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陆军不满足于扔石头和挨无影腿。更重要的是,中国在西部高原成功地试验了新轻坦。印度还不知道从哪里得到消息,认定中国将首批装备300辆,优先装备西部。这极大地刺激了印度。7 u# I) X! `3 p4 Z
( ?3 m! Q6 @9 Q; c1 r, {/ [" T. x, v+ ^; o7 Z3 c9 r% A
9 y: i, g+ g: d6 F! i$ E# e- W* }; I3 {- a
. E2 \/ s/ Q" A. G. G) m& t0 Z# z- @. V, Q( G# o6 v5 u
* f: B" G9 k. t4 ~, J4 @ 印度陆军拥有4000多辆主战坦克,主要为T-90S和T-72,248辆“阿琼”中的118辆已经交付。问题是,这些主战坦克都太重,不适合在中印边境的高山作战。印度国防部近年批准增购约350辆T-90S,用于在中印方向组建6个坦克团,但这只是在阿萨姆和西孟加拉部署的新增力量,用于防止中国军队长驱直入切断西里古里“鸡脖子”,并不是用于开上高山的。印度陆军没有任何适合高山作战的轻型坦克。# ?0 l& t7 S2 ~7 _
8 }( D- M7 V* J 事实上,世界上并不存在适合高山作战的轻型坦克,只有中国的新轻坦除外。印度向中国采购新轻坦用于应对中印边境冲突,这当然是不可能的。
7 O" ?: O: x, i/ ~& p2 L; ~% s, c, \. _% A. p. V
按照现在的标准,除了少数例外,二战初期很多主力坦克大概都可以算作轻坦。轻坦重量轻,速度快,成本低,机动灵活,但也有火力弱、装甲薄的缺点。随着战争的持续,早期轻坦很快被中型坦克取代。中型坦克的火力和装甲显著加强,但速度依然较快,成本依然较低。一对一打不过重型坦克,但依靠数量和战术还是可以取胜的。二战时代最优秀的中型坦克无疑是苏联的T-34。
' B1 v V$ w5 e4 e- Q( X" O( S
0 F a, ]4 t9 X) f& t; \$ T& z' @& g- j z
3 @; P% [: G9 |+ {! G
# _9 Y" g; U0 G7 `! n) {
1 _% j0 M5 y0 _: K4 K! a5 ]5 A$ |; @, D. ?( g" P
《解放》五部曲中的T-349 F n2 z( R" F8 f, h- e. o
$ w. D8 ? @+ B: {9 |- n5 x2 v9 F3 c A; x; B& [8 u( U
战后,中型坦克逐渐发展成现代主战坦克。随着火力和防护的不断加强,重量也随之增大。现代主战坦克的重量可以超过典型的二战时代重型坦克,美国M1A2的重量甚至直逼巨无霸的“虎王”。凭借强大的动力,现代主战坦克的速度和机动性一点也不差,但健步如飞的犀牛依然是犀牛,硬要塞上羊肠小道照样要抓瞎。高山上道路崎岖狭窄陡峭,稀疏而且等级不高的路网和桥梁承受不了主战坦克的重量,缺乏高原化加强的坦克发动机在高山上功率锐减,大功率发动机的油耗也增加后勤负担。3 k' d" z1 S9 i3 f5 C, t% a; r) j
! Z% E: k8 }1 x/ ^% d, h+ d8 G
在战后美苏争霸的大环境下,以美苏欧为主的世界坦克研发和制造中心长期以欧洲战场为重点,专注于研发和部署越来越重的主战坦克,轻坦长期被忽视,只有少数轻坦作为边缘产品还继续存在,如美国的M551“谢里登”和苏联的PT-76,强调两栖或者空降等特种能力,主要在缺乏敌方装甲威胁的地方钻空子,而只有很有限的与敌方主战坦克对抗的能力。" j5 r: h5 i$ E. a0 b2 p2 m; J
: N$ Y t/ k# O) j1 r5 p4 J2 a 但中国是一个另类。在很长时间里,中国的坦克设计谈不上世界领先,但在轻坦方面独具中国特色。62型轻坦相当于轻量化的59型中坦,在作战上也是作为“轻量化主战坦克”使用的。63改更是少见的装备105毫米炮的两栖坦克。广大的水网、稻田、山地使得中国具有独特的轻坦需求。" J1 J: U6 a3 `* W
7 ~: W4 Y# @0 j3 q! e# v* p4 Q' l# [! J, H2 Z
1 B2 R1 g+ P5 R8 y
4 m+ R# b5 ^6 q$ D% ^) b: z9 m% }
r! _. B4 J+ V; C 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的62轻型坦克
/ f# A3 z5 Z! \8 \7 K2 _1 y/ ]
6 }* w% {9 L# s( `) m. Y! j1 p. O0 M g1 X
9 N( ~7 ]4 u7 f& n7 Q
' {% C) b) l+ {5 t2 u0 O6 A- V2 D. s& x9 X
2 G( F7 q5 {) w( _
63A两栖坦克
; Q" ]2 V) q( j' k- ^8 v# l1 a$ r$ K/ } q. J9 \) h+ u
进入21世纪后,中国的坦克技术取得了飞速进步。火控和数字化技术跨入世界前列,动力不再拖后腿,复合装甲和爆反模块技术炉火纯青,坦克炮和弹药技术更是笑傲江湖。在这样的背景下,新轻坦隆重登场。( X7 L, E9 B0 n' e
; V% J+ g r, e0 g$ l 新轻坦不改异类本色,35吨级的重量介于传统的轻坦与主战坦克之间。1000马力使得96B主战坦克在俄罗斯“坦克两项”中飞起来,更大的马力和更加先进的传动系统对重量减轻10多吨的新轻坦的意义不言而喻。105毫米坦克炮不仅后座较小,精度很高,而且穿深相当于上一代120和125毫米坦克炮。更加重要的是,新轻坦不像欧美轻坦那样,只有象征性的装甲防护,而是具有接近现代一线主战坦克级的装甲防护。
9 N' P# P- a* x; a' N% d) {% ]' P7 b- E' |. @
这不再是只能钻空子、打冷枪的传统轻坦,而是火力、机动和防护平衡发展、能够独当一面的新一代“轻量化主战坦克”。据认为,新轻坦在火力、防护和机动方面超过典型的二代和二代半坦克,比如改装升级版的美国M60A3,接近三代坦克,如日本的10式,但重量至少轻10吨。不仅在山地、水网等常规主战坦克难以施展的特殊地形可以横行霸道,在有效的战术和体系支持下,面对主战坦克也能打得有声有色。
0 i" ?$ b. }" x- R o/ ~
4 Y" B; O& s2 ^( y! i 美苏欧倒不是完全放弃了轻坦领域。美国M551“谢里登”是60年代研制的轻型坦克,但侧重在空投和河湖、沼泽的浮渡能力。152毫米短管炮可以发射支援步兵作战用的榴弹,或者MGM-51“橡树棍”反坦克导弹。但战斗全重仅15吨重的“谢里登”只有象征性的装甲,铝制车体被地雷或者火箭筒击中后容易起火,引爆车内弹药,在越南战场上臭名昭著。
8 g/ D' L" ]/ Y. ]
7 N& J# I9 z; k- e0 d a4 T: ^ “谢里登”作为美军第82空降师的唯一装甲力量,在海湾战争中随先头部队首先部署到沙特,不过在战斗中一无建树。1996年退役后,美军再无现役轻坦。
; H* _' A$ ]1 _: ^1 ~! l. e2 M3 }
8 |+ c9 B: ^+ X( L) J: L
" u% K, M8 P0 c5 p3 \9 V1 n
) h- U+ Q9 z, P$ s1 M6 d0 L# _, w) ~. A- l- F+ |8 c/ t* x# E% C3 K5 T
6 @1 ]# x- C) b2 a7 Z
) r, t' ?! g: z3 d" z$ f
越战中的M5515 U2 c, I2 l" O. o6 ~" t( B
. T9 |& h4 h# V+ F
' {0 `! X' h; m- I: V8 R 在80-90年代,美国盛行快反部队的理念,曾经研究过多种新异的轻坦概念,包括采用75毫米高初速炮甚至无炮塔结构的设计,最终会聚到M8轻坦,采用铝制车体和带自动装填的105毫米坦克炮。为了能用C-130运输机空运和空投,重量限制在19.25吨,在投入战斗前可根据需要加装不同厚度的附加装甲,但最高等级的装甲也只能抵抗轻型步兵反坦克武器,在现代战场上缺乏生存力。而且本该轻捷如飞的轻坦加装附加装甲后,气喘吁吁,机动性不再,实际上生存力不升反降。7 H `0 m2 H \) w B
V, v, E$ `8 d; d3 V' V; W
M8计划在1997年下马,代之以“斯崔克”为基础的105毫米轮式突击炮,不再纠结于装甲防护,以机动性换生存力。
9 T! E, d% j0 O$ Z L8 R) L
0 H3 @( f" a$ }& r% c; ]8 Y; A5 ~( R! S% U! a
3 z1 V M4 }1 h$ h( V
0 |5 _) v8 u/ \+ V
- D4 j8 A& ]' U
- l+ e/ }% V- p+ V) g& u8 \1 g% r) X* } 越野测试中的M8
* Q* H% d: a$ k& A, X: s, N2 k5 E$ B0 m
* h2 ?/ ]+ ?: @+ o$ O3 z; ]4 e. p7 z2 W2 @5 x# Q# X k* Y+ Y
# z. A7 ~8 w; j# o& N- n
& g+ Y5 s# P6 ^) S$ g \% O9 K% q' G) l$ T% Q0 O d: _1 ^
M8夭折后的最终成品,M1128机动火炮系统2 Q/ T6 d! b8 q! y$ U+ w! K
+ u& k5 J T, y/ R, x1 K' b& n# {6 V; q0 w1 y7 r6 r# k
英国也没闲着,在60年代末推出“蝎”式超轻型坦克,战斗全重只有8吨重,同样侧重空投能力。就数量而言,这大概是西方最成功的轻坦,总数达3000多辆。但76毫米低压炮的射程只有2200米,威力也比迫击炮大不了多少。装甲更是可怜,号称能抵挡7.62毫米子弹,但也只是普通子弹,穿甲子弹就抵挡不住了。就实际作战效能而言,这东西实在是相当于穿上防弹背心的履带式摩托车,认真当坦克用就输了。
, r- N; N* r3 z: w. `0 w- J
# \+ r6 n) R Y" A8 o: e% D) M: |0 h8 q: _! h* c1 ?
" S u' a6 w* D+ d7 |' V: Z( l
6 c* M) s' z7 P- F- l5 ?: w
' \7 T t9 ~2 K( t6 [; @; B1 A% d z' w. l
FV101蝎式2 m) O4 r* f, r- S6 f* `1 c: C( g
1 [ F# S# O! V
苏联在50年代研制的PT-76可算战后应用最广的轻坦,具有不需准备就能水上浮渡的能力,在越南战场上发挥在水网、稻田里机动灵活的优点,颇受好评;在十月战争的渡河作战中,也建立功勋。一直到前南内战和印度尼西亚在亚齐的反游击作战中,都可以看到PT-76的身影。配装的85毫米炮是二战时代的老东西,早已过时,但底盘在ASU-85空降自行反坦克炮和ZSU-23-4自行高炮上还是可以找到影子。
2 D# Y- j1 |: k9 }, F" y
0 B3 N S! {' V
* f3 H c+ V( I* t1 v0 X; |+ @+ K" ~- J% e7 A: {+ {% |: Y
3 \( B1 L, V! \! c7 F' w
& n# g( D$ y% Q6 O) T. g' r% J3 z% s0 P2 F. I r; U
在PT-76两栖坦克后进行腰腹训练的印尼士兵" `( F3 D9 L+ N$ ]" n( ]
8 Z5 i9 s4 m f1 u) m. P$ g3 \ S. u
v* v3 v" j. _. G- K: ~
时间快进到90年代,俄罗斯在BMD-3空降战斗车的基础上,研制了2S25轻坦。可以空投,能玩落地即战斗的俄罗斯空降兵的传统拿手好戏,还能在河湖甚至海上浮渡。炮塔正面号称能防23毫米炮弹,但其他方向就只能防轻武器射击和炮弹弹片了。战斗全重只有18吨的小身板,能有这点防护能力就不错了。2S25最大的亮点在于其125毫米坦克炮,这是轻量版、低后座的125毫米炮,带自动装填,号称能使用俄罗斯标准的125毫米坦克弹药,能发射9M119“斯维尔”炮射反坦克导弹,现装备俄罗斯空降兵和海军陆战队。
- I6 ^- L! d2 u9 L' u; u4 z+ N: V! R% t$ w/ r: N
# l5 b$ ?; H* |3 m0 l& ~ r& G$ X2 o. ^
1 _+ ]6 B! B! w" F# C
" @; \/ j5 F% h; N3 O9 B4 A: {3 k( K% d, u9 E: k
08年莫斯科胜利庆典中的2S25
$ x5 j) \' }5 j# h( m9 d& S$ g$ o# J6 D
最有名的现代轻坦大概要算瑞典的CV90120,这是CV90步战换装低后座120毫米炮的版本,在理论上具有与豹2、M1A1相当的火力。与前述轻坦不同,38吨的车重使得CV90120无法空投或者浮渡,而且叫好不叫座了近20年,至今没有任何订单。$ s. J9 `8 A& L% [8 P& y' h [
6 F' F3 J% J( m# D' U$ |3 N8 `
# P ^0 }# t& h( e" B* ?, }% L2 k8 }6 |: |2 B! c
7 Q4 N' Z; b% e" o( @ e6 A$ c/ o6 m3 s
8 ]" I" p' m8 N6 j: }* p) I
s9 H! J! m7 E& C1 ]0 Y& s& T! ~+ ?3 r2 m7 A, Y# v; 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