,所以F117今天晚上会在没有电磁掩护的情况下单独行动,这简直是天赐良机!! ^: O* U7 q. L! V
3 A( k2 z( b" N
  不出所料,当晚4架F117在晚上19:05分从意大利阿维亚诺空军基地起飞,直奔贝尔格莱德。
" H9 Z+ P  z" e/ k" s9 N3 |7 e5 u8 |3 k' N- d3 k+ _$ S
  19点50分,前南250导弹旅的SA-3导弹营开启了P-18远程搜索雷达,P-18属于相当老旧的对空雷达,在VHF波段(也就是常说的长波雷达或者米波雷达),VHF波段的雷达体积大,功率和耗电量大,而且对空探测精度很差,无法准确提供目标位置,所以在90年代,VHF波段的防空雷达已经非常罕见,但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P-18实在太落后了,以至于它的雷达频段都不在“哈姆”反辐射导弹导引头的探测范围内,甚至北约当时战机的雷达告警器对P18的雷达信号都做出反应。所以P-18雷达在战争初期是可以放心的开机(但随后北约开始针对性打击P-18,就玩不转了),虽然探测精度很差,但至少不会担心被北约定位攻击。) P, h% H, r$ a# V7 n, c; y, O4 q

6 ^8 D8 c# y5 i* y, m而且更凑巧的是,F117这种第一代隐身战机,主要针对当时火控雷达和搜索雷达最常用的UHF波段(也就是厘米波)进行隐身设计和优化,对VHF这种米波雷达隐身效果并不是太好。所以比较容易暴露在P-18的雷达波下。所以这也是为什么进入21世纪后,中俄等国纷纷重新开发新一代VHF波段对空雷达的原因,针对VHF精度差,仅能用来预警而不能直接用来锁定目标的问题,办法是在同一套系统中集成多种波段的雷达,作战时相互配合,目前这也是对抗隐身战机的一个基本办法。0 Z9 w# q$ t& h' h+ P3 g

7 J$ l! n1 e( _7 W$ W  到晚上20时40分,P-18屏幕上突然出现一个微弱的雷达信号,这就是82-0806号和其他3架F117“夜鹰”,此时发现距离在23公里,实际上,P-18远程雷达最大探测距离可以达到180公里,但是面对F117其发现距离依然被压缩到只有23公里,这还是对隐身机探测效果较好的米波雷达,可见隐身设计的确可以极大压缩对手的发现距离,具有极大的战术价值。
3 N$ [' m7 @- E- R& n6 C) ~$ V6 x, u, E/ t, T. |) g

3 ]. v* E! M+ R
" V, z4 O, I6 ~' H: j9 ]% ~; R7 V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你好啊 发表于 2018-5-14 03:02:12 | 显示全部楼层
  此时,前南防空部队的ANICIC中校和DANI上校正紧盯着屏幕上的目标一点一点向阵地接近,而F117对此浑然不觉,很快接近到了大约14公里,已经进入了SA-3防空导弹的有效射程了,此时DANI上校命令制导雷达开机,操作员紧张地操作天线对准目标,但是F117的雷达反射信号在屏幕上忽闪忽现,极不稳定,十几秒时间过去了,战术控制长依然没有截获目标,开机时间已经太长了,随时可能暴露目标,ANICIC中校果断命令制导雷达关机,过了一会儿,DANI上校再次下令制导雷达开机,捕捉到82-0806号F117,此时F117上的雷达告警器已经告警,飞行员已经意识到有人正在试图攻击它,于是开始机动摆脱,目标再次从雷达屏幕上消失,还没等操作员重新找回目标,开机时间再次接近20秒,ANICIC只能再次命令关掉雷达。。。
6 m! H  a: g% \" H1 t
( u% v9 ?5 ~6 [; M* l1 b# {6 C. w/ k& d: w) o9 V) ]$ \9 b
- L4 Z1 u4 A3 i
  可以看出,即使P-18远程雷达成功发现了F117,但要实际攻击依然非常困难,F117的雷达反射信号是极不稳定的,在雷达屏幕上难以稳定截获,一旦F117意识到攻击的存在,用机动摆脱,雷达信号就很容易丢失。
* o, _- z  p1 U9 m
/ J( q  J8 j. F, ?; k! \0 t
( [0 a# `7 J2 w( r2 l* u0 R1 n2 v, O0 n; u) S* A. S% S3 z
  此时已经开过两次机,按照战前定下的交战规则,同一个雷达不能在同一个地点连续开机两次,这时前南防空部队必须终止攻击了。但是DANI上校很明白,这一次攻击行动F117是孤身而来,没有电子战飞机掩护的,所以多开几次机也不担心会暴露,所以他果断下令,再次制导雷达开机!于是那架倒霉的82-0806号夜鹰再次出现在雷达屏幕上,这一次它再次拼命机动想摆脱攻击,但很不幸的是,作为第一代隐身战机,其机动性惨不忍睹,使出浑身解数也无法摆脱雷达跟踪。这时,前南雷达操作员疯狂的操作雷达,终于紧紧咬住了目标,“跟踪稳定,目标继续接近,距离13千米”,DANI上校果断下令导弹发射,第一枚SA-3导弹呼啸而出,5秒之后,第二枚导弹跟随而去,两枚导弹一前一后直奔目标。# o% c6 ]6 k# `9 Z; }0 z/ B6 \
: Z+ C' `! b( s2 T. n, v

( j; k* e0 W: R! r& q1 `7 h+ }
4 Q6 m1 T8 D$ f9 z# w9 K  此时82-0806号夜鹰上,飞行员Zelko已经浑身大汗了,他是一名参加过海湾战争的老手,但是他却万万想不到这时座舱里会响起尖锐的导弹告警音。他使出浑身解数想要摆脱攻击却最终失败。他亲眼看到地面两枚腾空而起的导弹正朝自己呼啸而来,但F117机动性太差,他只能祈求上帝保佑了,第一枚导弹没有击中他,从他眼前掠过,没有爆炸,但导弹的气流让F117剧烈颠簸起来,几秒钟之后,第二枚导弹结结实实的击中了F117的腹部并爆炸,F117立即起火并失去控制,在空中翻转,巨大的亮光甚至连在波斯尼亚上空飞行的一架KC-135空中加油机机组成员都看到了。# I: v, u# P( ?

. p& P% B0 E. d( K
; p- E- g1 M3 P3 R" P5 ]! l8 \: Y" K) o: p6 D# k3 ~; t& c" X
  前南防空导弹阵地上一片欢腾,他们竟然击落了一架从未被击落过的F117,这是一次教科书式的经典战列,实在太漂亮了,足以被写入所有国家军事院校的教科书!
/ @3 V, n* u( Z- E- y% \4 u! B/ y" h) p( I- P& I% x
4 B5 D+ i/ Q: i$ X0 \0 B

4 k. U% s. r+ |7 }于此同时,美国空军上尉Zelko正在座舱里挣扎,剧烈的过载让他难以动弹,他用上浑身力气,终于调整好姿态拉起了弹射拉锁,降落伞成功打开,他暂时活了下来,还在空中的时候,他就打开了身上的信号发射器,因为在空中,信号可以传播的更远,很快,那架在波斯尼亚上空目睹爆炸亮光的KC-135机组和他取得了联系,随后他的坐标被报到了指挥中心,指挥中心迅速组织起空中营救。Zelko最后在一片农田上着陆,并躲在了一条水沟里,当晚前南联盟军警和当地村民对附近区域进行了大搜捕,但没有发现Zelko。第二天清晨,Zelko被美军搜救队救走。( C* u6 \/ P* u4 K* P9 Y% C

8 |1 f7 {+ j: s' a8 X
5 q+ B! V- h1 Y1 H8 J! u1 F" r9 ?7 n6 G
  以上,就是F117在南联盟被击落的全部过程,没有秘密武器,也没有阴谋论,有的只是科学和战争双方的斗智斗勇,隐身机不是万能的,它可以被发现,也可以被击落,从来没有所谓“隐身神话”,但是隐身技术给防守一方造成的压力是空前的,极大的压缩发现距离,信号极难稳定截获,再加上电子战飞机掩护,如何对抗隐身战机,需要防御方不断探索总结,开发新的装备,用好老的装备。而对美国人来说,F117的击落并不意味着“隐身神话的终结”,反而我们看到即使面对第一代隐身机,前南防空部队依然困难重重,有了好的装备,并不代表着一劳永逸,相反,必须有相应的战术配合,更重要的是,在战场上永远不能心存侥幸,就是因为心存侥幸,F117在没有电子战飞机起飞掩护的情况下独自深入敌境,就是因为心存侥幸,才会以固定线路和时间进出战场,无数看似无关紧要的疏忽,最终造成F117被击落的事实,这个教训,是极为深刻的。对前南防空部队而言,他们面对强敌,依然顽强作战,利用手中落后的装备,发挥了武器最大的潜能,虽然最终输掉了战争,但他们仍然值得尊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白菜 发表于 2018-5-14 03:02:12 | 显示全部楼层
值得参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1分钟注册发帖

本版积分规则

重要声明:“百事牛www.BestKnew.com”的信息均由个人用户发布,并以即时上载留言的方式运作,“百事牛www.BestKnew.com”及其运营公司对所有留言的合法性、真实性、完整性及立场等,不负任何法律责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论只代表留言者个人意见,并非本网站之立场。由于本网受到“即时上载留言”运作方式所规限,故不能完全监察所有留言,若读者发现有留言出现问题,请联络我们。

Archiver|小黑屋|百事牛

GMT+8, 2025-7-17 17:24 , Processed in 0.02505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