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底印度洋海啸发生后,在美国推动下,美日印澳四国就组成协调救灾行动的“核心集团”。这一昙花一现的组织,也成为“四国同盟”构想的最初起源。之后,2007年5月,美日印澳在东盟地区论坛会议期间,举行了首次四方司局级的安全对话,被认为是“四国同盟”(或“亚洲北约”)的雏型。
8 c& V4 [' w, y" R j* v! E
, w1 j$ p. m _ 不过,随着2007年9月安倍晋三下台、印度总理辛格在国内遭到左翼政党的质疑和国大党内部大佬的反对,以及2007年11月澳大利亚霍华德政府下台(陆克文继任),“四国同盟”也就没了下文。
- c c$ i4 ]# s& }
" k' G/ A2 \" M( L( O 整整十年后,在日本的摇旗呐喊之下,美日印澳四国安全对话重启。2017年11月,美国、印度、日本和澳大利亚四国外交部的司局级官员在越南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举行了四国会议,就“印太地区的共同利益议题”展开讨论。
& R3 N o9 L4 |. |4 a- S6 s" ?' _. o7 j) Z
0 L1 }3 W [- v) E7 J" x+ C0 O
; ?8 K( i2 ~ {" M0 k: C" L) A2 ]
从2007年到2017年,已经沉寂了10年的“四国同盟”,为何得以重新启动? w$ H4 m& N/ q$ X. g. y
( D! W# R) R( C$ b) l6 O% {! J
6 A* Y! }* ]2 S0 m
( R# w, f- i! ? Z9 } O9 f* Q" Y& Y/ l$ Q5 E6 x0 l
基础( Y3 M7 l% @1 J5 o
) E9 Q9 L$ `% S u, X
这次四国安全对话,看似是为了应对核扩散问题(朝鲜核问题)、恐怖主义、海上安全和互联互通问题,但是更深层的动机来自四国“印太”战略的利益汇聚。
$ X" m% q5 \. m$ b! V
6 T- ]8 m2 G Y# H+ A5 f" D 2017年12月18日,特朗普政府正式公布了《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其中“印太”取代“亚太”,正式进入美国官方的地缘战略词汇中。
, F7 l' V- @* e( H4 E
1 N! B2 i+ b. H: n 虽然美日印澳对“印太”的理解不尽相同,但是在基本目标和利益上是一致的。简单说,“印太”战略就是希望在太平洋和印度洋区域之间搭建一个长期的战略弧,实现在经济、政治、气候,军事等领域里的两洋联动,直接制约中国。确切点说,“印太”的地缘政治诉求可归结为三个方面:留住美国人、提升印度人和挡住中国人。
$ d- ~: z c/ Z Y; d' ]# a6 f) t
毕竟单就亚太地区而言,中国无疑具有压倒性的优势,而这令一些“排华”的国家愈加不安。
& w$ e( Z3 k9 C/ w4 D& W5 z) I" w6 B3 l7 Q! R: u
比如印度,在前文说的那场“吐槽大会”闭幕当天,印度就发射了射程超过5000公里的“烈火-5”弹道导弹。除此之外,印媒还特意宣称,这枚导弹可达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
1 y. d' T$ d. F8 ?% j; \
" h$ I5 a4 m9 ?, f% r0 k( N 面对中国这个强大的邻居,印度一向不太淡定。毕竟此前,印度一直未被纳入到亚太范畴,曾经试图加入亚太经合组织(APEC)也未能如愿。新的“印太”将印度纳入其中,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实现对中国优势的制衡。况且,2014年5月上台的印度总理莫迪,早就频繁地使用“印太”一词了。
^4 D0 h/ z9 w& Z
. [3 i; ^+ ^# U, v 除了印度,这段时间三番五次被人民日报“钟声”敲打的澳大利亚也积极响应,毕竟“印太”概念的提出将其放置在地缘政治版图的中心位置,也为澳大利亚在印度洋地区的存在提供了正当性,借用澳总理的一句话“澳大利亚人民要站起来了”。/ s5 o s0 Z$ \- c
4 M, a$ t; T$ |5 X; }. |! @ 日本就更不用说了,不论是构建“亚太”,还是“印太”,一直都保持着超高的“积极性”。6 C9 e* B- R: V% G% ~! @
6 F3 E( c A+ ]$ T( G. w) a; T5 R+ g
如此看来,新的“印太”战略构想,确实为四国同盟提供了“温床”,成为弱化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牵制中国海洋活动的双边或多边安全合作机制。+ }7 i5 S+ J$ }0 u
/ v/ r0 n$ D3 F
: R. ]- {- l8 j8 A# {. [+ C5 @
z' L. y* [2 c, M0 ]( k& Y/ w' ^- c6 K) v
提升
- L: {& h* {. ~$ }: z* l" j. C$ B' s( O: {$ {0 ^, |
除此之外,近年来美日印澳四国内部关系的大幅度提升,也为“四国同盟”提供了保证。5 ~4 M& z3 Q2 L |6 y9 f! o
4 N# w) Q0 } i' f" w2 z
冷战结束以来,美印关系一直处在不断提升的轨道上。随着莫迪上台,印度不仅成为美国的“主要防务伙伴”,还一步步地朝着美国“准盟友”的方向发展。去年7月,印度更是派出唯一的航母“超日王”号与美日两国航母在印度南部的金奈港举行了“马拉巴尔”联合训练。
5 T% z% P1 c9 d" w% d- s6 M' } _# b B! N
! M5 `* ]1 W _+ j9 M
3 r: @% Q+ ?* \' ~; c4 l# J; J0 f; s/ M+ c4 f- t* W
美日印三方均派航母或“准航母”参演: c, ^, T/ r5 b/ ]
5 J$ J% X- [/ a. N' F8 u x; s
2012年安倍晋三第二次上台时就提出“民主安全菱形”,试图构建贯穿印度洋和太平洋的“联合阵线”。这不,新年刚开始,日本和印度就接连搞事情:一是日本外长对印度访问,确认和强化了两国在印太方向的战略合作;二是组织联合军演,强化军事合作关系,颇有军事结盟的意思。日媒分析称,此次联合演习意在牵制“海洋活动日益频繁”的中国。9 O5 J# C2 H& r
) k: _! I z R, x$ i
印澳关系也在近些年内得到迅速提升。自从澳大利亚改变了对印度出口铀燃料的政策,两国关系的障碍逐渐消除。2017年4月,澳大利亚总理特恩布尔访问印度,两国更承诺要以相互尊重与合作为基础构建一个和平繁荣的印太。今年,两国也将开启两国陆军军事演习。- m R% V+ A% F6 {6 j# O9 ~) u4 ?
2 Q# d8 R- f6 V0 S+ O 近些年日澳关系更达到了“亲密无间”的程度。18日澳大利亚总理特恩布尔访日,强调两国要完成《访问部队地位协定》谈判,使日本自卫队与澳大利亚军队在两国之间更好地开展活动。而一旦签订,澳大利亚将成为首个与日本签署该协定的国家。日媒更是报道,这次访问表明日本将澳大利亚摆在“准同盟国”的位置。
0 @: ~: h7 i$ H5 n2 n3 }6 U
1 h8 J6 |* u2 E j; ]% B& m0 D/ m% X2 m% A
: U& O9 @6 b% i# m1 h
) x$ H4 G; j9 @% k" X
& ]$ p; f* J& Z! e' x
) n. c- `2 `7 @+ z, A1 R8 w1 S l 美国与澳大利亚的关系也在协调中发展。2017年6月5日举行了特朗普上任以来的首次美澳部长级磋商,双方强调要协同加强建设一个安全、稳定和繁荣的印太地区。其中一个案例就是,双方都承认2016年所谓的“南海仲裁案”的结果。
9 h* d/ y- G5 p `* J8 }$ X
# j( P& k- y- w3 I' @3 L 同时,美日印澳四国之间,也逐步建立起双边的外交部长加国防部长的“2+2”对话机制。以印美关系为例,去年8月,特朗普和莫迪商量建立新的“2+2”印美对话机制,突出国防与安全议题,就是在突出印度在美战略中的支柱地位。
4 ~. E! m9 X/ V& R% U$ {8 _
/ U& L4 Z; _- J# Q- J
) J% {+ k, Z% H7 w8 c6 O# r4 R4 \+ Z6 G. j0 ]5 G8 D# Y; g1 @
Y0 v: @- M0 c+ l- O# [" y 分化
% B/ X+ Z0 N+ S5 J" y3 G
" w6 P8 @. R" I& Z! v1 \1 o+ Q 同样的利益诉求,升温的国家关系,重启“四国同盟”真的会“水到渠成”吗?
0 U1 |: Q6 q6 l- s% C
5 U( \6 C( w6 t 国家之间的关系,一言以蔽之,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更何况他们之间还有特朗普这样一个“永远只有美国利益”的人物。这从美日印澳四国安全对话并没有发布联合声明,而是采取了各自发布公告的形式,也可以看出来。; B/ h6 J8 I2 X p" O- K
5 d6 c) p; q1 _+ R# k | 在公开发表的声明中,印度的立场明显区别于其他三方。尽管美国将印度拔高到其亚洲战略的“支柱”地位,但是对印度而言,美国的印太战略却是“烫手的山芋”。, J& m2 q8 l, v! L9 o! m
( }, L0 y1 B' L; I& A: T& ?- X# G
过去数年,尤其是南海问题仲裁案和“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以来,美国的外交政策显示出的不一致性,促使这一地区国家逐步转向中国,特别是东盟国家。《印度快报》评论家胡达就曾说过,美国的外交是为美国利益服务的,印度需要谨防被美国利用。这不,为了“挽回”东盟的心,莫迪邀请了东盟10国领导人作为印度共和国日的主宾,观看1月26日举行的印度阅兵式。
4 e' ~8 G' V( f( x* S9 I( y
, J# g9 W( d& Z" o8 e$ Q% Y5 b* K- B5 ? 澳大利亚也有担忧。采用“印太”概念后,澳大利亚将与美国更紧密地靠在一起, 并且疏远最大的贸易伙伴(暗指中国)。而这对澳大利亚来说,不仅不能解决其战略困境,甚至可能使其战略环境变得更糟。不妨回过头看看去年年底,澳大利亚的“精分”与“摇摆”。
& t* [+ v+ Y7 d& Z3 ?
- c6 b T& A3 S 在美日印澳中,澳大利亚由于经济体量最小、对中国的经济依赖最重,过去一直是“排华”的犹豫力量。而印度则一直基于其大国身份的认知以及对美国的不信任,在四边安全对话中同样表现出“截然不同”的发展取向。毕竟,将“印度洋”视为后花园的印度,面对声称要“建设自由开放的印度洋”这一说法,还是很难接受的。, M% b" a6 b! U0 ]! _. U5 {
; L. @* n8 j% f9 J2 V* L# X$ D% i: A+ `7 ]- ^) c
5 @; l) ?) J- s" N; t
. ]% o: s5 I1 \8 y 应对
& q7 D! G$ Q" L" f$ ~( \# B; k6 ?$ c- n$ V5 D
无需讳言的是,“印太”概念下的“四国同盟”虽然各有各的小心思,但无疑有针对中国的一面。
3 J8 j$ u& R4 S5 D, M* x; K: j6 Q: j2 `9 ^
在美日澳发表的声明中,看似是对以规则为基础的秩序、海上安全、自由航行、国际法等概念的强调,甚至对于2016年7月所谓“南海仲裁案”结果的坚持,实际上都明显指向中国的南海政策。巧的是,今天人民日报“钟声”就评论了前几日擅自进入我国黄岩岛海域的美国“霍珀”号导弹驱逐舰,“美国如果期盼在东亚能有长期作为,那就不要一再跑来撞南墙”。3 e: Q* |9 f8 `3 b! s$ m2 _
, ~4 ?+ p7 x0 t; I6 P+ U: x9 `
除此之外,“一带一路”也是被针对的对象。在18日举行的瑞辛纳对话中,日本自卫队统合幕僚长河野克俊蔑称中国在东海和南海“无视国际法”,暗讽“一带一路”倡议藏有军事动机。
% t8 \2 V0 m# Y2 X6 q+ m1 k+ |' q" r. s- j! f
* g" I p+ g3 K( h
* O8 Y5 c, N# B1 W4 M
/ b; p5 W4 U, _: M G 美日印“马拉巴尔”联合军演: S+ \& B1 ]. n m) H! Q' p5 u h
3 ]4 W& _& b" d! e$ ~! G) \ 那么中国该如何应对呢?
0 C- _2 W% j+ \9 Z* d( h( S# D0 T; \5 X$ u+ ~
对于中国来说,首先要保持战略定力。可以明确的是美日印澳四方领导人对话机制的形成尚需时日。因为印度不会毫无顾忌地同美国发展关系,日本的战略举措也有两面性,澳大利亚更是容易摇摆的一方。这一点,从这四国领导人更迭,导致联盟停滞十年就可看出。0 s1 g0 ]! ~0 D! M1 ^. M: u6 L4 z
: }) O6 {# o- d, |, W1 P
同时,“印太”的构建冲击了东南亚国家在原来亚太体系中的核心地位,中国可以在这方面下功夫。比如,随着中国“一带一路” 在印太地区的展开,中国可以尝试积极主动地将“印太”概念置于“一带一路” 概念之内,化解“四国同盟”带来的影响。毕竟这一区域号称“自由开放”,大家一起建设岂不美哉。
7 L) q: T$ X ~) ?! p
, B( @. }" i5 l$ Q7 I 总之, 中国仍然要对这“四国同盟”保持警惕,尤其是在“一带一路”的推进上,可能会出现更多的不稳定因子。对此,我们依旧需要持续关注。
4 V5 ~, L2 N& q+ K+ Z+ A3 Q3 D/ G" r( 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