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O5 t( Z$ y/ n5 [( u8 C5 ]
, e% Z) _ Z' a2 h: O' @ 区域会更加分化1 v8 T" f4 l. h3 G; B% x
f0 o: J9 x. _5 A2 C# j; {
第四大趋势是区域会更加分化,未来十年我推算北美和澳洲从国际关系角度来讲,会非常稳定。然后欧洲和中东亚,就是我们所在的地方,应该算次稳定,虽然这两个地方矛盾都很多,但是因为我们管理能力比较强,所以大概也能够稳定。未来的中东肯定要比过去十年更乱,什叶派、逊尼两派会打得更厉害,还有一个新变数就是库尔德人,以及土耳其、伊朗会更活跃。
, Y+ q3 _' k* x* e9 R3 d# M0 {, o" P N8 Q3 a% a
非洲我认为可能会向好,情况会比过去十年好。当然,非洲还不具备在经济上自我发展,在安全上自我控制的能力,它需要国际社会的帮助。原来帮了也没用,现在帮忙会有点效果。非洲跟中东的未来发展有点相反,中东会更差,非洲会相对较好。而且坦率来讲,非洲相对较好,中国的贡献肯定是第一位,中国真的给非洲带去了工业化。现在大家去埃塞俄比亚看看,那简直就像一个中国,到处都是工地、吊车,然后牌子都是两个,上面是中文,下面是当地文字。
9 q- u7 D1 ^' Q; Y; U
|; x3 P# j$ o3 b 然后中亚有内部的权力交接问题,比如说哈萨克斯坦的总统当了20年,他年纪有点大了,以后存在权力交接问题。拉美内部政局始终不稳定,但是坦率讲它们的外溢效应不是很大,就是他们那里出了事儿,好像大家也不太关心。
# W* i4 ?% a _( g$ T- F! z
+ K! F* V+ V& `# i! H 南亚地区未来的情况我还看不太清楚,这个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印度,印度能不能把它这个增长势头保持下去,是不是能慎重的使用自己的力量,我现在还没有把握,但我认为印度以后还是有困难的。印度最大的困难还是社会需要改革。印度的经济现在还可以,现在国际资本特别看好它,它实际上接受的外资跟我们已经很接近了,我们一千多亿美元吧,他也差不多一千亿美元了,但是一千亿美元对它的作用很大,因为它的GDP2.2万亿美元,咱们是11.2万亿,我们是它的五倍多一点。附带讲一句,我算过去年咱们上海、浙江、江苏这三块GDP是2.4万亿美元,比印度还多2000亿,排第六位,还在印度前面。
, h( I) K& Y4 z1 H" b8 p& S2 g$ b& \! f$ @- M9 Y, R; r
印度最大的问题,是它的政治结构是现代的,但整个社会结构还是前现代社会结构,我觉得这是它真正的问题,它需要社会改造、土地改革,这个实际上是很难的,这些困难它能不能克服我也不知道。& g$ n# S! {, K" s; H, D
" v4 r$ |& @1 v/ H
顺便给大家破解一下网上的一个比较普遍的一种共识,现在我们的网站还有西方整个舆论特别看好印度,觉得印度很有希望。但是请大家去归纳一下,你会发现所有看好印度,甚至迷上印度,迷上印度的人就可以叫“印吹”,这些人实际上都是心理有点毛病的。“印吹”有三个观点,第一就是印度有英语,这样利于国际化;第二印度民主了,政治稳定;第三印度人口比我们年轻。但是,实际上这三大理由都是可以质疑的,英语对于学习外国经验是有好处的,但作为一种工具,也没有那么重要,我们搞国际关系的朋友都知道日本人英语是不好的,连日本人自己都说必须动手术才能标准发音,这是是天生的。2 c2 Z) K# Z1 V5 v; B, a; ^1 M
. ]9 b, q6 E# a+ X, m/ p% v/ E
国际关系上有一个真的事件,百年前巴黎和会,咱们国家的发言人是著名外交家顾维钧,他是哥伦比亚大学商学法学双硕士,那个时候硕士是不得了的,他本人风度翩翩,英语也好,上面讲完,全场掌声。然后他完了,是日本代表讲,讲完以后没有任何掌声,因为大家听不懂,然后会议主持人是美国人,美国人还比较nice,跟日本代表握手说“哇,你的日文讲得非常像英文啊”,日本人心里想“其实老子说的就是英文”,这是真实的事情,所以日本人语言不太好,但是日本的现代化搞得很好,并没有影响它的现代化。% p: M9 e C+ T* `2 I$ T
8 X* T5 g: W0 ?7 i" B0 n! V 还有一个反例,津巴布韦属于英联邦53个成员之一,受英国统治,基本上是全民讲英文,因为当地土著语言太落后了,无法适合现代生活。而在印度天天讲英文的也就是一亿多人,比例很低的,大部分印度人就是一半是讲印地语,一半讲其他语言。大家知道卢比上有15种语言,都是官方语言的,都是有人讲的。1 D; l' h( Y$ [( o
" ]/ s' m% W. z0 i 津巴布韦基本上全部讲英文,可是大家知道津巴布韦创造了经济史的奇迹,就是它的通货膨胀世界第一,它们现在已经没有津元了,现在是用美元、欧元和人民币作为国家货币,它废掉津元的那一刻你知道通货膨胀到什么程度吗?一美元等于3000万亿津元,我觉得这是人类的巅峰。所以你看津巴布韦英文好,它搞得不行;而日本英文不好,搞的还可以,英语不是一个绝对变量,这个影响因素可以排除。9 W4 a+ d3 m6 r3 n9 g7 W; E. n
) W3 F9 A0 `2 c, I; f0 X1 Z$ S2 G
还有一个“印吹”论调喜欢说印度民主。其实你看英国的历史,现代民主这么来的,古代它有贵族,但它没有民主,民主是现代的,英国先是工业化,人口往一块汇聚,以前生产都是一家一户,就在自己的院子里边,英文叫courtyard,爷爷带着儿子孙子一块做东西,后来才有factory,因为有大机器,出现劳动密集,然后就有了城市化,人类累积到一定程度,就喜欢搞民主。因为大家脱离了乡村,平时的人生保护就很弱,然后就会有民主化要求。一开始民主化没规矩乱来,谁人多就欺负谁,你欺负别人,所以英国的现代民主是工业化、城市化的产物,而不是前提。5 E- v) v# z, ^7 @
" L7 g8 ~' |. { 印度是反过来的,印度被英国殖民,是从外来移植来的现代民主和法治,但它的工业化、城市化还在进行中,然后就导致民主化其实对于它的工业化、城市化构成阻碍。
$ C' y& u/ H- e1 \$ V( D( g9 @4 K- R: I P1 d s
“印吹”们真正拿得出手的是第三个说法:印度以后人口会比我们多。印度唯一超过中国的就是人口,这一点是比较有谱的。但有一个问题,人口多不一定就是好事,对于一个现代国家来讲,立身资本是现代制造业,现代制造业是由你的工业人口决定的,不是人口决定的。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日本本岛就6000万人,咱们这边是5亿,人口对比8:1,但是我们打不赢它。
, @/ R4 q$ K$ ]8 u; K }/ q; S
! o7 Y: Z% p. c m2 V 印度有一大挑战,就是让其新兴人口适合现代工业,现代工业人口需要解决三个变量,第一,首先人得有上进心,要有working desire工作的愿望;第二,要有working skill工作的技能,因为现在工作越来越复杂,必须会交流、懂技术、会管理;第三,要有working discipline工作纪律,人类的现代化从一个角度来讲就是效率不断提升的过程,而效率提高有两个路径,一个是科技创新,另一个就是科学管理,科学管理要求接受分工的人要守纪律。( x. r6 u9 t; ]1 k) ?" p% g
4 B5 h; I+ z% ?0 j2 `* F7 J 印度能不能把它的年轻人变成符合这三个标准的劳动力很难说,它的宗教因素很重,它还跟信奉一神教的西方不一样,印度是多神教,好多神,有人夸张地讲说3.6亿个神。他们信生死循环,能忍耐,就是说你这辈子欺负我,我下辈子欺负你,所以他不着急。
6 a/ _9 n4 s1 U, {' Z& K* K# X8 n2 f4 G; ~( M( _
我们可以把工业化以前的文明大致分三个取向:一个是环地中海文明圈,它们信奉一神教,拥有一个完满的人格,注重未来;第二是南亚文明圈,它是多神教,看过去的,讲究循环;还有一个就是中华文明圈,我们是看现在的,所以中国人不会吃亏,你打我,老子肯定要报复你。咱们中国人的上进心太强了,我们的working desire太强了,而且现在小朋友从妈妈肚子里面就开始竞争。另外我们的working skill也没有问题,中华文化圈对教育的重视在世界上除了犹太文明,没有谁可以跟我们比,就特别重视教育,只要是中国文明覆盖的地方,都有学区房,你看香港、台湾、新加坡、日本、韩国都是这样。现在越南也有了,尽管是一样的房子,只隔了一个街区,只要是好学区,就会贵一倍。这看上去是个经济现象,其实是一个文化现象。- `/ d6 H! ?, ^! Y" `
& e' P0 `1 T8 E9 C$ o+ x6 C
中国小孩的working skill都很高的,印度能不能做到我不知道,因为印度现在的文盲率很高,而且脱盲标准非常可笑,卢比上有15种文字,你能用任何一种文字写出自己的名字,就脱盲了。即使这样,印度45%的成年人是文盲,这恐怖吧。怎么让新生劳动力有working skill是一个大挑战。总之,解决working desire的问题,就要跟宗教博弈,解决working skill就要改善教育体系,实现working discipline,守纪律,就要去克服散漫的传统。如果印度未来新增的劳动力不能够解决这三个问题,那所谓的人口优势就是经济上的负担,而不是财富。$ `" l9 T: W9 c( I0 q2 s+ a% k/ Y
/ v8 Y9 E, G2 X
我认为只要是中华文化圈的孩子,天生都具备这三个东西,天生就是好劳动力。有一个现象可以证明,就是国际资本的流向。国际资本首先会往发达国家跑对吧,因为发达国家市场成熟透明开放,第二就是往东亚国家跑,别的地方不怎么去的。不然你看非洲拉美中东还有南亚,年轻人乌泱乌泱的,那么多劳动力,国际资本为什么不去?人家是精算过的,因为在发达国家和东亚能赚到钱,证明这个地方的劳动力很优秀。所以结论就是“印吹”们虽然很看好印度,但是你得拿出更过硬的道理来,光靠英语好、有民主、年轻人多,我们刚才的分析就足以击破他们这个逻辑了。
. A. Z R( | g7 s, P1 ~5 M, [9 B. ` H9 i9 Q9 m# ]5 j/ T2 {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