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对打着“善”的旗号行“恶”之事的做法有一个成语叫:“挂羊头卖狗肉”。明明是一肚子男盗女娼的想法却满口仁义道德;举一个例子,号称“中国新四大发明”(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中的共享单车也是这样一个名不符实的货色。( H3 S0 i( y- B- x) G/ [9 T
/ ^6 X0 [! N4 j: ?
除了便利之外,共享单车另外一个重要卖点就是环保。乍一看,这的确不错。骑自行车当然比坐出租或自己开车环保,资源得到共享也会减低每个人的“碳脚印”(carbon footprint),这对环保意识已经觉醒的中国民众,特别是年轻人来说有相当的吸引力。
5 k- N' W! z) p) R
3 v9 V& A3 V8 P. n$ {这两年来共享单车在中国的迅猛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人们对它的这种好印象。毫无疑问,共享单车是受老百姓欢迎的,人们对它的抱怨主要集中在乱停车的问题,从环保的角度来讨论它的利弊还是比较少。
* H$ y0 }, O+ p+ M! V1 J0 |: e6 a0 J# \6 n, G( Y. ]( \, C$ P9 O
真相如何呢?共享单车其实是“伪环保”,打着绿色的旗帜,却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和污染。, x) ?: Y2 q& ~
1 O# F5 ]; I+ \- J9 _8 L
首先,此共享并非彼共享。共享经济(sharing economy)通常的定义是讲把人们已有的资源拿出来分享。比如,人们利用“空中食宿”(airbnb)的平台将自己不用的房间短租给游客;或借助优步(Uber)开自己的私家车赚点零花钱;网上还有些平台可以帮助人们把自己的照相机镜头,工具,甚至锅碗瓢盆拿出来租。因为只是涉及更好地利用已有的资源,所以的确有环保的意思。! T4 E4 v8 S" j' a L( [! Q
: h9 ]+ v) F; s$ d* F* F
B4 {2 A8 e g. h* k3 W6 C# Z/ o
但中国的共享单车并不是这样运作的,它是由大公司买了一大批新的自行车,然后让民众去使用。这种商业模式其实早就存在,那就是“商业出租”,说它是共享经济只是玩噱头而已。现在城市里地铁公车很方便,自行车出租有多少需要呢?应该说真正的需求并不大。然而有报道说,各单车公司仅上海一市已经投入了150万辆单车,远远超出了市场的需求和城市能承受的能力。: G/ x$ g: J" W
! T5 n/ V' _4 D" e3 L2 \6 K5 a& @' a2 n- u* y% W
第二点,共享单车的损耗率极高。以前人们要骑自行车都要自己买,一辆车保养的好可以用十几二十年。每天用两次(上下班各一次),一年可以用500次,十年就是5000次,真正是物超所值。能用这么长时间因为这是私人的车,备受爱护。共享单车就不一样,很多人因为不是自己的车就乱骑乱用乱扔,出了有些问题也得不到及时修理,挑另外一辆就是。像上海这样的地方阴雨天很多,露天存放的单车没多久链条就生锈了,再过几天,笼头也转动不灵,一辆几乎是新的车就这样报废了。一般估计共享单车的寿命也就是2-3年,如果按每天有两次租用计算,只用1500次左右就完蛋了,远比私家单车的利用率要低。我这里还没有算上那些给人偷走,给人破坏,给人塞到哪个角落找不到而损失的单车。
; j2 g7 W; D0 Q( r0 U; j' O/ x( w: n; c) |; J$ `
. l5 s6 Z& ~+ _第三,共享单车的运行需要大量人力物力来维持。美国的共享单车基本上都是有桩的,使用者必须把车锁在一些固定的桩子上才算还车。老美这样做是有道理的——迫使用户自己把车送到公司想要他还的地方,有助于控制运营成本。中国的共享单车多是无桩的,用户随便一丢,把锁锁上就算还了。这方便倒是方便了,但单车一定会从高密度的地方逐渐流向低密度的地方,最后达到完全的平衡(equilibrium)。 ?1 J- \( m. _5 D) u
2 R) J8 u9 R ^
按照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说法:熵(entropy)或混乱的程度不断增加,而且这个过程是不可逆转的。如果想要逆转,必须花费更多的能量。实际上共享单车公司为此雇佣了大批员工,比如,小黄车Ofo每隔两公里就要安排一个运维师傅,他们的工作就是满世界找车,然后把车送到公司认为是最优化的地方。这是一种高能耗高运营成本的商业模式,最后拖垮单车公司的多半是这个致命硬伤。9 H' W$ e! g/ ^2 [4 f
p6 }' q- u5 e# C1 a6 `
+ {) y7 j1 D" ]1 m2 Y
第四,失败的公司丢弃大量单车。一年以前共享单车刚刚兴起,各公司都在拼命烧钱,拼命投放,圈地拉山头。当时基本上每个城市都有不少于5个单车共享公司。难怪当时有人调侃,再这样下去,颜色都不够用了。可好景不长,这场烧钱大战很快就分出高下,现在看来只有小黄车和小橙车魔拜(mobike)能够最终活下来。其他较小的公司纷纷陷入困局,破产倒闭。对此我也挤出几滴鳄鱼的眼泪,我其实不是为投资者或者那些拿不回押金的用户们哭,我是心疼那些几乎是崭新却无人问津的自行车——小蓝车小绿车,还有那个号称造价1800元一辆用保时捷烤漆的町町单车,现在等待它们的命运是垃圾场。) L; u! s" `5 i# v8 r- ^& I& [* p
+ w% i: r: G6 x
- E2 {1 F& k4 S# ^这些失败的公司拍拍屁股跑路了,留下的烂摊子还要各级政府及社会为这场资本的疯狂而买单,但付出最大代价的却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 k6 I$ c: T( J h5 A& O
$ r3 q' j( e% w& E4 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