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1分钟注册发帖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美关系] 美海军陆战队是否进驻台湾成外界关注焦点

[复制链接]
萨蛮 发表于 2018-3-23 06:07: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美海军陆战队是否进驻台湾成外界关注焦点$ D( I5 J8 W7 X7 e+ F/ p! K

; J6 ?7 S: b$ I- X2 d- v% L/ W; n5 y9 F  前AIT台北办事处长杨苏棣(Stephen M. Young)去年曾透露,AIT新馆落成启用后,美方将派遣海军陆战队驻守负责安全维护。
6 L1 U! X3 c8 O) M9 n  e
1 \9 a( g5 R1 N) g  杨苏棣说,这是美国对台湾朋友的承诺。设计AIT办公新大楼之初,就希望能打造一个“陆战队之家”,这是美国派驻台人员应得的待遇,美国在世界各国外交馆舍,也都有此设施,“台北也会有”。
1 \/ L' R: k/ v" c. ]0 D) j% l9 g: Y" A; F0 k# z
  此消息一出,随即引发美国“对台关系提升”的讨论。
0 g0 }( A. k! p1 Z, p4 i8 H: i9 S/ m5 ~) g6 w, K
  但实际上,派遣陆战队保护使领安全是美国驻当地机构的标配。台美“断交”后,AIT办公地点并没有穿着军装的军官进驻。
5 K" U2 |! G5 t/ L  g# I
) E) e" M6 z5 N1 h& _  AIT官员还表示,就算有陆战队驻守AIT,也只是个约10人的卫队,和外界传闻的“部队”有差距。
9 _, F- i3 w/ p) R+ S3 Z  A" f  H6 j; Y- t" C+ f0 B
  而最近AIT台北办事处搬家的消息,又引发外界对美海军陆战队是否进驻的猜想。
- C5 r7 A  {1 G; {* t/ h
7 L+ ]7 r" b# ^/ J; c/ Y+ i  台“国防部长”严德发21日称,目前没有谈美军陆战队是否驻守,“这由‘外交部’规划,我们配合”。国民党“立委”赖士葆21日担心,外传AIT新馆将成为美国在亚洲的情报中心,台湾可能会有遭大陆报复的后遗症。
0 K' r0 l+ x1 M2 r" w9 k* ^
2 O! P0 ^" R0 m) u# y  香港中评社21日评论称,接下来台湾“汉光”演习,美方将派现役将领带队观摩;加上蔡英文或许年内访问美国康奈尔大学,“行政院长”赖清德访问哈佛大学等,都是对大陆粗暴的挑衅,大陆的对台战略布局相信会加速谋划、推进。: Q* j5 N; c; T. V- A( U

5 Z0 f+ q0 d6 w2 M. e6 W/ x  美驻台“大使馆”曾遭两次大型抗议: Z; N8 T) i7 D5 v4 n
, ?: A1 g/ _0 R" d& v% O
  根据公开资料,1979年1月1日,美国政府与中华民国政府断绝外交关系,美驻台“大使馆”随之关闭。0 u' Z5 ?3 g9 |, [$ u" x. y

, c4 W! G% P  X6 B8 c. O+ t  AIT于当年成立,是美国国务院根据所谓“台湾关系法”以及哥伦比亚特区法律所设置的民间非营利组织。4 [1 `0 U0 j5 e! U3 n
; w8 L% L5 S, s  a$ V: N7 r7 C3 Z
  其功能是为了因应美国与台湾治理当局没有邦交以及美国政府的一个中国政策等因素。协会除名称与机构性质外,台北办事处实质上相当于美国“大使馆”。: g" e4 |; n* X0 U; B, q  E! X
' U; `7 o4 I2 U3 \- p
  已经成为历史的美驻台“大使馆”曾遭两次大型抗议。
: o9 A0 D6 s7 ^0 T" f
8 I. K( _' L3 q4 ~/ [: h) D1 P  一次是台美“断交”后,时任美国副国务卿抵台被上万民众扔鸡蛋,仓皇而逃;3 X. m6 J- D1 M

$ ~8 U! l0 {6 w+ g, u/ ~% e/ @; q5 [. U; J. n

# V" \! }+ k2 D7 b2 Y# y' j( [7 y. s  S- `+ c" T7 J' m5 r
  另一起则是被岛内媒体形容为台当局遭遇的最大政治危机之一发的“刘自然事件”。
2 I) f+ h0 o+ I' F) y% G5 c# G' q. [
  AIT也承认,要谈及美台关系,“刘自然事件”是个绕不过去的坎儿。0 Z# _+ U+ S7 T; P3 \* |4 X& D
: Q2 d. h% M, W0 Y, \9 o. @( p
  该事件起初是一桩“糊涂杀人案”。) u) i- J$ w; N8 l; \+ w! E

3 t" W2 s; q+ x  s4 `1 @* l1 K  1957年3月20日,台湾“革命实践研究院”少校学员刘自然在返家途中身亡,死因疑为遭驻台美军人员罗伯特·雷诺枪击身亡。( H6 a1 n3 u1 N$ {, u7 x( Z* j. m  l

6 z8 h& y5 \9 `% T  案发后,台警方迅速逮捕雷诺并进行笔录,准备将其扣押,不料美国宪兵赶到后却横加阻拦,声称雷诺享有“外交豁免权”,台湾方面无权羁押,随即雷诺被移交美国军事法庭。
) B4 |  o2 h) [$ D- l5 g# `7 f3 C! M) V( w- Q4 n2 G
  当年5月24日,美国军事法庭将雷诺无罪释放遣送回美,引发舆论哗然。
$ Q/ o' I+ ?2 x1 [  E
2 x' d! X6 h! H' B% R- u  近两千民众到美国“大使馆”抗议,捣毁汽车、桌椅,并企图扯下美国国旗。尤其让美国方面紧张的是,“大使馆”保险柜也被人撬开,大批机密档案散落一地。" \8 w7 A8 \4 {( W9 g2 Q& D

5 p1 y* K, q' X
+ r) B' E! E* Z! C' r2 C2 S- o1 L: d5 @! x4 Q' [
4 Q' Z+ S8 `7 o" J" k) K: Y. o$ J

7 b- A4 u' j9 y$ N* I* N) e$ W& t( [; [" p' d4 w! g; i

8 C/ k6 P1 ]4 `0 I( `/ J% B4 m, [  抗议现场 图自台媒  j3 \% G7 V7 t4 v
2 g# z$ c: |$ P! }) a+ }+ L

, T4 E& c/ A+ O; R. `8 l) }2 Y8 V  事后统计,当场有3人被打死,38人被打伤,另有111人被捕。$ l, r' A' u; ^

; U$ g& Y3 L; e0 X  美方闻讯震怒,军警晚间宵禁,美台自1949年建立起的关系,几乎毁于一旦。
  j) i5 M" u$ {4 b9 x
4 R; d7 `( z  u; u- @8 X+ i( u# p, h4 e: V4 c$ o' s
# N4 w$ S, W6 C
- W2 m+ V* O8 @/ ^

3 R0 w/ ]1 P4 {3 v
2 D" N1 I' B' e$ r
1 }0 e8 w* w6 R6 t0 u/ l+ b/ H  刘自然妻子到美国“大使馆”门前抗议“杀人者无罪?!”“我控诉!我抗议!”图自台媒: ~8 _  _6 @) ]
9 F+ F; n; |+ V

  [! x) F) E7 n: ?7 g  w$ w  不肯善罢甘休的美国驻台“大使”蓝钦次日向台湾“外交部”提出“最强硬抗议”。
7 `: w+ p7 k) }* e) _0 g3 u% [' }8 W- P% L, w" I7 d0 k2 L, `; h
  另外,美方坚信“刘自然事件”是受到蒋介石长子蒋经国的指示,目的可能是想向美国施压,逼迫美国在驻台美军的“治外法权”问题上让步。
5 d7 z0 [9 A' x6 ]6 Y9 d1 ~5 J" T- o2 }) e' i/ S
  蒋介石虽不承认此事与蒋经国有关,但仍亲自道歉,并开除多名警长官员,以此息事宁人。
2 u; t% {+ j) z% M' S
  r! N! U! q4 q' l3 l/ G  不久,蒋介石为缓和台美紧张关系,还被迫把蒋经国调离情报系统。1965年8月31日,台美签订“在华美军地位协定”,台当局有限度地收回驻台美军的“外交豁免权”。! u+ l1 q" R8 k3 V6 W# ^

& u5 |4 I" l6 d  至今,“刘自然事件”起因仍无定论,但驻台美军的跋扈和肆意妄为无疑是酿成该起事件的关键因素。
7 U3 `& e9 E9 l3 t7 }8 Z! k
& E$ P& _; X4 O8 m0 O; A. d/ h  如今,部分台湾政客为“抱大腿”而呼吁美军重新驻台,今昔对比,令人唏嘘
. X- x6 g# o0 K; E. F% `% `6 B5 m0 _% O9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网游 发表于 2019-1-23 02:41:22 | 显示全部楼层
请继续努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1分钟注册发帖

本版积分规则

重要声明:“百事牛www.BestKnew.com”的信息均由个人用户发布,并以即时上载留言的方式运作,“百事牛www.BestKnew.com”及其运营公司对所有留言的合法性、真实性、完整性及立场等,不负任何法律责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论只代表留言者个人意见,并非本网站之立场。由于本网受到“即时上载留言”运作方式所规限,故不能完全监察所有留言,若读者发现有留言出现问题,请联络我们。

Archiver|小黑屋|百事牛

GMT+8, 2025-8-18 07:25 , Processed in 0.02342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