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武器长时间以性价比高著称,但近日,海军航空兵飞行员袁伟处置空中特情,挽救一架歼-15的新闻经过央视报道后引发强烈反响。在事件的后续的报道中,官方媒体首次披露了歼-15接近4亿的单价——这个数字立即引发了各方的强烈关注。
# l2 J/ P8 {, `3 u+ u2 t, Y B
4 Y/ g0 j% m% r7 M, s 一架舰载机的造价高达4亿,可能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但如果进行横向比较,我国的歼-15仍属于“物美价廉”。不过,4亿的单价也足够让我们重新认识到,我国军事装备发展的路径正越来越接近一般规律:单价高企是当前世界主流武器装备发展的趋势,传统意义上的物美价廉变得越来越难。因此,一国武器的数量和质量不仅要满足未来战争的需求,更要符合国防预算的承受能力。
1 t. {4 \) F P$ |' a5 }+ }
2 ]& }9 m4 H5 n( ^6 k/ w 一方面,随着我国国防工业体制改革的推进,武器装备的研制、生产和销售也必须遵循可持续的商业原则:即企业能够盈利和生存。军队为了维持军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也会通过采购来鼓励企业,使企业获得相当比例的利润。另一方面,中国国防预算在经历了一段长时间的“补课”后,随着国家经济增速的调整,其高增速也难以长期维持。对于在各方面向现代化急速迈进的中国军队来说,钱怎么花很可能将成为令人难以取舍的抉择。
7 w k5 W2 V+ Y5 ~) a/ y! }! s. g) U* \( F4 ]- V% H
就歼-15而言,其4亿的身价虽然也只是一个约数,但它毕竟给了我们一个能够参考的数量级。基于此,再结合国外公开的航母及舰载机的实际价格,使我们有机会对中国的航母战斗群的成本进行估算——这会有助于在思考未来我国军事装备发展的过程中,哪些因素会成为主要的约束因素。本文基于这一思路而成,权当抛砖引玉,供读者思考。
W) A8 m- P. ], G3 ]9 E! D1 K3 D
3 p, r: T K2 }% d$ r “3代+”战机的价格正在逼近四代机3 z; y6 ^+ X; _+ p8 u: X
8 g! L1 I. u! P9 u$ N; r4 X7 M 美国F-16战机在国际市场上的二手机报价仅为1100万-1500万美元(与我国的枭龙新机价格相当),但F-16 Block60/62的单机价格就高达5500-6000万美元。F-16 Block60是在F-16C/D的基础上进行的深度改造型,包括换用更大推力的发动机,使得战斗机的最大起飞重量提高了50%以上;安装AN/APG 80相控阵雷达;加装保型油箱,大幅度增加作战半径等。因此,价格也成倍的增长。9 V, S9 m4 T, L5 M
9 E$ {) @0 I X$ m
从技术发展的角度看,作为我国空军主力之一的苏-27平台和F-16平台在设计之处均带有一定的前瞻性和设计冗余,所以在机体外观不发生巨变的情况下,通过内部结构的加固、安装更为先进的主动电子装备,三代机的升级版能够达到或者接近四代机的基本作战能力——这也是我国空军现代化的重要路径之一,歼-10、歼-11均是如此。但作为其结果,改进型三代机的价格也会接近四代机。' r4 H8 a4 |. d; `9 Y9 g) D! p" m
; |( V2 }6 O# ? Q4 J 歼-15的原型是前苏联海军的苏-33。中国从乌克兰获得苏-33的原型机T-10K之后,进行了充分的研究,以沈飞组装苏-27和深度改造苏-27系列的经济与技术积累为基础,研制出歼-15舰载机。但需要注意的是,这并不意味着歼-15的成本会与苏-27系列类似。
|! r5 n/ T) z4 c0 }4 }; c2 `
% _5 L z. g/ b 2017年6月,美国海军官员在国会听证会上证实,美海军计划在2018财年投资12.5亿美元采购14架F/A-18E/F超级大黄蜂战斗机,折算成单架价格为90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6亿元)。对比F/A-18E/F的价格,4亿的歼-15在主流舰载机中仍算物美价廉。( A: X6 t* T( u9 F5 v
2 [% ^9 y9 v3 l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歼-15价格仍然有大幅度上涨的可能。目前的歼-15属于滑跃起飞,而正在测试的弹射型歼-15也已经曝光。相比滑跃起飞型,弹射起飞型歼-15需要在结构上进行加强,这会增加额外的制造和测试成本。以法国的阵风战斗机为例,空军的单座型型号为阵风C,海军的单座型为阵风M,前者的采购为6800万欧元,后者则高达7900万欧元,两者的主要差别在于为适应弹射和阻拦装置所进行的结构加强。1100万欧元折算成人民币接近8000万。可以想象,歼-15的弹射起飞型,采购价格按照保守估计也要增长10%,其价格可能会超过4.5亿乃至逼近5亿。
2 r1 S1 y( ?3 p; s' O t4 V2 {
歼-15的身价从哪来?% n* l4 b+ F# S$ ~/ ?& o9 y& q
9 \, y1 e" w9 d+ N# { 官媒此次提到的“4亿”应该是指海军从沈阳飞机制造公司采购歼-15的价格,该价格应包含了沈飞的研发成本摊销、制造成本以及合理的利润。制造成本的概念容易理解,更为重要的是,在装备价格中“摊销的研发成本”的占比可能不低。+ k* @4 f' u5 C! A2 j4 Y
. k0 Z& K, s* U; b& D) [" d
根据已经公开的资料,1996年,沈阳飞机制造公司开始总装苏-27SK;21世纪初,我国从乌克兰获得了T-10K-3(苏-33的原型机)样机。这两个事件应该是我国舰载机选择歼-15的重要节点。歼-15项目立项于2001年左右,2009年首飞,期间经历接近10年。如果把歼-15作为一个单独的项目,那么所有涉及这个项目的人员、设备、材料和测试产生的支出都应计入歼-15项目,形成成本。迄今为止,歼-15的研发成本仍是高度保密。但按照我国的一般规律,沈飞可能只承担一部分费用。再加上舰载机结构的复杂性,以及歼-15目前有限的产量,其研发成本可能要比空军的歼-11系列高出50%以上。0 P) W. [. ]/ @3 j
/ i0 f3 G0 @6 P1 b
这一数字的得出,是基于在我国自主研制四代机的过程中,顾诵芬院士的《顾诵芬文集》中具有很强参考意义的数字。顾老在文中披露了当时对四代机研制成本的估算,文中写道“我们参照国内第三代战斗机歼-10和歼-11的研制费用及目前的单机价格,按2002年的币值,进行了匡算和分析,初步结果是总研制经费约需371亿元,包括制造试验试飞飞机8架及预生产型飞机6架。其中飞机机体研制费约200亿元,发动机研制费约60亿元,机载电子设备研制费约75亿元,机载武器研制费约36亿元。此费用与第三代战斗机歼-10和歼-11的发展和引进费用总和大致相当。单机价格4.5亿—5亿元,略高于引进苏-27的3500万美元。考虑第四代战斗机技术集成度的重大提高,飞机的作战效费比明显好于第三代战斗机。”$ w: h* j' d7 \* V
. a Q& ]* V$ z B# z3 n- z; b
顾院士的这段描述针对的是四代机,而且顾院士的4.5亿-5亿元的设想与目前我国四代机歼-20的实际成本可能有较大出入,因为歼-15的价格显然已经达到这一水平,歼-20只会更高。但反向思考,既然顾院士估算的单机成本与歼-15基本类似,那么我们从价格反推,可知歼-15的研发成本也很可能在350亿-400亿元左右。
$ g' S6 s# D" V' y" k1 t% T L5 Z$ `, I7 e& q0 L; B
不过,研发成本的摊销是按照预期产量来进行的。假设歼-15的研发成本为400亿人民币,预期产量为200架,那么每架歼-15的摊销费用就是2亿人民币,如果预期产量是300架,那么摊销金额就会降低至为1.3亿元/架。因此,如果歼-15的生产线能够持续下去,海军持续采购,未来歼-15的价格还会有下调的空间。
0 u. t* y& o# G6 [( n0 q; i! ?' j; K9 }5 y/ n! r, m1 q
那么,除了研发成本摊销,歼-15单价的大头还有哪些呢? L# ]; }. R0 A+ g$ }7 w6 V% Y; `" r8 ?
' ~, `% W6 ?3 a! S% G * 发动机
3 V) Y, u/ \# G. k
" B( f- ?" F3 y: ? L' k. @ 去年珠海航展期间,曾有报道称中国再次向俄罗斯订购100台AL-31发动机。据俄罗斯专家当时的估算,单台AL-31的价格为3300万人民币左右,由于每架歼-15需要2台AL-31,因此歼-15的成本中,发动机至少要占据6600万元人民币。
4 A+ h5 W/ T1 Y. N9 `: a7 C9 m/ H4 R" ^, _
* 材料以及人工成本
5 }8 j2 V7 Y( W1 S2 A/ j. P8 |1 h/ l2 n- t2 J4 f0 ]
与美英法等国的飞机制造商不同,中国与俄罗斯的飞机制造材料以及人工成本是相对低廉的。而且随着产量的提高和技术熟练程度的提高,单架战斗机的人工成本会逐步降低。7 ~2 _5 R' I+ R& D$ ^
! G6 \4 N) y( x* I) x2 r * 利润+ d8 M. s C+ J. J+ k6 W" s1 {
' F h$ B3 b( T ]# e- D4 v6 J
军品销售的毛利率非常高。读者若有兴趣,可以查阅我国一家以军方为主要销售对象的上市公司,天和防务的财务报表。据统计,该公司的毛利率曾一度高达96%,最低也在50%以上。沈飞的毛利率自然不能与天和防务相比,但军工产品的高毛利率是一个客观事实。笔者前文提到,因为军事工业的特殊性和封闭性,军方在采购产品时会给予制造商一个较高的毛利率以保障企业持续的研发能力。如果我们假设沈飞的平均毛利率为30%,那么每架歼-15的毛利就将达到1.2亿元。- R: E7 B# v) {5 |7 u9 t3 E, z
5 ]+ q" p/ Z$ w7 N
3 D9 K: z- U" {% U- F; U2 }
3 v3 ?4 Z" z* h D! 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