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国立社会保障与人口问题研究所4月公布关于“终生未婚率”的调查数据,显示2015年50岁之前从未结过婚的日本男性比例约为23.4%,女性比例约为14.1%,同比2010年均增加了3个百分点,创下历史新高。
/ r% ]1 k2 q! W9 N6 `0 o+ x- F# F y1 H( D7 J. n8 _
日本著名广告与调查公司博报堂最近就此展开解读。这家机构调查显示,日本人的“终生未婚率”还将持续攀升,到2035年日本男性的“终生未婚率”将接近30%,女性将接近20%。“超单身社会”和“单身大国”正在成为日本的新“标签”。
& d+ c9 |9 \7 a- o
; L5 ~+ U$ P5 Q% ^* H日本总务省的国势调查等数据显示,到2035年日本总人口将约有1.12亿,其中15岁以上人口约有1亿。博报堂调查显示,到2035年日本15岁以上人口中约有4805万是单身者,有配偶者约为5279万,即约有一半日本人会过单身生活。
# N, Q$ O) `) x+ u- G+ U
9 W m/ Z4 {. Q8 E; a3 V! r9 k4 t; ~) }0 b8 W& h
2015年日本单身户比例接近35%。博报堂调查后推测,到2035年这一比例将达到37.2%。丁克家庭和单亲家庭的比例也将加大。6 v# j4 G$ ]( O5 }* z7 o: F/ T' H0 a
) j. j( g, Y/ \& F o
【收入下降男性结婚难】
/ n, ^7 N7 Q, D
! E) B9 I1 X, `就日本持续攀升的“终生未婚率”,博报堂负责调查单身问题的项目负责人荒川和久说,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在1986年《男女雇佣机会均等法》实施前,日本男性“终生未婚率”低于女性,且都低于5%。此后男性“终生未婚率”开始高于女性。2 ]9 v5 `; v; H4 C' ]
; h/ G0 x' {3 Q+ m! |
随着上世纪90年代初日本泡沫经济破灭,日本人的平均收入开始掉头下行,男女的“终生未婚率”都开始急速升高。2014年,日本仅有64万对结婚登记,为战后最低纪录。4 H5 F/ |- j2 P0 i
) J2 i' A# x2 ^* R8 y5 q' m7 E荒川和久认为,经济环境恶化、收入下滑是导致很多人不想和不能结婚的重要原因,尤其是男性的收入下降导致很多男人无力结婚。
" z! d' _. h* [6 O) z" g) f
: `) y8 l5 N) J9 _- Y7 }他说,在日本30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8万元)的年收入被认为是结婚的一道门坎。没有较高收入的男性没有自信结婚养家,而女性也不太看得上那些低收入的男性。
! J2 S- D; }* O' r; T8 p9 h1 |9 o8 @4 r* i4 n% u
单身女性多认为结婚的好处是“获得经济上的宽裕”;而单身男性多认为单身的好处是“金钱上比较宽裕”。: i H( P2 Q, k! \
8 E- [6 e" [. }0 T5 v4 u0 G荒川和久总结说:“女性为了金钱选择结婚,而男人因为金钱选择不婚。”
, b- E" e) `8 \* D) Y L0 S) ?! c) K3 T; x4 _& |
【收入越高女性越不婚】
7 ^# w, E) b7 I* u- D# N, b$ {1 M% v. _% y0 E
他认为,女性就业机会增加提高了女性经济自立能力。# H9 B' [0 z% O7 v% o* w7 H) @
# N* S0 X# f5 f7 L& I
调查显示,男性收入越高,“终生未婚率”越低,而女性则呈现相反的趋势。
) v2 f2 c! g" J; w# [; i
3 h# m' N% s, b3 X) j1 |( O日本女性“终生未婚率”最高的年龄段恰是年收入1000万日元(人民币60万元)以上者。, f- p! N. {, X( O3 {9 l6 G
% b& v! {2 z$ X4 M1 R* I' N【40多岁未婚男性幸福感最低】
7 c: u7 r4 l1 W2 E' D' T
# a! r+ r+ u5 M博报堂的调查还显示,未婚者的幸福感整体低于已婚者,尤其是40多岁的单身者幸福感较低。
& a- w8 T" p9 f7 s, k% f9 f6 r/ ?( g8 q' t) A
4 v6 P O$ x- `/ |8 g20多岁到50多岁的已婚者中,约80%的人认为自己非常幸福或较为幸福。" \6 \. g& B1 j& G* `6 M' N3 s
% Z/ p' x2 n/ }) @# n# n/ W1 Y: c而未婚者中自认为非常幸福的比例远低于已婚者。尤其是40多岁的未婚男性,几乎没有人认为自己非常幸福,而自认为非常不幸福和稍感不幸福的比例约为四分之一。
2 T9 a* }# v% K1 B2 g
* i& f8 ?: I, U4 F【政府想方设法促结婚】3 e: V( O+ k6 s# p: ~2 y$ K P
# v l. G! u9 Q+ n“超单身社会”和少子化让日本政府非常头疼,各地政府想尽办法撮合单身者结婚。
8 G, q: d# h* _9 P) |# _3 s$ c& Q, _+ t" z, k5 N! O/ ^9 P+ j
除了民间的各种婚姻中介机构,2015年日本政府首次将“结婚支援”作为一项重点措施列入少子化社会对策大纲,将以往的少子化对策重点从育儿援助往前提到“结婚支援”,力争在各领域建起有助于结婚和育儿的制度。, p$ A# k2 [1 P3 g/ q1 X" Z
( q7 g; l" `5 X, C" ?' ~ h6 l$ X日本地方政府成立结婚支援中心、年轻人交流信息网站等,和民间机构一起为单身者牵线搭桥,但实际效果有限。# a6 Y% M# Y! C7 u
1 o, x0 K& J' M3 Z& m1 b
【“日本人口减少不可避免”】+ o4 _# ~5 ?8 H8 U! y% a% x2 z
# ~5 x# N' a" K( G4 \8 J& W3 h% u1 J6 h) z
日本社会普遍对“超单身社会”和少子高龄化后果感到担忧。日本政府将少子化视为动摇社会经济根基的危机状况。+ w0 m4 x8 l' Z2 M \ f! K
$ S3 a% z% }3 Q
荒川和久则有另外一种解读。他说这种情况是正常的,几乎所有人都结婚的时代反而是不正常的。
8 ~5 p/ v5 Q* m$ ^7 b, Z6 j# i4 f" b2 H+ H
0 ?5 y3 z5 O9 @: H( s
他认为,日本人口减少将是不可避免的,50年后日本也许只有8000万人。如果能建设一个8000万人的幸福国度也并非坏事。
( H. I+ W3 i {/ s x2 x
2 p% }, W# Q/ j; u" k有专家持类似观点。日本中部大学教授武田邦彦认为,随着人工智能等技术发展,只要能提高劳动生产率,人口减少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也许没有那么可怕
7 q3 |4 `- x Z- o" }7 n0 @+ l2 L) b) j5 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