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民航局已于近日印发《全国民用运输机场布局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目标显示,2020年,运输机场数量达260个左右,北京新机场、成都新机场等一批重大项目将建成投产,枢纽机场设施能力进一步提升,一批支线机场投入使用。/ W- K7 w# z$ ~& Y( d
' U6 N* }* q" x0 B/ z: E J h0 y《规划》指出,目前国内民用运输机场存在覆盖范围不够广泛、体系结构尚需优化、保障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具体来看,中西部地区机场覆盖不足,特别是边远地区、民族地区航空服务短板突出;同时,现有机场层次不够清晰,功能结构有待完善;另外,部分机场容量趋于饱和,现有设施能力已不能适应发展需要,繁忙机场和繁忙航路的空域资源紧张,航班运行受限、延误增加
f$ X" Z' A/ h( Y6 q4 d9 B9 h1 }# t
记者注意到,《规划》目标年为2025年,展望到2030年。其中,2025年建成覆盖广泛、分布合理、功能完善、集约环保的现代化机场体系,形成3大世界级机场群、10个国际枢纽、29个区域枢纽;2030年则应实现机场布局进一步完善,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服务水平持续提升。% T( Y @; E$ K$ n q8 }
& E( X5 C, D+ Y% f$ l8 w2 Q
《规划》显示,目前,北京、上海、广州机场的国际枢纽地位明显提高,北京首都机场年旅客吞吐量已位居全球第二,上海浦东机场年货邮吞吐量位居全球第三。
( @4 _( l. T1 s o+ I8 r5 z8 [" {2 }% F* @" S) v' D+ z; y# L S) }
在布局方案中,《规划》要求,完善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六大机场群,到2025年,在现有(含在建)机场基础上,新增布局机场136个,全国民用运输机场规划布局370个(规划建成约320个)。8 |+ o6 K/ k! k2 {% y( t- `% g1 ]
8 k, L( U' W+ W) ^9 D" c
具体来看,华北、华东及中南地区承担了打造世界级机场群的任务,一是增强北京机场国际枢纽竞争力,与天津、石家庄共同打造京津冀世界级机场群;二是增强上海机场国际枢纽的竞争力,与杭州、南京、合肥、宁波等机场共同打造长三角地区世界级机场群,并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优势互补、深度融合、互联互通;三是推进广州、深圳等地机场资源共享、合作共赢、协同发展,提升国际枢纽竞争力,共同打造珠三角地区世界级机场群。. D! ^7 k0 Y& }" G, S
4 [! Y7 S' ^4 }, [ {7 w d
另外,根据《规划》,国际枢纽机场及区域枢纽机场的建设任务则由各区域的省会城市或重点城市的机场承担。
, c; @# h. A5 ]7 X# e6 h* G. h# ]7 c# n$ y) ~
值得注意的是,《规划》特别提到,支线机场是公益性较强的公共基础设施,原则上以非债务性资金全额投入,中央与地方要加大财政性资金支持;同时,拓宽机场建设投融资渠道,探索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吸引社会资本。2 V" [& [+ |7 J6 g1 Q. h: U- U2 ?' R& m7 `
% H0 K4 K7 {" p; i2 j
据了解,安康机场迁建工程是国内机场建设领域的首个PPP示范项目,该项目于2015年12月启动
[. w, }* u( i, Y& A, G
}# X$ F: Z0 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