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心城市是国家城镇体系的最高层级。今年3月,有公开报道称,住建部正组织编制新一轮全国城镇体系规划,考虑设立一批总量10个左右的国家中心城市。
. P$ {+ V/ N Z- N8 f! @ x; J( V/ h9 V$ T3 o! p7 k$ ], b: ~
有专家认为,地方“闻风而动”,或与此消息有关,竞争也将日趋激烈。7 }' p& b6 M' t3 N7 a; o. \
8 l& |' Z1 W. q 目前,北京、上海、广州、重庆、天津已被定位为国家中心城市。 成都在前不久获批的成渝城市群规划中,被定位为“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目标”。
* y9 c6 Z5 ` S. g3 { u3 x) t; I0 }8 N; C: \' J! ?7 g
湖北社科院副院长秦尊文指出,各地争建国家中心城市,首先是要尽快聚集人口,成为特大城市,其次要发展高端产业,对周围产生辐射作用。! a! J* m, |) `& |2 V
1 P+ N8 P' J2 q* K, t* j “要成为国家中心城市,要对全国经济产生影响,否则只能叫区域中心城市。”他说。
+ e. M, j* D* O6 b7 Z; U3 q/ C' g
4 I- ]% |: T) T' Y% t8 ?: ^ 据统计数据,目前长沙、郑州还达不到特大城市标准(主城区人口500万到1000万)。武汉要成为城区人口1000万的超大城市,也需要尽快聚集人口。
1 g# x+ T% q6 C6 C; \3 M7 ?8 Z( N0 y9 u( w
河南大学中原发展研究院院长耿明斋认为, 河南有1亿人口,郑州是河南唯一的要素、人口聚集地, 郑州具有成为超大城市的基础。8 Y0 j; a" {$ ]6 @
0 Q' i# g' B* p1 `6 l2 z$ Q% [2 l 中南大学商学院教授傅沂认为,要成为国家中心城市,除人口规模,传统的产业也要升级,比如像长沙的装备制造业,以及过去的动漫产业,还不能对周边产生辐射作用。
& v1 O7 ?$ }5 A+ }' A5 I/ }. G4 h w: w1 l* r. J
21世纪经济报道获悉,2015年郑州、长沙经济总量分别为7000、8000多亿, 沈阳也有7000多亿,相比武汉、成都的1万亿的水平,还有距离。$ ?& l2 B( w, Y+ d- o: _" ?
- B! d. }) ]4 c$ V
为此,长沙党代会提出,长沙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要着力打造“三个中心”(国家智能制造中心、国家创新创意中心、国家交通物流中心);到2021年,长沙地区生产总值达14000亿元以上,财政总收入突破2000亿元。3 Q3 w6 c! k" M& \% M4 S: I1 g, ], w
4 m8 M8 a' H M; B: z# y 郑州则确定了“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方向。要努力打造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5000亿级汽车与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和一批千亿级产业集群。
; h* @( p9 F: I6 w1 T+ e* n0 @" V8 D" e" f' a6 G4 Z
耿明斋认为,现在中部有三个城市定位打造国家中心城市,三城各有特点,武汉具有先天性优势,郑州、长沙则是改革开放以来快速成长起来的城市。3 q- n6 \+ B* q6 v2 j2 a; V
1 o6 r3 H1 q0 u$ o, H
“郑州应该围绕自己交通区位优势,对接一带一路、完善自贸区,建立开放高地和多层次的产品、要素市场。在这个层次上聚集先进的制造业,提升创新能力、高端服务能力。”耿明斋说。
6 \9 p3 C, m4 W7 g
Y( f3 w, a. a* h7 } 今年上半年获批的《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明确将成都定位为国家中心城市。成都也成为继北京、上海、天津、广州、重庆之后第六座被定位为国家中心城市的城市。
& A* z5 C6 K5 x( \
! w0 M. D+ B+ N {$ |' G 对于中国而言,处在城市顶端的"国家中心城市"分别如何定位?具有哪些特征和内涵?本报梳理国务院批复中对六个城市的定位,管中窥豹,一瞥中国城市的格局。& D4 n4 w$ S0 c: ^
& [4 J! J1 E6 G: b# `( V2 l- c& [ 延伸阅读:从六大国家中心城市定位看中国顶尖城市格局% ^8 K0 _, w# R
1 B' E2 L9 o! K2 Y
来源:成都商报
! m. Y$ ^, q2 o1 \3 e
4 u, ?7 l( t4 @1 } 今年上半年获批的《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明确将成都定位为国家中心城市。成都也成为继北京、上海、天津、广州、重庆之后第六座被定位为国家中心城市的城市。
4 L R/ b: K2 I; w$ g3 S8 J* y7 s+ Y
对于中国而言,处在城市顶端的“国家中心城市”分别如何定位?具有哪些特征和内涵?本报梳理国务院批复中对六个城市的定位,管中窥豹,一瞥中国城市的格局。0 q4 C+ f6 W% c8 W% ?- G7 T
" T1 M& O: h. Y/ a- h 六大国家中心城市7 m. G' j$ E$ h4 v' N. ]
2 C* F; o8 P$ g2 J" m& n$ }7 Z
提出什么定位0 f# v- D; R' ~- S6 S
" _; M A; N; H- n& ^
1、北京:首都,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世界城市。(根据2010年国务院印发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以及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
" k) I6 {$ M6 M6 U3 y$ @- Z: q; [' s
2、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国际大都市。(根据2010年国务院印发《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以及《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年-2020年) 》)% T" a0 b/ w. A, \! [
4 M* m2 x" y" _* w7 E# x 3、天津:中国北方经济中心、环渤海地区经济中心、中国北方国际[-0.72% 资金 研报]航运中心、中国北方国际物流中心、国际港口城市和生态城市。(根据2010年国务院印发《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以及国务院批复的《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年-2020年)》)" g" i+ J7 u5 j+ x2 l5 `) Z% w
$ k2 x: x' O$ p% K1 Z( K) y 4、广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国际商贸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综合性门户城市和区域文化教育中心。(根据2010年国务院印发《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以及国务院批复的《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年-2020年)》)7 D. a3 a$ G* b
$ K3 w* Z. \1 F u+ G
5、重庆:西部开发开放战略支撑和长江经济带西部中心枢纽载体,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金融中心、商贸物流中心、科技创新中心、航运中心。(根据2016年国务院批复的《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
A: _8 C7 q* l* s8 r; S& O! B. C1 R
6、成都: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科技中心、文创中心、对外交往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根据2016年国务院批复的《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 d9 p2 T5 y5 X) O3 u
8 s7 W b# L: c! ~ 为何是这六座城市被定位为国家中心城市?5 K0 Q9 ]- s+ b* u" o
2 i# g# f& p, ^( ^8 m& v 一座城市被定位为国家中心城市需要具备哪些基础条件?国家在国家中心城市布局中又为何选择了北京、上海、天津、广州、重庆和成都这六座城市?日前,记者就此采访了长期从事国家中心城市规划与研究工作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绿色城市研究所副所长、高级城市规划师徐辉。
~) @& S& S) T3 {9 m2 C
+ N7 e2 e. r8 F2 H 什么是国家中心城市:- T0 N& q" X; A8 G
- F5 k @& s( m 综合实力最强的"塔尖城市"
( Q" p4 z0 T6 g/ ?4 F
) ^& h1 r S. Y5 a, I+ e 我国的城市数量众多,每个城市也都提出了各自的未来发展目标。那么究竟什么是国家中心城市,这与很多大城市提出的建设中心城市又有什么区别呢?
, d' q9 F8 q M/ p7 {4 j: X1 P
@% V0 ^1 E) u5 R9 M+ y) O 对此,徐辉表示,国家中心城市是国家赋予一座城市的发展使命,体现的是国家的战略布局,也是位于中国城镇体系中最高层级的城市,可以说是综合实力最强的"塔尖城市"。
# \' o# l6 n5 I5 Z5 q2 \$ B( o, C7 j0 h$ M
"早在2007年原建设部上报国务院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2006-2020年)》中首次提出‘国家中心城市’的概念",他介绍,其名词解释为:国家中心城市是中国金融、贸易、管理、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同时也是发展外向型经济和推动国际文化交流的对外门户,表现为全国层次的中心性和一定范围的国际性两大基本特征。
5 }& g7 p0 o3 @- [! q6 _4 N3 Z4 n( r# j8 J
在当时的规划中提到,北京、上海、广州、天津四个城市为国家中心城市,当时,这些城市对应中国社会经济最发达的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三个城镇密集地区,是中国参与全球竞争的核心地域,是国际交往的国家门户,同时也对所在区域(跨省地区)具有强大的辐射影响力。其后,随着成渝城市群的快速崛起,重庆和成都也先后进入国家中心城市行列。
! Z) K; \8 x/ d0 T3 |( F
/ X/ A4 M9 ~: { 为何要建国家中心城市?6 h* v |- J* j6 Z5 A6 L0 K4 K b
+ D* q$ W; A* x3 h; R& Y& x+ c' W
具有引领和带动区域发展作用" X& J% j7 B- S$ ^$ g) l
+ _% W8 R" I/ ]% O! Y5 q
国家为什么要提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呢?徐辉表示,国家中心城市具有引领和带动区域发展作用。3 `( j( H& V8 W9 t
* u& z: v$ Z4 h 他表示,2015年底中国城镇化率达56%。"国家中心城市",是全国城镇体系的"顶端"城市,其区域布局事关中国的对外开放和城镇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B9 U+ m6 H& ?# e
* o4 G+ j0 R9 C8 {7 c! e "首先,国家中心城市是中国融入全球化、全方位参与国际竞争的核心城市,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他表示,中国已经成为继美国之后的第二大经济体国家,与各国的经贸往来、社会文化与科技教育等交往活动日趋频繁,故而需要首都及若干具有国际化担当的城市与全球其它城市进行密切交流。如北京、上海、广州、天津等城市,正在带领三个沿海城镇群地区进入全球城市体系的"顶端",带动我国经济、科技、文化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密切联系。成都和重庆则是带动成渝城市群向西开放合作的核心城市。
" M8 M$ X0 n& g" x0 F
; t" a. Y& y/ M/ i7 j$ Q "其次,培育国家中心城市有利于中国的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协调同步发展,并推动区域的创新转型",他介绍,2015年中国人均GDP超过8000美元。这个时期,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内需消费增长、科技与文化创新发展、提高城市发展品质,改善城乡二元关系,是国家发展的重要任务。这些重任需要人口规模大、经济实力强、创新能力高的国家中心城市来承担,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更需要有此担当的城市。) D4 |. p; Q) C/ E: T! ?
5 \: i, m' d4 a 同时,国家中心城市对国内的战略资源、高端生产要素配置,如国企(央企)总部、民企总部及地区分布、研发部门等战略选址具有重要参考意义,并有助于缓解经济资源向北京、上海等中心城市过度集中的压力。7 y' \6 N9 ^0 P# {( l/ n0 h. b, H
. q) ]! k$ g3 J. K5 R
: O$ A0 Q. d5 B/ w, S' M* Z+ j& Q7 u% r/ T( P9 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