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转型升级取得新成效
* t2 ~6 z3 { s6 P, M" D' d0 e% O1 } L5 i$ c0 ]4 X
- ?0 A- R( w+ h/ L1 Q- H9 L: w* \/ _" l4 \, d
“三去一降一补”扎实推进。钢铁、煤炭年度去产能任务圆满完成。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7.0%,创5年新高。商品房库存水平持续下降,12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比上年末减少10616万平方米。工业企业杠杆率不断降低,11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5.8%,比上年同期下降0.5个百分点。企业成本继续下降,1-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5.26元,比上年同期减少0.28元。短板领域投资加快,全年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水利管理业、农业投资分别比上年增长23.9%、16.4%和16.4%,分别快于全部投资16.7、9.2和9.2个百分点。. h- p3 j- P, \1 w \6 y
6 \) b# Q5 |6 O) r" c/ l$ F, L/ Q0 R1 S) A" a
- B( N" j7 g4 M, @7 h" ~8 U+ _
创新发展持续发力,新动能继续较快增长。全年全国新登记企业607.4万户,比上年增长9.9%,日均新登记企业1.66万户。航空航天、人工智能、深海探测、生物医药等领域涌现出一批重大科技成果。新产业新产品蓬勃发展,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1.0%,增速比规模以上工业快4.4个百分点;工业机器人产量比上年增长68.1%,新能源汽车增长51.1%。经济结构继续优化。全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58.8%,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消费是经济增长主动力,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58.8%,高于资本形成总额26.7个百分点。绿色发展扎实推进,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3.7%。! z Q( @. m q% d$ {; ~
$ Z5 k7 d$ C4 g6 t5 W! m
/ K% S7 Q% j% \, |+ r& l: v8 N& H
" R H9 G/ c) _* ^2 R; u$ }/ u人口总量平稳增长,城镇化率持续提高 @( `$ u6 O% a: G- [; X
9 C" K$ g$ Z* v M$ Y* S
0 O4 U3 b& n v+ j7 N, {
+ B8 G8 N+ l+ N" d8 D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及海外华侨人数)13900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37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723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2.43‰;死亡人口986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1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32‰。从性别结构看,男性人口71137万人,女性人口67871万人,总人口性别比为104.81(以女性为100)。从年龄构成看,16至59周岁的劳动年龄人口为90199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4.9%;60周岁及以上人口24090万人,占总人口的17.3%,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15831万人,占总人口的11.4%。从城乡结构看,城镇常住人口8134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049万人;乡村常住人口57661万人,减少1312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城镇化率)为58.52%,比上年末提高1.17个百分点。全国人户分离人口(即居住地和户口登记地不在同一个乡镇街道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2.91亿人,比上年末减少98万人;其中流动人口2.44亿人,比上年末减少82万人。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640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42462万人。
0 R8 e+ [5 Q7 ^9 h! K* [0 j2 O) ]: X+ o9 w3 X( O" c- O: T+ |
' [! G9 F" B/ q# ?" s
9 C' i2 q2 Q3 d! c, L, p+ e
总的来看,2017年国民经济延续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整体形势好于预期,决胜全面小康迈出坚实步伐。同时也要看到,经济运行中仍存在不少困难和挑战,提质增效任重道远。下阶段,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 k% n$ m7 x, f) a& K0 K6 M8 \5 L: t, A: \: f
$ E9 Z* B4 v3 u; y
2 H8 i$ I2 `1 q2 ^8 ~ k
) y; Z C) w! z
! V, q$ V& F& m( o! h( d( c5 f! A# a# Y1 }3 Y3 k5 k
; S& d4 C" [- X6 K8 i; @专家解读:未来经济发展应轻数据重质量
0 a8 Y G" @6 z4 ~2 I! z- w5 Y$ D, ?' U1 }0 @; I
y+ j+ q9 S' n& m
* I8 Y+ ]' T, y6 T+ f( _8 g: ~提到2018年的经济预期,专家们认为,不要过分的重视增长速度,要将注意力转到经济质量上来。! @$ {. c! |) ]$ o8 ?
- b5 B! f: G& I* W
$ g' N! h; ~1 M7 e0 P2 K$ R- s" s% j0 d0 o9 Q
中国财政科学院院长刘尚希:我们在过去速度增长一点就非常高兴,大家欢欣鼓舞,降一丁点儿大家就感觉到很紧张很担忧,好像这个经济形势完全看经济增速,好像经济增速成了我们判断经济形势的一个晴雨表。我觉得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之后,大家的观念也都要变化,大家的参照系也都要调整。! {6 j+ R0 ?; z" d$ r3 H1 I
; @9 C8 _- [8 h& K" J) R" `
( j* X6 w" k4 J/ S* B2 i, v. g. n$ t
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院长刘纪鹏:如果重在调整结构、三去一降一补、供给侧改革仍然在推进中,可能对于整个GDP的质量应该进一步的提高,所以2018年经济增速如果能够维持在6.9%,甚至在6.6%到6.8%这个水平,我认为都应该是非常好的2018年的成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