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出生人口为1723万人,比上年减少63万人。
9 A `3 p9 ?6 q. E0 R( R/ M/ M& D. n3 o$ J
对于这一数据,笔者并不感到奇怪。一般来说,生育政策实施第一年的效果最显著,第二年的效果次之,第三年就更是等而下之了。5 y- w* ]$ Z' t! Q
[: h, f6 |3 \5 d! f7 I3 ~, g
2016年是全面二孩政策实施的第一年,出生人口达到1786万人,比上一年增加131万人,是我国自2000年以来新出生人口最多的一年。原因是,许多非独夫妇过去虽然想生二孩,但政策不允许,因此这些夫妇以前被压抑的二孩生育意愿都集中在政策放开的初期释放出来。
8 H' v. I9 {% ]* f4 i, G# V. ]% h2 {% ]& C/ I) s
! B' J: I, V& V2 l0 R2 b
2017年出生人口减少,预示着二孩生育高峰已经过去。未来几年,我国的出生人口将持续减少。有如下几个原因:/ U2 A/ _; O& n5 f. |# u* K& M
# O, ?, y. d3 n h# N( n 一是二孩生育堆积效应在政策放开的头两年已经大部分释放出来。# y0 q0 Z( {& k
, t) M' q3 s0 P: h
二是年轻人口持续减少。社科院人口学者王广州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所做的测算表明,中国18到44岁青年人口2017年为5.48亿,2022年将降低到5.18亿,五年间减少三千多万人。
: y8 p' n' M- t* h! k
* f2 d5 I+ z. j9 R& U 三是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无论是中国还是世界上其他国家,都存在一种普遍情况:农村生育率较高,城市生育率较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育率将持续走低。1 t/ b- i6 L+ c* G6 {
* N' k. ^9 r! [ s1 ^+ I1 L$ M
四是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健全。“养儿防老”这个以前农村居民多生孩子的经济动因正在逐步减弱并消失。; w* J' _% ]* h$ E' A
$ r$ y# v3 z/ s/ n' g8 G" U) }" @% \ 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许多专家纷纷预测2017年将是生育高峰,但2017年出生人口数据表明,许多专家高估了育龄夫妇生育二孩的意愿。生育意愿低迷的重要原因是抚养孩子的成本太高,而且许多职业女性担心生育二孩会导致职位变动或影响职务升迁,加剧原本就存在的隐性就业歧视。
' w: D9 t; a7 A& x) L
3 r1 i% m9 f* K( M: a 2017年我国不但出生人口减少了,而且劳动年龄人口也减少了。2016年我国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有90747万人,而2017年这个年龄段的人口只有90199万人,减少了548万人。这是自2012年以来我国劳动年龄人口连续六年下降。
5 D$ ~' J' t! Q, W% O1 p, J; c8 T7 _/ i; A! e3 \
在出生人口和劳动年龄人口下降的同时,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了。2016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为16.7%,而2017年这一比例提高到17.3%。要解决老龄化带来的问题,既需要健全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和大力发展养老产业,当然也需要适当提高生育率。5 w# m3 n, n5 _
; `5 C3 E2 K. { 何亚福(人口学者)- [# ~& v. }* s0 N! [9 A
6 g. r0 g% |$ C, Q( K' t; 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