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1分钟注册发帖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印度] 中印双方僵持不下 印度在*什么?

[复制链接]
水果味刀 发表于 2017-8-12 01:0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闻来源: BBC  印度在国力上和中国根本不是一个档次,差距简直不可以道里计:印度经济总量连中国的五分之一都不到,对于民生和军事极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如交通和电力更是非常落后,其贫困人口超过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的总数,这也是亚洲除朝鲜以外另一个不能解决温饱问题的国家。当然,严重的民生问题和落后的经济并不影响印度巨额的军事开支:2017年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最新报告指出,印度2012年到2016年对外采购武器金额占全球13%,成为全球第一大武器采购国。印度以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一个采纳西方民主体制的国家如何在大炮和黄油之间作选择的。
: q& l8 ^( K1 }2 o' ?' M9 T. V5 U- U任何人都明白,军事是政治的延续。决定战争的因素并不仅仅是实力,否则小小的朝鲜何以敢在美国头上动土?
% Z5 l! }. p% F0 P$ H5 b, c/ ]* z' G$ w/ ?0 s; z% ?
显然印度之顽固是另有他因。印度也在*中国绝不会以武力手段解决这场冲突。" J; O. a, S3 N9 A/ j0 Y& Y! p

* s& m3 j# I6 e( D
7 ]' N% D: N9 f( G. e3 ~8 a从国内因素讲,一是2017年是中国的特殊年份,决定中国未来五年到十年甚至更长远发展的十九大就要召开。十九大的成功召开自然离不开一个稳定的内外部环境。9 B+ [" u+ O" E( E4 G: w+ |5 R6 v
2 A  a" G) A( G8 u
二是中国新一代领导人为应因发展的需要,创造性、前瞻性地推出"一带一路"战略。印度是"一带一路"上的重要国家,如果中印发生武装冲突,这个战略既使不失败也将困难重重。
* O! U) k. R) }% k+ B  N: k/ Q/ R9 s5 s4 Z
三是中国一直强调和平崛起,一直主张以和平手段解决领土争端。如果中印冲突以武力收场,印度不管胜败,都会对中国和平崛起之路制造强大的国际性障碍。世界各国包括印度都明白,中国当前的最高国家利益是实现现代化, 在它们看来,中国断不会为了此一地区而大动干戈。
- h& I. ]1 ^: d. A0 f5 I3 E# |/ Z) C
$ v' [7 D5 n1 B: a* O2 |9 u$ o
发生对峙的洞朗地区位于不丹印度中国交界处。* d3 ~3 f. i$ p# g; o2 Y

' M. K$ M1 [. l5 J
, B' ]7 Z% o( \; R从国际因素讲,一是美国、日本包括南海争端诸国以及民进党统治下的台湾,都希望制造各种事端遏制中国(大陆)的崛起,中印冲突谁胜谁败已经不重要,只要战争开启,中国就已经付出巨大代价----当然它们更期盼中国输掉这场战争,它们更能够火中取栗。
7 x- R) _; u7 b) i) `3 S: q
( B& B% o$ B5 D9 C5 Z8 p& Q( m; G4 X二是俄罗斯虽然目前对中国相当依赖,面对印度这个长期盟友,也依然会保持中立,但俄罗斯仍然乐见中印发生一场冲突。一方面可以改变和提升中俄关系俄罗斯的地位,另一方面也可减轻俄罗斯在全球面临的西方压力。毕竟,世界上多一个热点,西方各国就不得不把精力从俄罗斯挪开一点。
9 E1 W% _9 n" F3 S  G# P* c8 \2 d, R) {: k3 M$ c5 H' b
三是以中国为重要成员而且一定程度化解西方压力的上海合作组织、金砖五国集团对于中国在全球的地位和影响力非常重要,但是中印军事冲突将动摇这两个组织甚至解体,这确实不利于中国的国际形势。4 b: M) j5 |# T4 s& t8 a1 M
5 i) W1 x* B$ \: `& ]
四是战争一旦发生,中国将会在国际上陷入孤立。这并不是因为中国"失道孤助",而是国际环境使然。在西方眼里,印度是和它们一样的民主国家,自然要站在印度一边。而且中国的崛起正在撼动西方对世界的统治,被视为对它们的威胁。我们不妨对照一下1962年的战争,尽管今天的西方也承认当时是印度在挑衅(马克斯维尔任伦敦《泰晤士报》驻南亚记者期间报道了战争,其专著《印度对华战争》指出战争实际上由印度挑起。该书被认为是研究中印战争的权威史学著作),但战争爆发后,公开表示支持中国的仅有北越、朝鲜、缅甸、巴基斯坦、阿尔及利亚、几内亚和加纳等七个国家。而反对中国,同情和支持印度的国家至少有75个。美苏两大强权在当时意外地同时支持印度,并向印度提供武器、物资援助及国际舆论的支援,美国甚至当时曾警告若中国再不停火则会派遣军队支援印度。所以说所谓的国际舆论也是紧随国家利益的,而不是客观事实。
6 b' R, r/ v1 C+ V
0 [/ f- m; w& P+ ]' e1 w- l) `6 |# i; j( m( G

2 Q; j4 }' S' `" B7 Y  d5月在北京召开的“一带一路”峰会上,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同参会的其他国家人合影。莫迪拒绝参加这次峰会。分析说,印度可能成为一带一路的潜在威胁。
) h6 s" D4 g! J" b" q7 ?0 m% Q; v) q8 o3 k6 j
  u7 Q% ?, S% J4 x& a, R- B6 h
从印度的角度讲,一是采用西方民主制度的国家往往无法有效控制民粹主义。它一方面要面对新闻自由名义下对极端民族主义的宣扬和被煽动起来的高涨民意,另一方面它也要面对反对党借机发难。假如它要退让,就会被反对党攻击为软弱,并会利用这一点去赢得选举。虽然印度面对这样巨大的外部挑战,但这种民主制度导致了国内各方力量不可能团结一致,也不可能从国家真正的利益出发。否则1962年的惨败就不可能发生。所以说西方鼓吹的民主国家不会发生战争的论调与事实并不符。
3 \7 ^$ B6 J$ P, i& V1 R  Z2 p' ~  u& c* [7 D
另外,由于长期歪曲的教育灌输,所有接受过教育的印度人,都接受了"中国占领印度领土"的虚假观念。这种国内氛围使边界争端很容易发展为危机。
& @# x6 l8 t/ C" A* `0 H
. `! n# f/ d9 g" N/ A6 R. [二是印度认为时间不在自己这一边。目前中印两国的实力进一步拉大,中国越来越接近完成现代化的目标。真到了哪一天,印度将毫无和中国讨价还价的能力。虽然海内外的自由派学者包括印度学者本身都非常主观、乐观的认为印度已经完成最困难的制度转型,而中国早晚会因为制度问题而垮掉。但这种论调显然没有办法影响到印度的政治精英(也包括日本、南海争端诸国),它们以行动证明了中国的现代化成功是必然的,它们要赶在这一天成为现实之前向中国挑衅,以尽可能换取更多的利益。
: G6 V% W  t) ]- r1 u7 ^$ O" A. F) O, y, P; A; ^
三是印度认为双方都是持有核武器的国家,自人类进入核时代以来,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是不会发生战争的。印度虽然在各方面都落后于中国,但拥有核武器却能抹平这些所有差距。这和朝鲜的认知是一样的。$ V& t: [6 c' l' x

5 Q; s9 t! F5 U: o, |2 c四是印度认为中国比印度更不能承受战争的风险。印度如果战败,不过是换一个政府,但中国如果战败,则极有可能导致体制垮台。因此自认在战争意志上要高于中国。不过事实可能正相反:由于中国更不能承受失败的代价,所以一旦开战就必须取胜。而且由于历史原因,中国在主权问题上略外敏感,是政权合法性最重要的因素,绝无妥协让步的可能。! @1 r. ^* w3 V

. V' `4 N6 ^# |9 F" z$ [
0 s. @0 p2 H; W) y5 |1962年,中印曾爆发边境战争。9 G) r% U$ [7 c$ R2 s6 k

. U; w( [7 b8 j. S* F3 R9 b2 y- L$ W9 i' x" [6 p

4 W% z8 K$ K% u  Q3 W; e3 f不过,不管印度打的什么算盘,但真要到了军事解决的地步,印度的代价将十分高昂。一是莫迪的改革将就此夭折,印度好不容易又重新步入增长轨道的经济将再次沉沦。莫迪自己的政治生命也告终结。二是印度作为新兴国家,中国的市场和投资、上合组织和金砖国家平台都将丧失,印度的发展前景将极为暗淡。三是经济困境下,印度一向复杂的政局将进入另一个动荡期。
0 U7 @: t9 D7 J
" O: p! B5 V/ T+ A$ S* ^1 V- T作为一名海外华人,还是希望印度能够吸取1962年的教训,以免亲者痛、仇者快。当时的印度就是误判形势,以为中国不会真正的作出反应----分析印度失败原因的《亨德森·布鲁克斯报告(The Henderson Brooks Report)说印度参加战争"并非根据自己的实力,而是因为认为中国方面不会做充分反应。"前车之鉴,当铭记。
% O1 e% W. k+ S+ ], a9 N/ d, {- t6 @- H5 V  b
* S$ u: u- m7 B, e#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genllbp 发表于 2018-8-1 12:05:34 | 显示全部楼层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1分钟注册发帖

本版积分规则

重要声明:“百事牛www.BestKnew.com”的信息均由个人用户发布,并以即时上载留言的方式运作,“百事牛www.BestKnew.com”及其运营公司对所有留言的合法性、真实性、完整性及立场等,不负任何法律责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论只代表留言者个人意见,并非本网站之立场。由于本网受到“即时上载留言”运作方式所规限,故不能完全监察所有留言,若读者发现有留言出现问题,请联络我们。

Archiver|小黑屋|百事牛

GMT+8, 2025-5-14 04:22 , Processed in 0.02719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