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通过开征房产税来抑制房价,不如完善现有制度更加容易施行。' \! E# `. |8 E$ K" w
) Z2 ]' f8 F3 h+ E! X4 ^: D$ ?+ m5 _) g6 k. f5 N" ?$ d$ `
6 w. R; |1 s2 z, @" q, m开征新税而不取消原有税费,当然会抑制交易,有助于降低房价。但是我觉得这样的抑制效应顶多就是一次性的。一旦开征以后呢?税率不是股票价格,它会相对稳定,并不能时时刻刻调整,房价高了低了都有一个稳定的房产税率;而现在的土地批租实行的是拍卖制度,其价格(其实就是70年房产税的税率)更加富有弹性,从而可以对房产市场做出灵敏反应。因此,从调节房价的角度看,是土地拍卖而不是一个僵硬的房地产税,更加有助于市场调控。
' e6 W3 ~/ C1 B2 q1 `, M# m9 Z' ~
6 A; `: T% r" s! r2 h3 \' o2 A6 ]( N
比如,我们可以在房价高涨时期,提高上述的公共基金的存缴比例。这样一来,相当于提高了70年一次性收缴的房地产税的税率,有助于抑制房价;而在房价低迷的时候可以暂时调低这个比例。所以,从调节房地产市场的角度看,放弃现有成本低廉的好制度,而去建立一个效率不高的新制度,得不偿失。
6 V2 x4 p: T5 V4 o7 {
% a: {) ]% H5 _9 N( V$ B8 _- R, R7 b
6 m1 G- E# x6 r8 L* V6 o3 l1 d, O, Q
实际上没有什么证据表明,美国式的房产税有助于降低房地产泡沫的形成。对比美国和德国这两个经典的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就可以发现:没有(或极低)房产税的德国,其房地产市场的走势远比有房产税的美国平稳的多。在过去几十年里面,德国素以房价低而稳定著称于世。而美国倒是经历了著名的房地产泡沫,引发了全球的经济危机。而德国的经验表明:在交易环节征收重税,加上大量的房屋供给,才是解决房地产市场波动的不二法门,和有没有美国式房产税并没有多大关系。
+ ^0 t' T+ l, P& ~8 {6 J$ C, b8 z u
# J9 H! R% \# D$ d5 _0 ], H( l0 k& V% n6 ^
4 L5 N* H$ }7 W" h7 v `
最后,千万不要低估开征房产税的社会代价。" F+ R2 N9 v l
8 P/ y* E) G1 W9 q/ x+ \3 \+ x+ Y7 K R
+ m4 ]6 O- [, j! D, J7 t
为什么我认为开征房产税的社会代价会很大?不仅仅因为这是对过去四十年改革开放成果的征税,而且这会造成社会阶层的割裂,也会引发对产权保护的怀疑,最终阻碍中国经济增长。这对试图复兴中华的现政府来讲,实在是非常危险的政策。6 I& X: ]8 y/ v( O- `, p
# L4 U0 Z2 F' q* ]
+ [9 k3 m+ B# t& X
: p+ d9 Q* _7 I5 L, \4 |% g- u不少人现在推测:房产税会采取累进制,也就是对多套房征税,而豁免首套房。但是这样一来,或许别墅大户型豪宅的拥有者又会占了便宜;而且即便对多套房征税,也未必对穷人有好处。因为多套房一般来讲是用于出租的出租房。对出租房征税,其税收负担必然会在房东和房客之间分摊,具体的分摊比例由当时的市场情况而定。在大城市,由于中国城市化进程还在继续,新人口流入,对租房需求略显刚性,那么这样的税收负担就会主要由房客来负担。这是经济学最基本的道理。# N, x/ Y T+ L9 w2 \1 D
2 X; b3 d5 ?; i7 {# r4 s. _; ], M4 M. o b/ z; n0 V% }
! N" B7 T7 r: Y2 ^* z d' f
综上所述,无论从政策制定的合理性还是必要性看,开征房产税未必是一招好棋,需要谨慎谨慎再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