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南华早报》网站6月24日发表题为《中国研制出世界上最强大的潜艇探测器?》的报道,作者为陈冰琳。报道称,中国科学家称在磁探测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可以为寻找隐藏的金属物体——从矿物质到潜艇——的过程,带来前所未有的准确性。
, R/ M8 i* Z/ c; p. h7 J- y; }% J, }
报道称,中国科学院21日在其网站的一篇文章中表示,“航空超导全张量磁梯度测量装置”已在上海研制出来并得到了专家小组的认可。文章援引专家们的话说,这种从空中运行的装置可实现地下矿体磁异常的精确定位。例如,它可以确定内蒙古地下深埋的矿物的位置,精确度达到世界上目前现有设备的同等水平。文章说,该装置将来也可安装在民用和军用飞机上,为资源探测、工程考古和国防等领域提供高性能技术装备和解决方案。
% i5 r, g% F# Z P3 N8 _. i% \. I
+ k- V B( c; _. M4 |) `# b中国地质大学遥感专家张志教授本人没有参与这个项目。他说:“这项技术可以用来探测陆地上的矿物,并且也可以在海洋中追踪到潜艇。”
" H2 R. H& K* [4 i) j+ e. O
% R; p3 a$ q0 l7 v# l2 z! u' w据报道,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反潜机上就配备了磁异常探测器。这些设备监控金属物体对地球磁场造成的小干扰,分析数据并使用复杂的算法来计算物体的位置。然而,由于随着与源头之间的距离增大,磁信号的强度急剧下降,因此通常难以获得精确的位置。飞机必须飞得尽可能低,并且潜艇必须足够靠近水面,这种设备才能探测得到。信号的强度也可能因为其他因素而降低,例如潜艇由较少的铁磁材料制成。, G7 U1 ~ F, |" W. u" | p
/ s Z2 n; J( U
上海交通大学微纳科学技术研究院的雷冲博士表示,中国的设备与传统设计相比至少有两个不同之处。
8 w$ U H6 i7 b4 g3 g& @4 I3 |1 B9 f2 ]0 E4 W9 C/ g
雷冲说,第一个不同之处是该设备使用了大量探测器。有了这个“阵列”,它收集的数据多于传统的探测器,后者往往只使用一个天线。雷冲也没有参与该项目。
4 d1 A2 E3 N# z, M' ?5 M" l
7 ^7 z/ ^0 M. m% d( M! t新的磁异常探测技术还使用了由液氮冷却的超导计算机芯片。这个超冷却的环境显著提高了设备对信号的敏感度,而这些信号可能太弱,传统设备无法探测到。
' f& S! b0 _1 M4 E |: x3 E8 E6 d; L, _0 p4 G$ F/ f
雷冲说,现在称中国在磁异常探测技术方面处于领先地位还言之过早。他说:“美国军方可能已经开发出类似设备,只不过秘而不宣。”9 ~: _1 C, a9 \% x* x" X
; S) T0 y( ~6 W# R4 s0 ^%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