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如何抢搭大湾区建设快车# z+ f n- |, h/ y$ U9 `% B9 [0 o
( i6 A% S1 C e+ W" I: e1 Q在香港中华总商会及香港友好协进会近日举办的论坛上,多名嘉宾明确表示,发展粤港澳大湾区是香港的一大机遇,千万不能错过。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层次是珠三角的9个城市加上香港和澳门,也就是通常说的9+2城市群。这一概念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一经提出,便迅速产生吸睛效应,成为一个广受关注的热词。面对粤港澳大湾区这趟即将隆隆驶来的列车,香港该如何做才能顺利搭上?3 i' H$ ~3 ?: X2 n
, G+ B2 C+ n" [0 V3 k( A6 K
机遇
: t( B7 E! R8 F2 T, ]/ ^/ \, _1 e) H( s P& y6 \$ u2 a
当今世界有三大知名湾区——东京湾区、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正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发展和引领技术变革的领头羊。湾区经济成了生机勃勃、活力四射的代名词。
. O, T N& D& s' ]4 }( g) q6 A$ R P2 ~0 }9 c9 Y
显而易见,粤港澳大湾区同样为香港提供了极好的发展机遇。借助大湾区,香港就可以继续发挥内地与世界“超级联系人”的作用,有助于降低三地市场准入门槛,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助力香港改善社会环境,纾解现有结构性矛盾,巩固香港金融中心、购物天堂的地位。" i! }1 Z3 ?2 f! o% R
# ~# q/ o8 |/ o' ?: v4 m
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蔡冠深表示,“香港是一个经济城市,首要任务是要发展好经济。国家全面推进深化改革和对外开放新格局,为香港带来千载难逢的庞大商机。”香港搭上粤港澳大湾区这班顺风车,是唯一选择。/ T1 m5 o& Z1 E p
4 u, ~3 F$ R5 ~4 I: I) z如今,列车已经渐渐发动。在基建方面,港珠澳大桥即将全线贯通、区内城际铁路网、高铁网络、高速公路网及航空网络日趋完善,为大湾区城市群之间互联互通,提供了必要硬件。接下来,是相关城市之间如何协调发展,发挥各自优势,互补不足,提升区内经济实力。
* ~+ X J- J8 ]2 T! W3 C1 L3 G5 ~# i3 _- b
优势& u$ G4 O' d. Z* n+ K8 o5 X' b
" |; [5 j" r a$ A
大湾区将为香港发展插上新翅膀。香港中文大学创业研究中心主任马旭飞认为,香港企业要敢于“变腹地为福地”——借助珠三角这块腹地,将香港的劣势转为优势:香港产业链不完整,缺乏制造业,而珠三角有制造业;香港市场小,而珠三角有巨大市场。
# u+ C) S. x. m7 H0 ^
1 J6 F% m f5 u9 [7 x+ n0 k同样有专家认为,大湾区建设多涉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南下重镇,未来在“一带一路”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借助湾区经济效应,香港的强项将获得更大的发展。/ Q J7 p7 D+ `* q, c+ J
6 u) G( J3 @9 e7 x$ Q* J& T香港是全球最自由的经济体、拥有完善有效的司法体制和金融监管制度。一般认为,高度开放的利伯维尔场(古典自由主义)制度、配套的金融基础设施、具有国际金融视野的人才群体,是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所具有的固有优势。参与大湾区建设,香港既可以扮演桥头堡的角色,进军内地的金融业,突破CEPA“大门已启、小门难开”的壁垒,也能以此为桥,将内地金融业的“活水”引入香港,使香港获得更大利益。
7 _. w# Q! \: u6 D- r* @7 u- y/ u
: k+ T# |% l/ _ [) ~3 f在大湾区建设中,除了金融方面,香港的专业服务如质量控制、项目管理等也正为内地所需。而内地恰好在进行制造业转型升级,需要咨询、法律、财会、金融方面的人才,香港企业可“放下身段,勇于去做”。
; `0 U8 Z6 c3 F. l. {; O4 m0 ]
融合) F' K3 ]0 h: I1 R$ ^
- _" C4 M! j$ p3 W% d y身兼全国港澳研究会副会长的全国政协委员刘兆佳呼吁,香港应积极融入大湾区发展,发挥独特优势,与广东和澳门相互配合,满足国家需要,因为“面对不同城市群之间的竞争,香港不能单打独斗”。
* m7 L( R, s; b/ s5 j& ?% E$ I4 u6 d7 R. B8 \7 H8 [4 E: ^
中银国际研究部宏观经济分析师叶丙南说,珠三角拥有密集和相对完整的制造业产业链条,深圳的互联网企业和高新制造业企业较多,广州拥有多所重点大学和省级研究机构;而香港,经济结构以服务业为主,在旅游、商贸、融资、教育、医疗、法律等方面资源丰富。因此,大湾区建设可整合区域内资源,促进优势互补,避免同质化竞争。
7 j8 V# X7 ?7 g% N. A4 V, G
. N/ J" l. ~/ U' }“特别是香港作为国际金融和航运中心,给珠三角带来了经济发展的好处,起到带动作用,但两种制度与规则衔接不好就会产生摩擦成本。如果湾区文化交融先行,大家文化上有共识,经济上的合作就更加容易。”南方科技大学教授李凤亮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应该在敢为人先的广府文化基础上,吸收优秀的外来文化,形成一种创新创业金融数字创意的新文化,大家就会同声同气面向未来、面向世界,在中国起到一个引领和面向世界“桥头堡”的作用。
. o5 y# e4 @' I z% t6 l' ]% h6 ?( T# e+ Q: L a. O4 S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蔡毅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给香港提供一个新契机,而加强深港合作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最重要起点和抓手,新一届特区政府应把握机遇,积极推动香港参与前海开发,走好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第一步。
5 i1 o' C8 w2 K1 d2 c) e0 y/ G# q# A4 B( a. h% 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