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发展还不错,新兴产业的发展还是不够的。比如说我们盖了世界上将近50%的房子,房子不是传统产业吗?2013年我们的房子一年销售12亿平方米的房子倒闭了,2016年房屋销售面积15亿平方米,盖了全世界一半的房子。* A2 }5 R9 G- {& W) B* A( }: W
# v0 j& ?0 p1 {
汽车,中国汽车销售过两千万辆的时候,我们认为汽车大概是横着走或者是平稳增长,两千万当时占全世界销量三分之一,2016年中国汽车销量2800万,2017年很容易会过三千万辆了。
4 z) }# h' M; K* Y! [: ^' V g3 G3 o/ f3 R1 ~
我们修的路,我们的基础设施,都认为北上广深都饱和了,主要在中西部,但是北上广深以及西部地区我们的基础设施还可以增长百分之十几,我们卖了50多亿部的手机,一个人就两部智能手机,我们经济好,盖了那么多房子,修了那么多路,卖了那么多手机,大家都认为这些是新型产业,跟着房子、道路、汽车、手机找产业,你可以把传统和现代分开吗?我们现代产业,新兴产业,与传统结合的新型产业才真的有生命力。
6 b: V3 Z) y% Y7 [- ]
1 _& E; U8 K4 r/ [ 以下是杨成长的发言实录:
0 r. u8 R0 ~/ @* d
/ k/ u3 O1 ]$ p; c 杨成长:大家都在寻找成长,区域发展确实既要错位又要协同。无论是区域发展还是企业发展还是PE投资,大家关键在找产业,找行业,找行业的标准就是要高、新、特、优的。但是我作为宏观经济研究的,我觉得从这几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来看,我们对于一个区域的产业定位或者是产业发展,跟实际有一些差别,可能还有一些误区,这里面有四个方面有很明显的误区:2 c: ~6 @# m4 N# q
6 {0 `# l5 b8 w$ H( e$ p9 l3 R# H 一、把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分开来了。中国经济发展还不错,新兴产业的发展还是不够的。比如说我们盖了世界上将近50%的房子,房子不是传统产业吗?2013年我们的房子一年销售12亿平方米的房子倒闭了,2016年房屋销售面积15亿平方米,盖了全世界一半的房子。' g( j$ b3 w" _/ Q- I ^: H
2 R) R1 y0 v# r4 ?9 \7 Z, ]) [8 ^ 汽车,中国汽车销售过两千万辆的时候,我们认为汽车大概是横着走或者是平稳增长,两千万当时占全世界销量三分之一,2016年中国汽车销量2800万,2017年很容易会过三千万辆了。我们修的路,我们的基础设施,都认为北上广深都饱和了,主要在中西部,但是北上广深以及西部地区我们的基础设施还可以增长百分之十几,我们卖了50多亿部的手机,一个人就两部智能手机,我们经济好,盖了那么多房子,修了那么多路,卖了那么多手机,大家都认为这些是新型产业,跟着房子、道路、汽车、手机找产业,你可以把传统和现代分开吗?我们现代产业,新型产业,与传统结合的新型产业才真的有生命力。* j7 E1 C$ E& \' |% ~
2 w" u2 A4 V+ k( Y% T9 Z b7 G 二、区域发展当中,一讲到区域发展。大家就讲到东中西,东部定位高,中位要低,西部就更加差一点。这几年我们推着产业发展重要的路径就是产业转移,东部不行,往中步转移,中部不行往西部。这点模式也要改一该。
3 K2 b; t+ w# W, }6 O$ v8 H5 F! n; a4 {8 O: o6 ~7 y* @5 X
习近平总书记最近提出三大经济带的概念,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一块700万平方公里就是生态,第二是农业经济带,100亿公里是农业,剩下几十万公里是城市的概念。三个经济带,同等对待。东部不能污染,中西部可以污染吗?中西部更加不能污染,他们没有降解能力。城市工业边界,农业边界,生态边界,实现红线中线管理。广州也有生态带、农业带、工业和城市带,要打破过去产业是高低水平的差异,是生态带、功能带的差异。不能守住清水绿水过穷日子,清水绿水就是金山银山,但是清水绿水怎么变成金山银山,就是要靠金融来做,能够提升农业和生态的价值就是靠产业,现在这方面推得很厉害,解放初,上海最好的轻工产业,80、90年代,我们搞了宝钢和石化,现在我们搞大飞机和七大新型产业。商贸、信息等等这些,这些是什么?当然,在大楼里面办公那些说不清的产业,对上海的贡献最大。
8 a& \2 h" @; s$ Z8 n( ]5 E" U9 C
8 X* a7 r2 @2 g 一个都市的产业发展,都市圈有外围城市,有城镇,有农业,有农业区,生态区,工业区,一个城市搞了大量的工业开发区,大量的工业不在里面,这些问题都是不允许。过去可能是淘汰做了,比如说现在都市里面需要发展的就是时尚产业,高端面料没有?高端服装没有?你搞什么时尚?以前丢的东西多好?现在要捡回来,特别是大城市,要都市圈。要追求一个什么产业结构的目标?服务业达到多少?新兴制造业达到多少,所谓的生产型服务业要达到多少?各个省各个市制定的第一标准就是切块式的指标,这些指标不是说都没有意义。就是一个地区的产业发展是很难改变的。+ V% {7 K( l4 i4 E) v- f
3 [" o+ y( M& F7 o, z. L6 L 简单举个例子,北京上海,我们前几年提到比较多就是服务业要达到目标。为什么?不是服务业发展太慢,而是太快了,早就超过了70%,现在不是服务业提高,而是制造业不下架。一线城市出政策一方面要大力发展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另外一方面要提高制造业的比重,要提高谁的比重?就两类。
5 {6 U& h r3 O$ B8 M
5 X2 O1 V- d, m- \/ H 我们制造业当中,能源资源三分之一,装备制造三分之一,消费三分之一,我们是以投资为导向的产业结构,我们有60%的制造业都是为投资者服务。所以我们能源资源是去产能,我们装备制造业是提高他的技术含量的问题,消费品是要提高比重和品牌的问题,这些都是自然规律。是不是所有服务业,每个省都是生产型服务业摆在前面,我们有一些生产型服务业不是比重太低,而是太高。
1 G' _( K A$ O* t, F
9 m4 _% Z# c5 {6 u% O. V9 r0 M% d 所以我们经常讲,商贸物流占整个制造成本太高了。生产的产品都是在商贸物流成本上,要降下来,传统的产业太高了,我们的金融业占GDP五百分之多少?太高了这些产业从他占GDP的比例要下来,太高了说明我们企业的成本高,还有什么?我们其他服务业,含十一类别的服务业,包括教育、医疗、健康、养老、公共服务十几类服务都在里面,不到20%,这个就太低了。所以说,从这个角度来讲,我觉得简单的这些观念都在改,简单的关系作为产业奋斗的目标也不合适,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无论是区域发展还是PE投资,客观的审视区域结构怎么变化,什么是主导产业的核心和推动力,这需要我们去反思。
; M1 y8 t4 ?( H* g, H$ m; ^% J9 N$ 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