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可燃冰开采技术获得突破性进展!据新华社近日消息,经10余年技术攻关,吉林大学科研团队研发出陆域天然气水合物冷钻热采关键技术,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空白,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此外,该技术还获得了2016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0 N, O8 a- |+ [ A/ m! g
" n# X( Q6 E. G0 [+ h- U, b; l7 z7 T6 q& j2 j: I- ]" h
& { t$ S+ Y( c9 O! }9 ^/ B m
5 W& z) z% T! X) H. {
可燃冰 资料图( r5 s3 p9 k5 ~ x
( u: |/ W6 ?* V) X
7 ?/ P2 C; j4 A w, r& C
) q% k2 c+ @/ j
( E9 M B% U6 j6 ?- y6 T* v, ^ 可燃冰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永久冻土中,是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燃烧后仅会生成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污染比煤、石油、天然气小很多,但能量高出十倍。 2 T6 U! ]* K% z6 g" y+ u. H
5 X5 K1 ]4 Y6 w 此外,可燃冰储量巨大,所含有机碳资源总量相当于全球已知煤、石油和天然气总量的两倍,被国际公认为石油、天然气的接替能源。 . A0 X4 C, H4 [9 y* V" J! m
, N% V1 @" B# e2 ~5 s# R
中国吉林大学从2004年开始开展陆域可燃冰钻采项目研发,攻克了高海拔和严寒地区施工等多项技术难题,成功研发了国内外首创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可燃冰冷钻热采关键技术。
5 b* y: `& a( V4 E7 I/ i
8 Z j' J( s8 R3 I6 ]8 r 在海拔4000公尺的青海省木里盆地,科研团队利用该技术首次钻获陆地可燃冰实物样品,并成功实现了陆地天可燃冰试开采,打破了国外水合物钻探取样技术的垄断。 3 w% k% `. w ~/ [& B/ N5 A
3 _1 J) P) {! k3 ]& C! T# B 与国际上通用的“被动式保压保温取样”钻探原理不同,新技术首次提出“主动式降温冷冻取样”原理,发明了钻井泥浆强化制冷方法、水合物孔底快速冷冻取样方法和高温脉冲热激发开采技术,主要技术指标超过国外同类技术。 2 _0 x( A& l3 g s$ Z- A2 t
- X9 q m2 A" u) e4 ?9 s( K
中国地质学会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苏义脑、康玉柱,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廷栋等对项目研究成果进行鉴定,并做出评价,天然气水合物的钻采是非常规天然气开发中的世界性难题,该项目针对这一重大战略性技术储备需求进行技术攻关,为我国陆域天然气水合物的重大发现和成功试采提供技术支撑,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4 T5 v8 z) {' p5 z- j
) x# Y0 ]4 r/ o9 R5 m0 e$ z1 c 目前,在可燃冰的勘探研究上,美国日本等国家都获得了长足的研究结果,但是都未能实现可燃冰的大规模开采。这个阶段转换到商业规模的开发生产阶段,还有经济、地质灾害、环境等问题需要考虑。 . m( `5 O4 V* T0 O, v: V' ~, _
' v- Y# A' O; J3 D+ _6 I
该研究团队也表示,由于天然气水合物资源主要分布于海域,下一步该团队将针对海域天然气水合物钻采技术开展研究,为我国天然气水合物早日实现商业化开采做贡献,并为“一带一路”战略服务
* D, E* `& ^8 d J4 h* x' Q) ?
+ o6 h: P6 t; 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