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北京3月4日消息,记者4日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获悉,我国针对将用于重型火箭的三型液体发动机,正在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和方案深化论证工作,已经完成多轮核心组件和部件级联合热试验。其中,500吨级发动机2018年可完成工程样机的整机生产和装配。 $ B- M9 I5 m5 X4 i
: a# h7 y% V) V6 P* V- h% d7 x
全国人大代表、六院院长刘志让向科技日报记者介绍,推举重型运载火箭的三型新液体火箭发动机分别为50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200吨级和25吨级液氧液氢发动机,分别用作重型火箭的一级、二级和三级。三型发动机在推力、比冲、推重比等方面均瞄准国际一流水平。
4 T! E5 D1 ?' F& K2 u
3 h ~# t8 E3 ^/ N# f 目前中国推力最大的火箭发动机是长征5号火箭第一级使用的YF-100液氧煤油发动机,推力120吨 . a! S. O- W' \
4 m+ g @' R3 u
据了解,重型火箭是我国未来进行大型空间基础设施建设、深空探测、载人登月等重大科技工程所必需的运载装备,是我国完成航天强国建设的重要标志,计划在2030年前后首飞。随着长征五号、六号、七号等新一代火箭的研制和任务实施,我国新型火箭动力技术已具备一定基础,正在走向成熟。但重型火箭液体动力研制仍面临一定压力。 ; t A4 I: ]: `) s T
5 f5 w" o5 Y" F' ]8 v- d( ]1 d' n, w
长征九号火箭是用于执行载人登月项目的重型火箭,其尺寸将超过“阿波罗计划”的土星5号火箭,接近NASA规划中的SLS重型火箭 6 l. ]0 h+ T& H1 ]$ \
1 C2 N$ j6 j+ F; o 刘志让说,从目前的120吨级发动机跨越到500吨级发动机,并非简单的放大,而是技术难度呈现几何级增长。例如,推力量级提高,让燃烧装置的流量、压力和热流大幅提高,对结构设计,热防护以及热传导技术等带来了极大挑战,同时给材料强度、密封工艺和工作可靠性等提出了极高要求。
! R+ D2 u L {/ C- C& c( E9 a) h9 b" P, X! u' N" {, c
此外,由于推力量级提升带来的参数变化极大,目前的试验验证设施无法完全满足研制需求,无法全部开展1∶1的全工况试验验证,因而有些技术和产品只能进行仿真和缩比验证,这给项目攻关带来了很大难度。 - R1 s1 w9 o/ h( V0 Y7 f1 L1 h
- X, {+ w N' U* \. { j, _! B 据悉,在开展重型火箭动力关键技术攻关的同时,航天六院正在会同相关单位积极推动项目立项,力争在立项后8年内交付飞行产品1 g# p7 ^6 f* e- S$ F w8 H
, t! N" t/ {0 m$ Z9 j. q0 L-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