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大公网报道,4日下午,中广核新闻发言人黄晓飞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中广核与东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在当天上午举行的中广核科技大会期间,签署了《“中广核ACPR50S实验堆平台项目”压力容器采购协议》,这意味着广受关注的中广核海上小型堆ACPR50S建设正式启动,我国海上核电站建设进入新时代。
6 z* F3 |) d1 u* B% V* {: k- ?* d# {6 G j- H
, h5 E1 F, T1 [0 y2 |: U 中广核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小型堆总设计师芮旻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ACPR50S是中广核开发的海上浮动核电站,是以成熟的大型陆上商用压水堆核电站为参考,基于成熟的核电装备技术,结合成熟的海洋设施技术,开发的满足最高核安全要求和海洋用户需求的分布式海洋综合能源系统。2 C. F$ N) N+ {9 H$ G
" B# H/ a% B1 Z9 g- p5 ^
芮旻表示,“ACPR50S与其他清洁分布式能源结合,可以有效缓解海洋能源供给矛盾,为海洋资源开采、海岛居民生活、生产活动提供充足电力和热力能源及淡水供应,为周边海域开发活动奠定坚实的能源基础。”3 r! {' i3 }/ }7 Q0 _ F
; [% C) E" i0 B3 c 2015年12月,国家发改委批复同意ACPR50S实验堆建设,按照国家发改委发文要求,中广核积极推进ACPR50S实验堆建设工作,目前已经完成实验堆关键部件反应堆压力容器的招标工作。“压力容器采购协议的签署,标志着中广核ACPR50S海上实验堆平台建设的正式启动。”: N5 D1 b+ X% s- K& R: Y0 Z/ y
4 o1 ^. g; H I, y
十三五期间完成整个工程建设' y# V7 t% u' y* ~+ v
* d% U6 o- m, ^
据了解,海上小型堆在海洋常规能源中具有良好的经济性,模块化设计和建造可以在现场减少安装、制造等工作,缩短建设周期和降低建设成本。
; U0 M* x+ W0 f0 h7 w/ L: G2 m* U( t9 l# R9 a
现在海岛的用电主要是柴油发电机,每度电人民币超过3元。芮旻表示,实验堆首堆的经济性远远低于这个数字,批量化后更具竞争性。“ACPR50S批量化生产后,4台的成本可以降低25%左右,经济性会进一步提高。”
. W6 v" @: @; H. L, d a+ I% Z; R5 a* H. z n3 J- L8 P' ]* b
据芮旻介绍,海上浮动核电站建造工期影响最大的还是反应堆主设备的制造周期,其中制造周期最长的是反应堆压力容器。因此,ACPR50S的反应堆压力容器签订采购协议,表明ACPR50S已经正式进入工程阶段,标志着ACPR50S建造的正式开工。“十三五完成整个工程建设,2021年完成装料、验证。”( c/ k# l" v* E* I& \: W
8 N" {4 w' ^ S5 G& R6 P “互联网+核电”延伸至核电装备制造业' M( v' k l2 M; M" @
1 q& i- f+ ~" W
“随着中广核与上海电气《智能核电联合推进框架协议》的签署,我国智能核电建设将进一步提速。”中广核智能核电项目负责人孙奇表示,该协议的签订是将“互联网+”从设计建造企业延伸至核电装备产业链及其制造流程的有益探索与实践,将实现设计三维模型与制造工艺流程的无缝衔接,提升核电装备制造智能化水平。
' u( Z" P! r) b2 Y: } O1 g1 t
$ N8 b6 `- C. H 孙奇表示,目前,在局部业务单元方面,中广核已完成智能核电研发设计的布置、系统、设备、仪控等协同设计子平台建设,实现了华龙一号全三维设计等;在系统集成方面,建立了全球首个核电设计建造全专业业务流程逻辑网络,实现板块、专业间精细协同以及知识/信息的智能搜索和推送等。/ T: a8 z" J X4 e' r- d
+ b. W) e/ ~5 h& S4 S! z7 ?! q D
与此同时,中广核智能核电还通过虚拟现实VR技术、基于电厂实时数据的在线仿真技术等,开展核电厂三维虚拟漫游、事故场景复现与分析、核电机组在线仿真与超实时预警等技术研发,具体可应用在碰撞及干涉检测、施工模拟、维修规划、就地操作、事故预防等领域,显著提高用户体验与工作效率
! ?- n; _- n) |: P- d. D
) E8 I1 T X# v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