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第二种四代机,并不想对网上热热闹闹的“成沈之争”有什么暗示,成飞如果有新的“小歼-20”,也不会让人很意外& A! Y1 j/ ^$ U
" u- d& K$ Z5 F5 R4 f6 X
结果,一方面大大增加了软件系统开发的复杂性,另一方面又不得不在总体设计上选取各种互相矛盾性能的“最大公约数”——最后就导致这架飞机什么都能干,但什么都干不好。! F& q8 D" T' w' e% t- H
7 D' c% \ Z+ P$ D& T) a' o* @ 对于日本、英国这些强调空中截击的岛国空军,F-35的高速飞行性能缺失很难接受。尤其是对于日本来说,因为其航空自卫队的对地、对海打击能力受到美国的限制,结果F-35空有巨大载弹量,却不能带完整美国空军的对地、对海攻击先进武器,这就十分“鸡肋”。% p7 \7 q# ^3 q7 y
- G/ u. y% `- c 而对于另一些用户,例如以色列,F-35的对地打击能力又不够强,因为其弹舱无法携带以色列打击地下设施所需要的GBU-28之类重型弹药,最后只能变成F-35“砸门”,F-15I“抄家”的模式,这在现在当然问题不大,但如果对手的防空系统进一步增强,并且获得不亚于F-35的四代机的话,那么这种模式就会遇到很大障碍。毕竟,在“弹舱深度”方面,F-35还不如已经退役的F-117,后者能够携带重型钻地炸弹,在海湾战争中就发挥了很大的作用。9 E$ |, w5 O2 z
2 d: \ n5 l5 C" W 对于美国空军,F-35A的空战能力不够强未来肯定也是大问题——尤其是如果其假想敌大量装备四代机的话,那么F-35A比F-22差了一个档次的隐身和空战能力就导致它很难被当做真正的四代机来用,实际上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为数不多的F-22提供掩护,而这又回到了三代机时代混合机型互相弥补缺陷的套路上,无法实现“全四代”机队的最大优势。
: \9 m4 K2 v# W* o2 Y9 Y6 [8 Q- L, e, Z3 l: E, G
总结上述问题,中国未来发展四代机,肯定不能走F-35的路子,第二种四代机会更接近于歼-10的开发思路——在空战性能、隐身性能等问题上,不亚于重型机,同时又能依靠新一代的电子系统,有较强的多用途性能。未来歼-20继续发展后,由于其空间、重量上的优势,将会继续在空战能力上保持对第二种四代机的优势,这一点和现在歼-11、歼-10的搭配类似,虽然新的歼-11改进型综合空战能力超过了歼-10改进型,但后者依然能够有自己的位置。" y W. M. L) I
$ j3 F2 w6 b, Y% t& g+ Z 未来中国空军的第二种四代机,究竟会是什么样子,可能还需要观察。但很可能,作为一支面向未来,追求世界一流的空中力量,歼-20不会是我军唯一的四代机。1 y# W2 M; R0 Q/ N R
4 Q/ D% ?. Y; |6 ?4 K
. w+ h! T$ Y* Q( e9 F# ?
+ E- Z" `" N& m: b5 P) O* ~7 [. d" ?% u. 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