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已推三种类“华裔卡”政策: C/ L6 R. Y0 E. |! y. Y2 V
, ^( D+ ~1 a( E9 ?: H+ RCCG智库主任王辉耀接受记者专访时透露,今年8月,在发布人才报告之前,他刚刚出席了有国侨办和公安部等领导参与的一个内部研讨会。在会上,相关中国政府官员表示,目前限制“华裔卡”推行的原因十分复杂,但实际上类“华裔卡”部分政策已经在实施了,其政策主要包含三个部分:4 [; ]8 [, p- c3 G9 W! p
1 x# b+ ^" G2 {, D' I第一,在全国范围内,海外华人一旦回到中国,只要有亲戚在,就可以给3年的居留签证,这相当于是一个3年的小华裔卡。该政策在中国都通行,海外华人可以随时向中国公安部致电咨询;+ F6 ]9 F! c4 D7 w5 x! y- P6 R
, K+ X1 c z0 z! `, @
第二,在侨乡广东推出了16条相关政策,原籍广东的华人可以给5年的往返居留签证;/ c2 j0 p3 I0 r( h B1 f) @& D: ]
9 S3 j5 s! Y9 @( ?" `第三,在北京中关村,只要回来的华人是博士学历,以及其它符合中关村人才标准的华人,就可以拿到中国绿卡,而且除北京外,上海也有类似政策规定。9 j" v/ l& M h* I# R( F+ @, ]
2 [) G$ b) ~; N Q2 w, R! K0 R; V
显然,“华裔卡”政策出台背景是指在中国绿卡的基础上降低门槛,设置更加灵活务实的申请条件,以加大吸引海外人才的力度。- R5 a, o( A7 d. T- v& V
! u$ ?, g) O( j1 {2 z8 m% o王辉耀提到的三点政策其实是对中国新一轮“绿卡”制度改革中,适用于海外华人部分的梳理。" n) G( R6 Y- @+ o. ]
! R' t/ S9 o. C( @6 r( J7 K
/ Q; ?+ v0 q" ~3 G- [6 D
$ A. S& f; y' }" G, c“叫什么名字没有关系,不管是华裔卡、绿卡,还是签证等,核心都是一样的,只要功能相似,海外华人就可以享受中国的国民待遇。”
1 G# g2 ]; w; w. W; z2 W4 K6 {" ^% g9 B3 T- N
针对“华裔卡”争议,王辉耀还指出,现在已实施部分类“华裔卡”政策,他希望该政策能不断扩大和普惠。比如说3年时效是不是能够延长到5年,5年往返居留签证可以延长到10年,如果博士能拿,是不是硕士学历的人也能拿等......$ h9 z$ z. ^( H3 [
类“华裔卡”政策一直在推
$ B/ o$ f0 a" a4 k) }8 o; N6 O0 T" O! a) I
其实,海内外对“华裔卡”的关注度一直居高不下。早在2012年,美国华人全国委员会,以及其他136家海外华人团体曾联名呼吁全国人大和政协,把“发放”海外华人身份证”一事纳入了两会议程,并尽快实施。
" E" c7 a7 k0 w4 j; J3 C- ^& X
# z# T& `7 J+ e# Q
e( w- [2 \- v: `0 I' ?! E# G+ M+ s, u, J' N# c% e2 R+ G
彼时,受到热议的“华裔卡”不同于中国国籍,该卡的持有者没有中国国籍,没有选举和被选举的政治权利,但能够享有普通中国公民所享有的其他权益,如投资、购房、开立银行账户、申请驾照、子女入学等。# B5 U( d6 [& n2 [6 M% }% g" l
7 h1 @/ S+ H- \5 h# \; K7 I% y
2016年3月的中国“两会”期间,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任裘援平强调,大陆现在没考虑出台“华裔卡”,但已经颁布多项政策回应外籍华人的诉求,扩大了家庭团聚类的申请长期和永久居留的类型,并且为长期在华工作,在华投资和有突出贡献的外籍高层次人才提供长期和永久居留的更便利条件。
! i3 c, ~3 V+ w9 ]
/ v; l) J+ ~ r0 h o2 J同样是2016的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潘庆林提出了《关于给海外华人签发“外籍华人身份证”的提案》。1 G; V2 g& A0 A* i
P- z+ ?( F8 ]3 s提案称,面对海外华人持续增加的回国需求,在不涉及“双重国籍”问题下,对海外华人签发“外籍华人身份证”,即是给海外华人发放不具有国籍性质的身份证明,方便其回国交流。) k7 X) }- m7 F3 n4 }# R8 s8 a1 {
1 [3 l/ E1 k" V- `+ f+ i% x& W3 {. k8 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