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1分钟注册发帖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军事] 美国可怕的地质武器和气象武器

[复制链接]
无边无际 发表于 2017-7-15 10:51: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地质武器(又称地震武器),所谓这个地震武器啊,主要是指人类通过某种方式引起,或造成一定区域地震而达到军事目的攻击手段。冷战时期,美苏两国都在不断的进行核武器的开发和提升工作。核爆炸当热是少不了的,除了地表的,空中的核保实验,人们更是把核武器放在了地下进行实验。一位苏联地理专家意识到,每当军方在地下爆炸一颗核弹,在爆炸的几天后,有时会在几百公里外发生地震。
$ Y* B; k, m7 b$ ?" ?9 Y- i6 C1 @3 Q3 a, _; S( d7 |9 `# V

7 N' k8 N* i; \) a/ ?5 b# I. l5 U
2 r' p, J1 N( t* D1 {' x' b这一偶然现象马上引起了军方的关注,在苏联军方的授意和推动下,先后在苏联各地爆炸了30多颗核弹。收集了非常多的数据,最后的结果就是验证了地下核武爆炸与地震之间的联系。对此苏联仿佛发现了一个新的天地,加紧了对“地震武器”的后续研究。即使在戈尔巴乔夫困难时期(军费缩减),这一研究也并未停止。当时的苏联声称:“如果我们愿意的话,不但可以在可能发生地震的地方引发地震,而且还可在不大可能发生任何地震的地方引发地震。由此可见,“地震武器”并被子虚乌有,而是真真正正的在核武器开发过程中所突出的新的枝桠。用人力来诱发地震、海啸这种“自然神威”来达到具体的军事目的。想想都后背发凉,至于冷战后美俄两国是否还在继续研究这一领域,从公开的资料来看还不得知。
$ n* r, G2 E& B5 h# v0 l
' {+ [: {. U5 a4 Z
' D, F( `3 ^" y- c' K' X% Q( f
  {, i* I" h1 x2、气象武器,说完这地下的,咱再来说说这地上和空中的。从理论角度讲,现有的人类科技水平是可以制造像龙卷风、干旱、雷电、冰雹和洪灾的。,其主要原理是控制平流层气流及气压来产生对气候的影响.如雷暴发生器,龙卷风器,人工造山等方法都将属于未来战争的武器系统及攻击装备.除此之外,人为的火山喷发甚至陨石坠落都可以产生。(感觉人类就这样进入了神罚纪元)9 c6 Y% Z9 V1 f: p% \, Z( Y. f9 B

% d8 r7 M% b! I( [! S6 F3 e$ T

7 ?( ~9 x3 T& J9 \0 l在20世纪50年代期间,美国军方就提出了“气象控制比原子弹还重要”的观点。美政府曾在佛罗里达州坦帕湾空军基地建立了“麦金莱气候实验室”,用以开发气象武器(感觉比X战警里面的心灵链接还要厉害)。60年代开始,“麦金莱气候实验室”开发的气象武器开始陆续用于实战。, |. U+ m# `8 N$ o# u1 B3 |
6 A; C7 @* Z  [( x/ J: I: D

  S7 X) g8 v; R# D, F# S
/ P( Y4 x( b  _' y; b在越南战争中,美军曾动用飞机26000架次,投放470万枚“催雨弹”在越南作战区,其造成的大量降水和引起洪灾使越军补给线“胡志明小道”变得泥泞不堪,越军的后勤补给变得非常困难,也直接影响到越军整体的作战能力和机动速度。
" J. [' g; o, U# J- O
/ s% ^/ ]# t+ T2 M6 r  \( o# G9 @8 z6 w3 Y& N4 a! n
( I7 U0 X4 F# N, i5 V4 G, @' Q
到了七十年代,鹰酱又玩起了风,曾经将台风风向引到洪都拉斯,造成中美洲近万人的伤亡。1970年美国也曾对古巴上空云层进行过播撒碘化银作业,造成了古巴“上游地区”严重反常的干旱天气。
6 `5 b# `2 A# h- N
9 B0 h0 [3 g% \; x1 D, b* I1 L) t  G7 i+ t# p( b4 \8 g) N

$ ^/ K$ a. q+ X# A6 v. d气象武器一旦真的在某一天发展成熟,国家之间的科技代差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毫无疑问,领先者会对落后者,形成无可匹敌的军事优势  z" ]4 |5 Z9 f7 M! ~; S0 z2 ~- `
7 w" @0 O; I/ 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楚霸王 发表于 2017-7-20 16:14:02 | 显示全部楼层
謝謝,希望再接再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1分钟注册发帖

本版积分规则

重要声明:“百事牛www.BestKnew.com”的信息均由个人用户发布,并以即时上载留言的方式运作,“百事牛www.BestKnew.com”及其运营公司对所有留言的合法性、真实性、完整性及立场等,不负任何法律责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论只代表留言者个人意见,并非本网站之立场。由于本网受到“即时上载留言”运作方式所规限,故不能完全监察所有留言,若读者发现有留言出现问题,请联络我们。

Archiver|小黑屋|百事牛

GMT+8, 2025-10-21 15:24 , Processed in 0.02438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