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石英财经网站3月14日报道,这项研究规模庞大。它耗资54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3.4亿元),大约1000名科研人员以及6.5万名地方官员参与其中。不过全球各地的学者将这一研究结果称为农业上的奇迹。
6 a+ ?' R8 m7 C6 H' s4 w( m; O3 O* Z A3 J
1 ?5 h0 f: L b |
报道称,该项目10年来已经给中国农民节省了超过12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71亿元)。$ B. i2 ~! f8 v, g; a$ ] H
0 u0 Z4 F. n' V1 B& {
/ d) Z* Z9 T# ]4 C8 T5 w; `从2005年到2015年,科研人员在中国农业大学的指导下,在中国各地开展了1.3万多项现场实地研究,记录当地农耕方式。研究过后,科研人员针对各地的地理情况,给农民提供了在种植水稻、玉米和小麦方面的建议。该建议强调了这样一种观点,即一套通用的农耕方法不像专门针对特定农作物、地区以及气候条件量身打造的方法那么高效。
/ r; m% E% `" L9 k7 l0 c5 h4 U; \4 Y+ j
8 P/ G1 P* z% q+ i( x- ?* u
比如,科研人员建议中国东北地区的水稻种植者将使用的氮肥数量平均减少20%,他们不应该在一年当中平均分配对氮肥的使用,而是重点对暮春时种植的作物施肥。他们还建议,在播种时缩短种子的间隔。
2 D6 `3 D4 t2 v. c& ~% v/ d
* b8 t9 N- a; l Q9 i3 y" l+ t/ Q9 R1 B+ W, r- M9 E
该项目的负责人崔振岭(音)在研究报告中写道:“农民半信半疑,不过我们得到了他们的信任,之后他们开始信赖我们——这是对我们的最高奖赏。”
6 L+ `0 r0 P/ C) s, q6 M
- \2 b, d9 R, B/ o' x9 O6 e
( {: G% n8 O% W: r7 c5 L/ j3 b* |按照研究人员的建议去做取得了效果。本月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研究报告说,水稻、玉米和小麦的产量平均增加了11%,对化肥的使用量则减少了15%。总体来看,进入自然环境当中的氮肥数量减少了大约120万吨。
( P% T" {% P! f2 X1 P' O2 g/ k5 k/ K1 }/ i9 ^! d3 i( {
, _) q3 E) g/ Q- |报道称,这一研究结果引起轰动,因为这意味着我们有望在降低对环境的影响的同时,还能养活越来越多的人口。
; A6 e; _2 ?2 C3 e8 j" l# L
% W# w- L/ j5 c, {: c7 p' Z% ?4 p+ ? l( B& [0 a* A% ];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