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中印之间曾有一段短暂的边界冲突。55年后,在洞朗边界区,中国同印度再次展开军事对峙。从6月开始的对峙已经持续了近两个月,冲突一触即发。, J" a! z, \& e* \
% _+ j8 Z5 d9 R8 w2 E尽管很多国际问题专家却坚信,中印不会爆发战争。两国有太多的共同利益,一旦爆发战争,对双方打击巨大。但凤凰国际智库印度观察员发现,中国对印度存在着巨额贸易逆差。这也是印度6月以来对华进行“反倾销”调查的原因之一。& d. J( @ i. ]; F. c
8 }1 i' q( X) N( q& k9 t. [; E0 V中国对印度出口约41100亿卢比,而印度对中国出口仅6800亿卢比,相当于双边贸易总额的零头。印度媒体认为,“中国对印度长期经济上的贸易逆差意味着双方一旦开战,经济上的损失印度足以承受。”
; g+ Z: m5 k7 w* C5 R+ h1 F, W& }% C8 G- k5 N
如今,印度当地人对中国的态度究竟如何?中印对峙以来,为何印度官方和媒体舆论却保持了“高度克制”?本期《与世界对话》栏目,凤凰国际智库印度观察员将结合自己在印度的观察和分析,对此进行解读。1 h% d1 \( Z* S5 P3 E4 }
5 ?9 ^: G I* D3 h& m
* D# n G. j5 b* W8 `7 }: x$ {' e6 k+ V" V
中印边境对峙引发印度国内不满,印度民众焚烧中国国旗以示抗议。(法新社AFP)
% {0 Z5 r5 k+ a7 |0 k. M2 G/ w6 |6 k) F, X9 u8 `
中印对峙近2个月,双方敌意升高8 R. R3 I4 Z% O
+ Z, g' s( P" P$ x. Q
& ~+ u) B2 P1 }' u+ b2 d. W; A
印度签证怎么办?这是最近在印度的中国人朋友圈里讨论最多的一个话题。最近,上海某旅行社的业务员向凤凰国际智库观察员诉苦,他们代理的印度商务签证送签后大多数被退回,这两周没再接收新的签证代理业务。多家代理商也纷纷发通知,称“由于中印关系的问题暂时不送包签,具体情况需要等通知。最近使领馆卡得很紧,大多数申请者都被要求面试,还限制了代理送签的人数”。! j+ ]+ Q" _/ f& R# l: ?
& G7 ]! v' k( M& A7 |印度政府的不自信使其对中国企业或中国公民的抵制情绪在签证办理上表现得越来越明显。根据新规,印度放宽外国游客签证标准但签证费上涨。而实际上对中国人的签证并没有放宽。据广州一些旅行社透露,年前被拒签的中国人不在少数。此外,中国访客如果护照上有任何类型的巴基斯坦签证,申请印度签证将变得极为艰难。4 H* Y: q) _; o$ |" y7 t
: O" N0 Z9 h/ a$ b+ n$ ^* ]
边境对峙的近两个月中,印度官方对中国人始终抱有戒备和抵制的情绪。中国驻印度大使馆也不得不发出警示,提醒在印、即将来印中国公民密切关注当地安全形势,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加强安全防范,减少不必要的外出。某国企向智库观察员透露,总部已经来电话让在印度员工全部撤回。
2 D$ K6 Q% m% N% F! m- R2 T3 E7 W' ?$ q: A% I
在印度南部港口城市金奈出差的小张似乎显得比较淡定,她介绍说:“由于最近好些朋友同事转文章给我,提醒我在印度注意安全早点回国,被关心的感觉很温暖,由衷感谢。目前来看印度国内的新闻报道的确把这件事上升到一个比较严肃的事件,好在大部分的印度民众情绪还比较稳定。当地的司机师傅甚至会用不太流利的英语安慰我们:No worries, we are friends!”
0 g3 Y$ k1 |5 h( h9 ~% K. j/ H- t6 [( f
目前在印度华人并未有因局势紧张而受到伤害的案件,但由于两边对峙仍在持续,还是令部分在印华人忧心忡忡。7月27日,两名台湾大学生在西姆拉申请进入许可证时,遭当地基层官员以护照上有“China”为由,拒绝发放进入许可证。两名大学生只好求助台驻印度代表处,耗费很长时间后当地官员方才同意核发进入许可证。
, Z# i5 K! G- k! I7 n0 a
; s# F* q4 Q( l9 i经常在印度南部安德拉邦出差的华人陈先生最近也有所担忧,“昨天去市场买东西时也被一些印度当地人问三问四,感觉很不自在。”前两天在港口城市维萨卡帕特南的一家酒店居住,被当地警察盘问,要求出示身份和工作证明,让陈先生产生了早点忙完回国的想法。6 [+ i; d$ b! r" h: J9 [
5 ]- i- k$ `/ u: [3 V) ^
$ g0 L* k; R/ b g; S8 j/ f7 h0 j0 P
印度对华长期贸易逆差,经济损失可不计
6 |" X' I; H$ i; C* a) ^: }: ^( z5 r4 L6 n: v5 m& G* `+ k
, J$ J/ J4 E8 E/ U! a
印度ABP新闻曾对中印两国目前的贸易状况进行分析:两国贸易总额48000亿卢比;印度出口到中国的总额约6800亿卢比;而中国出口到印度的总额约41100亿卢比。双方的贸易大头都是中国出口印度,印度对中国的出口额只是双边贸易总额的零头。
# j, T9 |- w E; }: I, q% U7 g K _1 b8 _; Q1 E0 T/ V) C# f
印中贸易逆差呈现出逐步扩大的趋势。2000年,印中贸易逆差额仅有2.1亿美元,到2015年已激增至448.7亿美元,年均增速达43%。目前,中国已位列印第一逆差来源国。《2016年中印双边贸易报告》显示,印度从中国进口的主要产品有电子机械设备、矿物燃料、医疗外科仪器等高技术或大宗产品,而印度主要出口中国的产品则是天然珍珠、棉花纺织品、皮毛皮革等轻工业产品。5 }. C0 D( ]! ?9 M
: q1 e; y3 l! {+ B
巨大的贸易逆差成为印度对华反倾销调查的重要诱因。6月26日,在印度商工部的印度反倾销和联合税收总局宣布对中国进口的聚酯高强力纱线进行反倾销调查。近日印媒称,印度反倾销和联合关税总局将再次开启一项调查,以确定中国大陆、马来西亚和中国台湾向印度倾销的太阳能电池板是否正对印度国内相关行业造成损害。
' i8 Q# e0 {5 K5 D; h) [% a# n( r- V* W; U/ Y" w/ F
报道称,目前印度国产太阳能电池的装机容量约为1386兆瓦。就总体太阳能发电能力而言,超过75%依赖中国产电池,15%依赖美国产品,其余则依赖国内产品。所以一旦案件成立,将会对中国太阳能企业造成极大的伤害,同时也有利于发展本国的制造业。
! N* n1 d4 r) e7 s# Q! a3 \2 E
9 p8 C- w; h1 Q) J6 _/ \8 ^0 Q6 a- a/ d除此之外,由于受极端民族主义的影响,有中资企业的工厂和广告牌遭到印度民族主义者的打砸,班加罗尔更是出现了拉开条幅公开呼吁抵制中国产品的游行队伍。据观察员了解,孟买市一个校长群体倡议学生们不要在学校使用中国产文具,他们希望学生明白其中意义,并激起他们的爱国情绪。
3 P+ @- R' v$ C1 R8 O2 z! X T/ k: P# W" x8 k; Q+ W
中美之间同样存在政治不信任,但极为密切的经济关系和文化交流使两国很难真正“撕破脸”。相比中国对印度,印度对中国的经济依赖并不大。因此ABP新闻认为,长期经济上的贸易逆差意味着双方一旦开战,经济上的损失印度足以承受。& Z) @/ P1 d7 u' q2 P; Z
7 P% g8 Z' Z! M$ F/ p& D
! _ n( e7 |7 X, E1 l
0 L( q4 M, a( z' S% I Z印度官方和媒体舆论的“高度克制”, s9 j5 x, Q8 h6 Q0 }& ?
P# i& `8 H ?+ S7 z
+ E+ F) s1 s: o! J( x中印在洞朗的边界对峙已经持续了7周,是1962年中印边界战争之后两国对峙时间最长,性质最严重的一次对峙事件。自16年下半年以来,中印关系开始下滑。2016年7月,新华社三名记者被印度驱逐,2017年5月在北京举行的“一带一路峰会”印度以“中巴经济走廊”涉及领土关切为由拒绝参加。
( u3 F6 w2 R" H- F5 n3 S) V4 u& J' m
然而,智库观察员发现,印度官方以及媒体此事对于这件事情的表现却是反常的低调和冷静。对峙事件发生在6月18日,但是不同于以往的大小版面头条滚动炒作,印度媒体对此竟一直没有报道,反而是中国媒体于6月26日首先报出这一事件,才引起公众的关注。随后中国媒体更是加强了对印的舆论攻势,人民日报、新华社分别发表社评批判印度并表示,中印双方没有谈判空间,唯一解决方法是印方撤军。
5 B4 s# u$ P$ e2 J: R8 r8 T# k( T5 m& f. [# X. M
8月2日,任国强在中国国防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方的“善意不是没有原则,克制不是没有底线”。在中印对峙近两个月中,中国外交部和国防部曾多次强硬表态。相比之下,印度外交部长斯瓦拉吉直到对峙一个月后,才首次发声表示国际社会对印度的支持,但在随后的例行记者会上,又对记者关于哪些国家支持印度的追问避而不答。
. v9 O1 ?; f) u' V
, a" }" }: f% V3 ?" A9 g( `1 I$ q1 n近日,印度前驻华大使任嘉德表示,从印度官员近日的表态中看到,印度政府希望双方开展对话为局势降温。印度官方与媒体的克制和低调与内部改革和矛盾有关。印度正处在经济改革发展关键期,看似混乱中有序的外表下也潜藏社会资源分配不均、地方分裂主义冒头的暗流涌动。如果真的激发印度盲目又热血的民族主义激进分子,恐怕战争还没有打起来,印度已经无法从国内不断后院起火的泥潭里抽身了。
/ v7 j8 l* H8 f( i* `
r# P6 I& G Y4 s3 G! B' y7 p此次对峙事件虽然还没有上升到两国武力交恶的层面,但观察员在印度能够明显感受到两国原本就脆弱的民间友好的基础正在瓦解,误解和积怨逐渐加深。由于中印敏感特殊的政治外交关系,印度的专家学者则大多观点激进。尽管目前来看两国开战的可能性越来越小,但是负面的影响也很难再短时间内消除,尤其是经贸往来将变得举步维艰
0 t! R2 t5 N7 C+ y0 R- Z+ n' {
; ? x& h# E' T* V% @% V+ 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