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1分钟注册发帖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安全与法律] 加拿大西海岸面临毁灭性海啸冲击

[复制链接]
生产队长 发表于 2017-11-26 11: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据《卫报》19日报道,科学家表示,由于地球自转速度持续减缓,2018年全球范围内的强地震有可能会大幅增加,尤其是在人口稠密的赤道附近。$ L0 G% n4 j/ [; L! v$ u* V

0 }) T& W$ T0 T* }; i科罗拉多大学学者Roger Bilham和蒙大拿大学学者Rebecca Bendick在10月美国地质会年上发表论文,指出地球自转速度与地震活动高度相关:尽管地球自转速度波动极小,对地球每天长度的变化影响只有几毫秒,却可能会导致地下能量的大规模释放。4 ?" N1 L! A* ~5 T5 J9 o2 O

# W; [: U3 V: {9 b& h
7 y) V  Y1 D/ q7 i) W' m! ?9 Y+ l' M! e1 s

3 U; u( q& m( o2 }7 H0 F4 [- Z6 l. ~/ i# [; u0 f, Q
论文中,二人研究了全球范围内1900年以来发生的7级及以上地震后发现,自1900年以来的100多年中,有5个时期的强震数量超过以往,平均一年发生25至30起强地震,而其他时候每年仅为15起。而地震的巅峰期,正是出现在地球自转速度连续减缓五年之后,就是强震大增的时期。“简单说就是,地球给了我们5年的强震前预警期。”Billham说。7 Q9 \3 T9 l, V4 M% R) C; T

* ?  R% ?* Z: ^' p在过去超过4年中,地球的自转速度已经开始进入周期性的减缓,也就是说,明年可能就会进入强震增加的时段。“在明年,我们会看到强地震的显著增加,而今年已经初露端倪——今年内,全球范围内已经出现了6起严重地震,2018年很有可能超过20起。”研究人员表示。
) U6 W" j: y* u" H/ K) C1 C2 F$ H. r' M+ f" k" u0 D$ ~! S  j
截至到目前为止,科学家尚未发现地球自转速度减缓何以会导致强震增加的原因,但他们推测,可能是地核运动导致地球自转速度和地震活动的改变。
2 Z7 `- N; A0 G0 O- }: _& y7 o2 I( [2 B) c
“这可能看起来有点不可思议。”Bendick在接受《科学》杂志采访时表示,但纵观地球自转的规律,这其实很容易解释:人类已知地球自转基本以几十年为一个规律的周期,在这个周期中,地球的转速先变慢后变快,而其他的季相变化(如强厄尔尼诺效应)也会影响地球的自转。& X+ v; @) R* e* F  Q! v/ c
) ^, G* ~- J: L0 r" U6 @
但是,至于自转周期如何影响地震活动的发生,必须从地球更深处——地球的核心位置开始观察。/ f: j! q& D$ Z7 e: P) X' c: C

. g( l1 W) H, e# B) l1 x0 d) n# d. n, _* ]+ L+ h

& _4 r% {( {0 b8 E据Quartz网站介绍,地核由外地核和内地核两部分构成,内地核由实心的铁镍组成,而外地核由铁、镍等物质构成的熔融态或近于液态的物质组成。在地核之外,是一个非常粘稠的地幔以及外部的地壳。地震发生在地壳部位,但是地壳是漂浮在地幔之上。
( R, c& H3 g* G* r1 k8 h* p
4 I" w3 @9 z  c2 G; B两名研究人员推测,在一些偶然的情况下,地幔会与地壳之间连接得更加紧密,而这就会影响到外地核内液体流动的方式。而这种混乱将会进一步导致地球磁场的变化,进而影响地球的自转,将每天的长度改变几微秒——这一微小的变化只能被原子钟测到。
* P( r. L  b6 z2 t! m
" |" D* w2 K. v, z* a& V. H
, S) V6 C3 ]1 _- {8 m  e9 T7 F; A( c& E1 h7 O2 t
令人遗憾的是,尽管地震数量可能将会增加,但是预测地震发生的具体地点仍然困难。Bilham表示,他们发现最容易受到地震影响的地区应该在赤道附近即地球的热带区域,而目前这一地区的约有十亿人口。( I% z2 {  i6 O# h. b5 {5 D, D

) K! t5 h; S( t7 q发现巨大断裂层
6 C; b- y; K. S: `温哥华面临毁灭性海啸冲击
! P& C- Q* |3 S/ I9 ~+ B" W5 H2 P6 p% K
) [# W* L8 e9 T7 x1 W! W讲真,生活在温村,真的宁静美好,但是头上悬着一个“大地震”的靴子,让人不能时时淡定。近日又传出在阿拉斯拉沿岸发现一条巨大的断层,一旦发生地震,形成的海啸可能对加美沿岸造成毁灭性的灾难。! H  E/ a' U/ _& R# ~4 r
0 f# h. N" {, u+ l  g+ n
一项研究新发现,美国和加拿大沿岸有一条巨大的断裂层,可能发生类似2011年日本大地震引发的海啸,当时造成超过15000人死亡。
/ D2 H! N* @% {# z7 E6 a  U+ f. L: }4 H, E
研究人员对该区域板块构造和俯冲的地震勘测中,发现阿拉斯加沿岸海底有一条90英里长的巨大断裂层,可能导致美国和加拿大的部分地区身陷海啸巨浪风险中。8 R- P8 k# m  @9 k' `2 \2 X: W
$ N7 i( m( @6 F4 ?0 ]2 F) O
5 \0 M$ f$ K, x7 v9 e
0 X% k2 d6 E7 w0 a' S
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团队表示,这个断层地震激发的海啸,可能和2011年日本东北大地震造成破坏性海啸的特点相似,当时日本地震引发的海啸夺走了15000多人的生命。当时日本东北太平洋沿岸发生9.1级地震,引发形成高达40.5米高的巨浪海啸。
* @) Y# b, p1 A, z5 f' L$ T& f7 i& d' ?4 b) ]3 E9 W9 h& U$ {5 n+ N: ~
虽然目前认为阿拉斯加发生海啸可能性很低,但这次研究人员、地震学家安妮·贝塞(AnneBécel)表示,这一发现“表明阿拉斯加这个地区特别容易发生海啸。”贝塞强调,这个阿拉斯加沿岸海底这个巨大的断裂层发生地震,一旦形成海啸,不仅阿拉斯加处于危险之中,而且还会波及更多的北美海岸,以及夏威夷和太平洋地区的其他地区。/ {) i, j$ O+ Q4 y* M

3 }2 C; s$ [/ \2 {' B$ E北美沿岸和阿拉斯加是世界上最大的构造板块(tectonic plate)所在地区,这里的太平洋板块正在北美板块下面俯冲,造成断层带和火山。研究人员担心,这条90英里长的断层带可能会造成海啸,因为由于不断向上移动,创造足够的推力形成一个巨大的波浪。
5 U3 f) d- n! m% B% l) j/ q' T0 k+ O/ C拉蒙特多赫蒂地质学家唐娜·希林顿(DonnaShillington)表示:“由于这个巨大断层带,板块凸出的外部可以独立移动,可能更有效形成海啸。”; g* J1 `3 S1 [" n) v

1 F5 k* a2 k/ |5 _6 I5 _: Y  G9 i6 t“如果移动的部分靠近海面,就会形成更大的巨浪。”
" {/ S7 N. _- H0 U. x4 _+ p% h, Z! i  M. o. y3 ^6 W3 o
- N/ Q9 A0 V9 t. \% j

" }  a3 M$ ~2 D6 }7 A4 O/ @大温海啸高危区
$ o% A5 h' y; {: {+ Z
- {+ `5 {0 F( K; r( r& @不管BC省沿岸什么时候发生海啸,相信很多人都想知道,如果海啸袭来,我们的命运将会是怎样。根据BC省学生于2012年作的研究显示,一旦海啸袭来,列治文、三角洲大部分地区可能会像海绵宝宝一样泡在水下。7 m4 k( b3 X+ n2 m

( c) _* B5 n% H4 C+ O然而,如果海啸袭击大温地区,假设海平面上升了5米,下面的地图就可以看出海啸对大温地区的冲击到底有多可怕:
( J+ a4 p' @4 {, F- u% I- L7 m. a; I3 V9 Z3 C
南三角(Tswassen&Ladner)的命运将和列治文一样,而北三角洲也几乎没有生存的机会。/ l9 N% b/ ?8 _4 q3 w
白石和素里中南部的Cloverdale也将遭受严重破坏。
# t/ H8 r! ]5 m: w2 ~1 i. E0 a素里的Mud Bay, East Newton & Fraser Heights也将面临重大打击。- |6 ]6 S0 K1 t" h+ A6 A& w
Lougheed地区和皮特草甸沿岸及枫树岭一半也会被水淹; Z. E7 I  b8 Y+ k. k6 n. j! }  J
高贵林和穆迪港沿岸逃过海啸冲击的机会也不会太大
! b4 r0 o* Q& p4 P: V  d6 O6 c7 F* _新西敏、本拿比和温哥华沿着Marine Drive这一带和市中心的海滨街道了将遭受重大打击。5 D" }: r; }$ d- i
只有兰里看起来最安全。
" Y. G3 y+ a! f5 ]3 B# r8 h地震洪水海啸,都是列治文灭顶之灾; B/ r* d) D" ~, v1 |3 z

5 p% T/ x5 K7 O+ p2 p# n6 `" S$ K1 r4 ^+ A: q$ M# N

  [0 J8 J* y: k: k! T3 @上图为内陆平原堤坝状况。红线:符合标准堤坝,绿线:不符合标准堤坝,蓝线:没有堤坝的低地水岸。7 c0 A! x+ G' P8 J0 s

" `, O" h  |% L$ D一项报告显示,大温低陆平原目前的15座堤坝中,仅有一座可以抵挡特大洪水……而省府指出,由于气候转变,本来500年一遇的大洪水,现在会以50年一遇的频率出现。
" t& f/ H- i) U8 Q0 L( p9 N# n/ [/ t6 l' C) S* S
菲沙盆地议会(Fraser Basin Council)去年启动低陆平塬洪水管理策略(Lower Mainland Flood Management Strategy ),将整合各级政府机构的力量,为防治洪水早作绸缪。/ s8 S% n" Q' V0 U% o

, H/ I4 J! d& \. V洪水管理策略的第一阶段在2014至2015年推出,将模拟各类洪水氾滥场景,再评估现有防洪系统与政策有哪些薄弱的环节,经费50万元。第二阶段在2016年开展,将重开发出一套地区防治洪水策略。
) g3 z/ j6 v: `) D& \& t3 |5 P7 D0 A# g2 M- e% X
菲沙盆地议会主席Colin Hansen指出,这一策略的有效期可能长达20年。他同时指出,加高堤坝不一定是最有效的防治洪水方法,各地都加高堤坝,最后洪水不能疏导,也解决不了问题。他表示,采取疏导方法,也不能听任地方政府各自为政,需有所统筹,各城镇互相配合。" @. e# K7 @8 I- `7 L7 l

$ B- e: h% ^8 k% ?& ]/ z
+ z& C5 u& w6 b2 O- J, p
( R: [8 j9 l2 ^根据历史纪录,菲沙河谷最大的洪灾在1894年爆发,由于融雪太过急速,导致河水水位迅速暴涨,结果由列治文至哈里逊(Harrison),都出现洪灾。
. V% }- F7 H6 u/ ^7 I% a+ l
; \) `9 }  B: X) L& Z: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强版版站 发表于 2018-11-10 00:14:3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人必有好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1分钟注册发帖

本版积分规则

重要声明:“百事牛www.BestKnew.com”的信息均由个人用户发布,并以即时上载留言的方式运作,“百事牛www.BestKnew.com”及其运营公司对所有留言的合法性、真实性、完整性及立场等,不负任何法律责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论只代表留言者个人意见,并非本网站之立场。由于本网受到“即时上载留言”运作方式所规限,故不能完全监察所有留言,若读者发现有留言出现问题,请联络我们。

Archiver|小黑屋|百事牛

GMT+8, 2025-2-26 05:10 , Processed in 0.02358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