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贸发局近期在德国举办了四场招商活动,强调在港投资优势,称其是“开启中国市场的大门”。不过,具有一国两制这个“独特优势”的香港,正站在雨伞运动两周年的节点上。在政治层面上,恐怕也有需要投资者思考的问题。9 o9 ^& O6 T: L1 q
* \, J6 ]$ H9 C
8 U4 {. T W5 @: b! j* k3 X
- W3 j( y. K2 Z Y1 u, _% v5 u/ {3 k1 R0 l
"我们想去香港、去亚洲,尤其想进入中国市场",德国一家生产冲压件、塑料件等五金配件的老牌企业的销售经理科伯茨(Sebastian Kopotz)对记者说。他的这句话,讲出了不少德国商家的心声--在广袤的中国市场上分一杯羹。: E4 B: o4 ?1 u6 c- @" E6 O; z
+ P. s8 `( @" `4 x
对于这一点,香港商界显然心知肚明。本周,香港贸易发展局在德国汉堡、慕尼黑、法兰克福和杜塞尔多夫举行了四场名为"迈向亚洲,首选香港"的主题活动。8 `+ e1 {! D2 E8 o
6 Y3 W- i6 R- u" ~6 u在杜塞尔多夫主打贸易与销售的研讨会上,无论是香港贸发局、香港政务司,还是前来传授经验的在港企业,都反复重复着这样一句话:香港是一扇通往中国市场的大门。
! B( v5 e' G& T+ ?4 e' W0 V
_ L5 R6 ~& X, U; J6 v"特别行政区的独特优势"
7 ^% M% F" k& `* p! A
" A) Q7 m) r5 s! c( Y# i港府显然很重视这场招商活动,派出政务司司长林郑月娥女士带团与会。活动上,林郑月娥称,这次来德国是带着宣传香港商业优势的使命的。"对于德国企业而言,香港是一扇通向中国、具有吸引力的大门。……这不仅是因为香港与我们的祖国紧密的经济往来,也取决于香港在'一国两制'之下的繁荣发展,其作为高度自治的特别行政区的独特优势。"
, L: ?- l; w$ J/ D. K. ~# |. G3 @; P% e! Q, g0 o
林郑月娥提到,香港在22年里被美国传统基金会评为"世界最自由的经济体",也被瑞士国际管理学院评为最有竞争力的经济体。"我们拥有简单而低廉的税制,公平的商业环境……此外,还有我们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特殊而具有优势的关系。"她表示,这其中就包括《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这个自贸协定,"这个协定让在港的外国公司通过保税区的特惠,更容易进入大陆市场"。% F; V1 L& p8 e9 B% Q5 d$ i- S
/ ?5 t9 N8 h) m/ p: |
9 P8 H4 Q8 [+ w; U4 Y9 y
香港政务司司长林郑月娥女士称,香港是一扇通向中国、具有吸引力的大门
( k+ \! a; ]+ M/ `/ H. o% o+ C1 A9 @
5 `( y8 n4 J7 q! k
" L( ^+ \, e7 Z5 n( r0 c此外,香港贸发局局长和多位商界人士也强调,要利用香港这个平台,捕捉亚洲机遇--尤其是中国内地的商机。
4 ?' n/ v: W, {. q0 E: n
& V- L, b! M/ h5 @( t进入大陆的最佳跳板?; r& s! T5 ]: R1 F; X/ U: j
c* O: @' y; K这些话,被前来取经的德国商人们听在心里。在杜塞尔多夫从事金融中介服务的企业主阿里(Ali Taghizadeh)在研讨会后对德国之声说,他相信想去中国发展,要先通过香港这个跳板,"因为那里(香港)是中国和欧洲之间的桥梁"。
5 g/ b" R/ y& z1 M! z' f+ U, j8 q: w* x7 m" O( \1 D
曾在青岛工作、如今在北威州一家年轻的创业企业从事市场工作的普拉姆(Jonas Plaum)也表示,在香港建立有限公司,无论是在程序上还是税务上,都极具优势。他希望自己所在的企业考虑在香港发展、建立分公司。
$ S( `# z& W9 g
2 j, \# Q' q' U: X! ~! @与此同时,普拉姆却也提到,中国内地和香港"在行事方式上完全不同"。"当我在中国呆了6个月后到香港的时候,感觉又回到了欧洲。……我能理解那些想通过香港进入中国(大陆)的企业,不过这只能算是过渡。如果想和中国做生意的话,就应该去中国。"& C7 S% m9 R, ]: I/ k0 L. t4 U% W0 N
) r' c* d5 f) ]+ q
德国席勒学院的阿佩尔(Rainer Apel)更直接地对记者说,"去中国,(相比香港)更好的跳板是重庆,是上海!"
4 t' P+ Q( E4 G% ? R+ u- R5 y# Q9 `
中港关系并非"蜜月期"8 Y$ p$ K Z% ^. B0 i5 s3 m% O0 `/ e
5 R. ~2 H) o2 M# Z5 i
事实上,在民间层面上,陆港关系并非一帆风顺。曾经是内地游客首选的香港,近年来屡屡爆出抵制内地游客事件。据香港媒体今年8月报道,赴港旅客连续13个月呈现下行。在国庆黄金周,香港也"跌出最热门短线游的前十"。
5 J- ~6 B; `7 @9 h/ S3 J
$ N, v' [% x% M# N/ Q w
8 J. k* z4 [# @7 r& M/ @ |雨伞运动两周年,香港团体举办纪念活动3 X: p; ]7 z) P/ m- F. u8 D
4 I1 H' [2 m; @. k, Q3 ~
3 X0 Z: C! p3 M$ Z& r3 Q与此同时,无论2年前那场要求实现自由选举、民主改革的雨伞运动,还是记忆犹新的"铜锣湾书店事件",都加深了香港民众与北京政府之间的裂痕。伴随着港民担心香港"赤化",主张香港获得更多独立自主的本土派、泛民新生代崛起,并在9月初的选举中首次进入立法会。
% n# X% N0 ]5 f* S$ U
9 x4 l* M, B4 X( M) w4 ?/ u对于这些,在香港生活着的人有着切身体会。杜塞尔多夫这场招商活动举行的当日(9月28日),恰逢"雨伞运动"两周年纪念日。一些民运人士和港民举行了名为"市民已觉醒"的纪念集会活动。身为"占中三子"的戴耀廷也在这个两年节点时写道:"(雨伞运动的)效果仍在发酵,更大影响在后头。"
+ f3 r+ @1 m, D& t/ O$ Q* ]! R+ C$ C, `4 I- e' }$ T
不过,在杜塞尔多夫的会场上,听不到关于政治风波的只言片语。各位演讲人或强调"一国两制"、香港的司法独立,或高度评价北京政府对香港的承诺与投入。
6 D |) ^0 p- \& |( y3 b2 T3 U7 g1 a
唯一的例外出现在研讨会小组环节,巴斯夫的执行董事会副主席兼首席技术官薄睦乐(Dr. Martin Brudermüller)含蓄地表示,要谨慎香港越来越"中国化",应该"保持平衡,保持这个美好的小地方"。0 w5 N) Y; C- j- U
- [$ B, b; p6 K# v7 S4 O会场外,当被问及如何看待当前政治局势对于香港营商环境的影响时,老牌德企的市场经理科伯茨称,其企业更感兴趣的是与顾客建立联系,"框架条件虽然重要,但我们不会因此而排除某个选项"0 m3 d+ y! ?' \" }7 K& A( m' |% ?/ I
, W# i9 m5 \! ^! 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