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力尚难撑起全球领导力
. \$ `4 A5 k; U9 }, |8 i$ j; X, o, u# |3 p9 h0 `
【美】斯蒂芬·罗奇(Stephen S. Roach)
$ s% P) a* t: k9 ~8 V0 F* W! O# [. n" u( s# X# ]
毫无疑问,美国退出TPP意味着二战后形成的全球秩序开始出现震撼性裂缝。多哈回合谈判的难产使全球贸易自由化摇摆不定,而TPP的流产堪称对自由贸易的最强补刀。多边贸易协定一直被认为是全球化的黏合剂。如果撇除这一成分,分裂风险只会加剧,对全球经济领导力的认知就会被注入新的不确定性。
: Y. v) s+ b5 R# [7 k* {0 e
" }. ]; o9 L; t" F6 y/ K S9 UTPP并不是一个缺乏深思熟虑的框架协议,但它在工人权利、环境标准、知识产权保护、食品安全和网络安全等方面的条件过于苛刻,又未能与中产阶级的民粹主义焦虑产生共鸣。因此,世界迫切需要思考后TPP时代该如何发展。
0 N. \% _0 L+ Y) A1 B: S" W# R6 @- m! U4 Y
这也是中国需要权衡的地方。作为亚洲的主要经济体,涵盖16国的RCEP的主要发起者,美国放弃TPP是中国明白无误的机遇。由于RCEP最大限度地降低关税,它被视为增强泛区域深度经济融合的重要出发点。RCEP下一轮的谈判将于12月初在印尼开启,它将与亚投行及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一道,凸显中国引领亚太经济的决心。' S( @2 t, x" h2 l9 t6 q
" _' L) L" Z' ~! x' J6 j
此外,中国的“一带一路”构想,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批准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都将增强这一趋势。再加上杜特尔特将外交重心由美国转移至中国这一变化,令很多人认为中国能很快占据后TPP世界的真空地带。
3 U8 d* @, M* R( F) A
- i0 E# V/ P/ A% \2 }然而,全球领导力的接力棒从未以顺理成章的方式接替。想一下特朗普“美国优先”的态度吧,美国很难放弃其一直扮演的角色。美国可能会带给世界不同的东西,但仍将继续严肃看待自身作为世界首要经济体和最强军事大国所承载的责任和机遇。过去8年,美国在扮演着这个角色的过程中教训惨重,经过2008-2009年的萧条,美国作为全球霸主的地位已有所动摇。经济复苏无望引发国内民粹主义者的强烈反弹,给了特朗普机会。同样的结果也在英国脱欧中得到印证。倘若不能解决内忧,对全球权力的渴望就会减弱。
+ R& B8 }% t/ ]; Q# ]: @, f- \- u1 q {; `
中国应该汲取美英的教训。随着中国从以生产为主的制造大国向消费大国转变,风险与机遇并存。债务密集型增长、房地产泡沫及僵尸企业现象尤为突出。不解决这些问题,将导致长期的经济萎靡,挫伤“中国梦”的全球领导力目标。
5 E7 v; F. L. n5 ]
: D( ?/ z |( ~* x( V" }从美国的角度看,TPP不仅是一纸贸易协议,更是通过排除中国,确保中国不会改写全球贸易规则的举措。即便如此,TPP的灭亡并不意味着中国在亚洲甚至全球舞台接管美国领导力的过程会顺理成章。
) U& f4 r1 r4 R" |$ I. ^8 O7 b) V9 ~3 A) \* `/ X+ a
大国的兴起和衰败都会经历一段漫长而艰苦的历史。地缘政治的延伸如果缺乏强大经济力量的支持将注定失败。美国需要应对进退两难的境遇,但它本身毕竟是一个繁荣富强的发达国家。以人均GDP衡量,中国相对较贫困,也正面临“中等收入陷阱”问题,这也是多数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转变历经的最后一道门槛。* c# L4 c, P9 \ u
" T$ k8 j- y' O5 H因此,中国主导的RCEP在后TPP时代还不能显著打破全球力量平衡。中国的对外战略目标,包括“一带一路”以及在南海地区的举措,明显代表其扮演的区域角色正在进入新阶段,但若说中国已向全球领导力迈出一大步还为时尚早。中国只有持续关注政策和改革,加快解决国内经济积累的不平衡因素,才有可能接手全球指挥棒,毕竟全球领导力始于内部实力的支撑。▲(作者是耶鲁大学杰克逊全球事务学院高级研究员,摩根士丹利亚洲区前主席,本文由冯国川翻译)# F+ l0 S9 W% X% W' ?
) |: v6 X6 Y5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