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 f- C+ z6 i6 ~+ o; n1 g& x6 V
$ m3 ^1 c7 `7 x$ g4 m/ C
& d! G3 V6 D9 m
印度陆军参谋长达尔比尔•辛格上将到访。军委副主席许其亮上将,陆军司令李作成上将分别在八一大楼与他见面,规格不低。1 ?- G6 U, K* F2 L5 X3 _0 M
/ R# k/ I. X) z4 u 中印是邻国,军方高层会晤,除了常规的军事合作外,自然要谈边境问题。根据《解放军报》报道,上述两次会晤均提到了一个关键内容:加强边境管控与边防合作,维护边境地区和平与安宁。, ^' N/ w% d: `4 c! o+ F0 w
+ O( z# L* F1 X 就中印关系而言,最大最难的问题就是没能最终解决两国边界争端,特别是在国境线较长的藏南地区。1962年发生的中印边境武装冲突,虽然只是中印几千年友好交往中的一个不和谐的小插曲,但在21世纪的今天,却成了中印友好发展的最大障碍。
! f# Z, O6 t3 L 9 d. x( U$ h2 Z+ ^3 \7 u; f
: _" z6 d1 \. R. X4 T: ]
% f! T6 q# j) `, M 双方就边境问题谈判进行了10多次,目前的边境状态亦是相对和平。尽管如此,亦时有士兵肢体冲突、单方面增兵等不和谐消息传出。此外,对于这样的敏感地区,双方领导人任何一次微小的行动,都会被媒体往更具火药味的方向去解读。
$ {: {8 U% A8 ^; u& O! C
6 x, j& W( A. w( P 据《印度斯坦时报》报道,总理莫迪10月30日访问了距离喜马偕尔邦首府西姆拉约330公里的萨姆多哈,与士兵共度排灯节。此处偏远“但具有战略性”,靠近中印边界。有分析人士认为,此举是在宣誓主权。
% p# g/ i3 S% T" j% l
# `7 E# s3 I, ^0 d. U% Y+ X' Q 近期,中印双方就磋商边境问题互动频繁。国务委员杨洁篪11月4日在印度海得拉巴同印度国家安全顾问多瓦尔举行会晤。双方同意,继续通过中印边界问题特别代表会晤,推进边界问题谈判,共同维护边境地区的和平与安宁。
# \. t% M5 k$ X% [- H; P7 M9 l
! F, ~: t- B; a' C5 K3 T& |; c 几天后,印度国防部长马诺哈尔·帕里卡尔在新德里会见了参加第八届中印防务与安全磋商的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副参谋长孙建国上将。在交流中,双方再次提到上文的那句话:“妥善管控分歧矛盾,共同维护边境地区和平稳定。”4 m# P; }4 R" @; Q7 d- W0 J
* M/ t/ | B+ q 而这句话,已贯穿过去数十年。7 A9 \3 Z! {" t, [1 u& J
- V6 P$ L' K, T; }% n0 a: W" \
说到边境,结合当下的时间节点,就不能不提到另外一个重要国家,缅甸。, D/ @5 z7 }( P y }) M1 e% q- }
. { k" k: ?3 b: f+ E 当下,缅甸北部地区战火纷飞,既有中国边民受伤,又有缅北难民涌入中国境内。从表面上看,这一区域影响着中缅边境安全,其实这是一个事关中、印、缅三国乃至整个东南亚地区稳定的问题。$ P$ u; O$ J% t5 n! q
: |6 S; } ?. Z
为什么这么说?首先要我们要先上一堂地理课。
' ?7 l9 N+ @" I$ W* T
A/ C; z2 {7 \# G9 R ?$ M* R 今年4月,缅北地区地震,中国、印度均有震感。三国离得就是这么近。
9 ~9 r/ V v+ a) f! O; \/ r% ` U5 l4 s6 R1 |! `, Q% T- j2 u/ ], j
. l- i5 x/ P; a1 C
大家看,此次缅北战火,区域大致集中在上图的蓝色小圈附近,主要包括棒赛、勐古、彭线、木姐等地。从大范围(图中大蓝圈)上讲,这里叫做克钦邦,其北部区域是中国、缅甸、印度三国交界地区,虽然现在的战火燃烧在克钦邦东部的中缅边境,但一旦政府军和少数民族地方武装成胶着之势,甚至兑现区域独立诉求,那此地势必成为三国边境乃至整个东南亚地区的火药桶,“金三角”前车之鉴就在眼前。 事实上,克钦邦的战略意义早在抗日战争时期,就被充分证明。当时,日军包围了驻守缅甸的英军,企图封锁中国陆上补给线滇缅公路。中国派出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时,日军阶段性获胜后占领北部重镇密支那,切断了远征军回国的必经之路。密支那,是克钦邦的首府,而滇缅公路,由云南西南部小城畹町入缅,恰恰就是此次缅北战火波及之地。 这之后的故事,大家更颇为熟悉了。国民党高级将领杜聿明率远征军精锐进入密支那以北地区荒无人烟的野人山,此处山高林密,举履维艰,大量精锐因饥饿、疾病葬身于此。而另一位国民党高级将领孙立人则率部队向西退往印度,并派部队进入野人山,将杜聿明部队接往印度。此后,盟军以印度为基地,建立了中国驻印军,抗战末期,正是这支中国驻印军,与盟军配合,反攻缅北,其中最著名的战役,就是奇袭密支那。 看完了这段史料,缅北地区之于三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邻里和睦是亘古不变的通理,成熟的交往是管控分歧、保持克制。但维护边境地区和平稳定绝不是“过家家”,一旦不理智的纷争伤及战略平衡和区域利益,“采取必要措施”就没什么好说的。 ) d4 h! @0 ^ D/ l5 j
$ F6 U7 B& f& y- A) E! f% m |
( ~0 S! s2 Y" g6 a' G* _) E
3 O, m- k: B2 F% J r
' Z% C4 T! n# M, H: s8 g. [) a
! j1 W% u3 S3 A9 |【[url=]关闭[/url]】【[url=]列印[/url]】【转寄】【去论坛发表评论】
4 c2 M% W# L4 `/ h: f) q0 M" f, Y% T! |
; \# I0 c; n4 N8 u' u0 x: ?7 ]
$ K( _4 C3 E# G$ m8 [
大家看,此次缅北战火,区域大致集中在上图的蓝色小圈附近,主要包括棒赛、勐古、彭线、木姐等地。从大范围(图中大蓝圈)上讲,这里叫做克钦邦,其北部区域是中国、缅甸、印度三国交界地区,虽然现在的战火燃烧在克钦邦东部的中缅边境,但一旦政府军和少数民族地方武装成胶着之势,甚至兑现区域独立诉求,那此地势必成为三国边境乃至整个东南亚地区的火药桶,“金三角”前车之鉴就在眼前。2 r# G, c9 P# ]; a" k {* W
3 }; w1 Z% x$ k! }- f
事实上,克钦邦的战略意义早在抗日战争时期,就被充分证明。当时,日军包围了驻守缅甸的英军,企图封锁中国陆上补给线滇缅公路。中国派出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时,日军阶段性获胜后占领北部重镇密支那,切断了远征军回国的必经之路。密支那,是克钦邦的首府,而滇缅公路,由云南西南部小城畹町入缅,恰恰就是此次缅北战火波及之地。
) S) A* \7 \7 T! _% [6 E. H8 l" P9 n. c) m: w% Y" }
这之后的故事,大家更颇为熟悉了。国民党高级将领杜聿明率远征军精锐进入密支那以北地区荒无人烟的野人山,此处山高林密,举履维艰,大量精锐因饥饿、疾病葬身于此。而另一位国民党高级将领孙立人则率部队向西退往印度,并派部队进入野人山,将杜聿明部队接往印度。此后,盟军以印度为基地,建立了中国驻印军,抗战末期,正是这支中国驻印军,与盟军配合,反攻缅北,其中最著名的战役,就是奇袭密支那。
" ^5 F2 G# ^* s* `2 {7 O7 s& |% Y" ?! M! O5 e# ?6 V. w; `# |$ M, p, S
看完了这段史料,缅北地区之于三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 n$ f1 H5 H# p6 O
, e& x0 B7 y: j1 h 邻里和睦是亘古不变的通理,成熟的交往是管控分歧、保持克制。但维护边境地区和平稳定绝不是“过家家”,一旦不理智的纷争伤及战略平衡和区域利益,“采取必要措施”就没什么好说的。' w: ~" D1 {9 F! ^9 G8 _9 W
, a @3 ~& v' B, L8 O0 T- O" s5 q& q(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