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军星期三(2月7日)在官方微博上宣布了苏-35战机首飞南中国海的消息,并配了相关视频。官方还说,本次飞行属“联合战斗巡逻”,目的在于强化“远程作战能力”。有报道说,中国此举意在挑战美国军舰不久前在南中国海有争议水域的“自由航行”行动。8 |) D J* K m* y$ d; [; z( u
: T, ]$ k7 }+ l3 a* |2 K1 }2 Q, l0 t( V
美国智库战略与预算评估中心高级研究员吉原恒淑(Toshi Yoshihara)不久前在华盛顿智库哈德逊研究所的一个有关南中国海问题的研讨会上指出,现在的中国俨然已经成为亚洲的“海上强国”。这是10多年前不敢想象的,甚至被人严重怀疑的事情,现在却已经成为亚洲的 “新战略现实”。! V4 l1 g: M4 Y% A5 ?
: y& I& K9 z( L% m. A
& A5 W9 s6 v( M
$ n2 I3 j& P L8 V- ~9 _ 他说,未来几年,甚至几十年,中国在南中国海的“永恒”存在,已经是美国及其盟友不得不面对的“新常态”,南中国海将会“更拥挤”,亚洲的海事局面也将更具竞争性,更具对抗性,将对美国及其盟友在亚洲的利益产生影响,同时,美国及其盟友在亚洲行动的风险在增加。
! m# M9 m" q' \- \3 A7 J( N d' k" }* u9 }4 i
然而,相对中国在南中国海日渐增长的军力,美军军力却有“相对衰退”之忧。
( z% d3 [/ x. J8 a. ]
9 u# @( H+ y5 b5 _ 美国前第七舰队司令罗伯特·托马斯 (Robert Thomas)在同一个研讨会上说,2009年以来,美国在南中国海的力量就“相对衰落”了。3 \1 \9 G8 F) P7 s0 X7 p5 Y7 z
1 w/ r: I5 |5 h* }2 p% N9 U: i$ w$ S; j& z# L- k D' s
4 s: g( [0 }* z6 O' E+ W: r4 s4 P) b& H' C! M8 @
9 q0 ~$ E" i e6 o" g0 ~ 这位退役海军中将解释说:“如果你把数字以及向某个特别地点投入资源的意愿考虑在内,这是相对‘衰落’。 我们在中学物理里学过,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我们‘潜在的敌人’在这个特殊的地方累积了巨大的质量,而且他们的距离短。对我们来说,无论是从后勤还是其他角度,我们都是劳顿之师。”; i3 K2 I& {4 x
8 E3 S% {4 i& [1 f. p% B 前美国海军作战部长,退役海军上将盖瑞·拉夫黑德(Gary Roughhead)说,美国在南中国海的自由航行活动并没有体现美国的威慑力,只是一种声明,展示了美国对亚太地区的承诺。他还强调,美国在南中国海和东中国海仅仅部署一个第七舰队不符合时代需求。9 W8 L. H- ^' ^0 r d; ?
6 {# h" g0 c3 w# y; I9 b 不过,有最新的消息说,美国将派遣更多的海军陆战远征队前往亚太地区,以抵御中国的影响力。/ U% v5 q0 S% i1 U( l
- y3 F4 T$ o8 v! A7 [$ i! y
解决南中国海问题是长期问题
9 [. J- K3 ?& D$ o# s6 b2 |/ J4 a. S( k! O% G) B* U Y" n
中国在南中国海展示“肌肉”的同时,东盟轮值主席国新加坡的国防部长黄永宏2月7日说,东南亚国家联盟希望加快与中国之间的“南中国海行为准则”的谈判。不过,他又说,希望在一年内达成协定是不现实的。中国与东盟国家将于3月1日至2日在越南芽庄举行落实《南海(专题)各方行为宣言》第23次联合工作组会议。去年11月,中国和东盟就启动“南中国海行为准则”框架达成共识。) u+ ^2 S/ _% Y3 I! L+ W k7 A, |
1 U. P# k/ e) y& P 阿什利·泰利斯(Ashley J.Tellis)是美国智库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资深研究员。他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国际安全、国防和亚洲战略问题。他认为,中国是不会同意短时间内通过外交解决南中国海问题的。
, v2 A) R9 o9 K" Q
/ Q c( z% m R1 {7 H 他解释说:“中国在南中国海实施的是一种模糊战略,因为他们意识到,如果没有能力确保他们在南中国海的声索得以实现,从这一点来说,出于必要,南中国海也会是一个长期的问题(long game)。这不是短时间内可以解决的问题。任何人有这样的期待,或是期待可以外交解决南中国海问题注定是会震惊的。”
) b+ j& ^" s# K% X
2 B/ t+ y. X0 u4 k0 V! i" u, x4 g' N0 B# p' [
) j% m, G9 q' e# y 中国在南中国海故意实施模糊策略; N7 R7 T* S; b/ c$ ~
& R: q$ V) g4 Q& k9 v( h
泰利斯认为中国不愿意说明南中国海“九段线”的属性就是模糊策略的核心。他说,这样中国就可以将自己的声索最大化,同时将反对声最小化。" {5 P* R5 R$ x
6 z; r" l1 Y# l7 V+ H- s" c! R- c S/ {
他说:“我看着中国过去20年在南中国海声索的演变,我觉得最有意思的一点就是他们的声索非常模糊,但是,对将来如何确保这些声索得以实现很显然并不模糊。用中国的军事力量和国家力量来确保声索的实现,这些是可以触摸到的。你看到了他们可以感受到的威慑力。”; L" W5 n! Q8 P/ n) d
% Y( G/ c9 m8 G5 c
中国到目前也没有明确说明“九段线”到底是岛屿归属线、是领海线?还是历史水域线。他说,中国拒绝以国际仲裁的方式确定“九段线”属性也是基于同样一个考量,不希望在自己的实力能确保护自己声索得到实现前被外力强加接受某种妥协。
9 M3 |0 h" [2 o) ~1 e7 Q+ L5 T3 M
泰利斯说,也是出于这个原因,中国现在的策略是避免和任何一个海上大国正面对抗,因为一旦失利,中国不得不面对外部强加给自己的解决办法。他说,中国一直强调双边谈判,因为这样的谈判是有利于中国的。; ^/ b5 U; i/ d3 G9 Z
# v5 B# \2 K, U- X
中国海上战略服务于更大的国家战略
- s) p r' z3 K, Y A+ [$ V
5 A! |/ U- V0 a4 y6 q 战略与预算评估中心高级研究员吉原恒淑指出,对中国人来说,中国的海上战略服务于更大的国家战略。 E, y- ?7 _+ O1 j
- b5 y( H7 `) j8 _- @
他说:“中国的海洋战略必须服务于中国整体的国家战略。中国独特的历史经历,中国的经济需求以及中国领导人的政治意愿都指明了这一点。”7 ^$ B6 _' V# R& \$ J6 Y& ^
9 N1 T, `' T" f 他说,中国转战海上有历史、地理、经济以及战略上的考量。从历史上说,中国人需要洗却“百年耻辱”,中国人认为近百年的耻辱都是来自海上;从地理和经济上说,中国人觉得需要突破美国将来可能在“第一岛链”和“第二岛链”实施的封锁;同时由于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资产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中国觉得只有加强海军力量才能让自己的经济和安全利益不受损失。
) r, v% b- S5 w9 q2 p0 K, w# V" G: O; k% C3 r. A: W, H/ w7 v, K
除了战争手段,美国在南中国海大有作为
( f: q! d# r9 y2 D
$ i: h7 ]0 d8 }* r 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资深研究员泰利斯说,虽然中国在南中国海的军力发展改变了区域军事力量平衡,并使之向对美国不利的方向发展,但是,美国并非无能为力。他的说法是针对美国一些人的想法提出的。在美国,有部分人认为,如果美国不想陷入战争,对中国在南中国海的所作所为基本上是无能为力的,只能听任中国慢慢改变南中国的现状。! K0 J/ x/ ~8 h' ^
# Y. y5 N, D# D4 U7 q
泰利斯认为,如果放任中国不管,美国将来会付出更大的代价,因为中国的做法不仅限于南中国海,因为世界其他地方的沿海国家也可能会采取同样的行动,来限制美国的自由航行。因此,美国决策者必须想出办法增加中国在南中国海行动的成本,阻止南中国海局势恶化。
) h( F Q+ R( d5 x7 R3 T, t( W z7 c k* ^ e$ }1 k
他说,美国人必须明白,美国捍卫的不是南中国海一个个无人居住的岛礁,而是美国二战后制定的秩序,因为中国挑战的正是这个秩序。他说,中国现在的所作所为就是对美国是否有能力维持传统海事领域的考验。1 X+ T7 z4 y% r T0 z7 Y# p' ]
3 P a( c' H( f+ R5 Y% @
他说,美国在和平时期的手段可以包括,建立一个现代海事国家联盟,告诉中国,这种独占海域的做法是不可以接受的。他说,在这点上,美国甚至可以联手俄罗斯,因为俄罗斯也抱持“自由航行”的原则;制裁那些参与南中国海填海造岛行动的中国国企;提高东南亚国家监督中国的能力,帮助东南亚国家更好保护自己的利益;将美国的海上自由航行行动常态化等
) L- Y$ B4 X* q/ `5 K
' ^3 V$ w% r; J' o6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