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火箭发射频频失败在网络上引起热议,尤其航空部门的工作员工,用个人的经历分析当下大陆航空事故频发的幕后原因。
' o7 K7 c' ^6 W$ L0 |7 W- x3 m
9 @+ W0 ~5 x8 C2 c, }& V7 ~0 _有网友质疑:从去年9月到现在中国航天发射异常或失败已经4次了:神州十号发射失败、神州十一号返回严重偏移、中星9A发射异常、长征五号发射失败。这么看起来,嫦娥5和长五B估计要推迟了。该冷静下刨根问底儿了。
- S: B3 ~& B, v7 k. r: b& Q
$ U3 F; k2 n; q更多的提到航天单位的社会风气和离职大潮。北京航天某所工作四年的一名员工正准备离职,在网上详述自己想溜的原因。除了众人所说的待遇问题,最主要的是厌倦了航天工作作风。4 p- I5 D& J1 \0 |$ |
Q$ X1 V% ~( u0 ]0 x0 g“尤其年轻人…互相坑杀…工作没有一点责任感,科研作风一点都不严谨,写个报告错误百出,不愿意干活,特别喜欢指使人,还喜欢自已为是眼高手低,看不到什么上进心,上进心!这无关薪酬的问题,真是素质问题,不得不说现在的孩子都是怎么了。”; E& i! c& ~3 z4 q' l3 ~7 l
9 A5 {& Y' X# I6 j! q“从业人员水平江河日下,同样的试验,八几年时候老一辈的试验报告,手写的,那真心是好,内容描述清楚,理论分析到位,结论下得合理。反观现在我们这帮人出的报告,测试数据自己都不敢信,分析靠瞎编,结论一定要下得模棱两可。”2 Z/ ~+ U! H1 C0 _
# }! o: B! Y R- R7 Y作者也承认这是“社会大风气的问题”,“人才得不到激励,混子得不到鞭策。”
6 S$ f0 E1 V- k" K% M" h% E$ n: m1 o3 A
在航天院所,“闲人很多,子弟很多,搅和事的也很多。” 没有背景基本就等于没有升职空间,尤其85后为甚,与能力相关度不大。 ”0 @6 p8 X! @$ g1 |" G1 S
7 S/ A5 a2 M3 K6 M但对于“混子”来说则确实一个“非常好”的单位。“不用干啥,不用学啥,大家一起扯扯淡混混事日子就过去了,福利一样不少,美滋滋。”
* c" L- K; F* M8 @6 N/ |1 P6 ~# _6 m: o' `. L: o
在他们单位,想走的并不少,很多是由于户口、福利房、专业什么的原因在犹豫,犹豫犹豫着就体制化了。: m, b# c& y/ w$ o0 ?+ X
0 }. K u# f4 i5 M2 o2 t6 C
有网民称:“到了该还账的时候了,老一辈那种严谨工作态度留下来的红利吃不了多久了…逆淘汰终于来报应了!不光航天口其它从院所转制后的企业很多都存在这个问题,好多关键部件其实就像帖子中说的外协单位是买美国货顶过去的,不少类似国企很多已经没有科研了。”/ a3 H' F, V3 Y( O) p5 e
, C1 [' s# }" I6 Y/ X( ]$ E“也不能全怪年轻人,单位风气也不允许你踏踏实实搞科研啊,你踏踏实实搞科研短时间没有收益,领导早把你工资降到最低了,无语哎…”; M3 G0 L5 [0 f9 a2 W) ?4 F
. v, l: M% z5 j! R$ O& `
“我们厂过去也就是十多年前,技术部曾有400多人。现在的技术部搞机械这块只有不到20人。十多年没开发过新产品了,就今年才搞出来个不成熟的新产品(主要拿来参展)。图纸设计至今还没应用上三维CAD软件,而我们厂还是国内行业龙头…”
' X0 ^9 ?! Y+ R, t* O* L- D& n
, @% n+ |" z7 K ~* e; F4 h, k$ T“现在就是这样一种很不好的风气,体制内眼红体制外的发财了,不能安心工作,体制外追求短平快,没有核心竞争力,风口上吹一吹猪会上天,风口一变就掉下来变成死猪。现在整个的社会风气有问题,太浮躁,都不能安下心来做点实事。能安下心做事的企业是越来越少了…”
5 \9 ~. J X: a) X, } V2 s! [& Y' G! E0 {
! L# V& n+ m; q3 V3 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