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近期出台了一项法律,允许外资100%拥有当地国防企业,注意是100%。老兵认为,想任何一个国家如果不是对本国企业极其失望,都不会将国防工业这个关乎国运的项目交给外国人吧?不过这件事发生在印度还真不突然,种种迹象表明,印度总理莫迪已经对长期被垄断的军事工业失望透顶,在他提倡的“印度制造”推动下,国防企业不仅对国内民营企业放开,外资的持股比例也从49%提到了100%。各大战斗机制造商肯定希望能分一杯羹(如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波音公司和萨博防务公司),争相提出要在印度建立生产线。(印度国产的LCA战斗机,该战机从项目获批到服役用时长达30年)
7 a9 @3 G$ X1 y9 B B# I5 ]1 F! Q: U
5 z/ }9 \. T% @, u, i( T8 B# z; t' ^) ?6 S/ i8 O$ [* b
8 `$ u+ Y) c. x% e- x8 G( T7 R2 @7 t3 s
【“活宝”——LCA】LCA轻型战斗机是由印度斯坦航空公司制造。该项目1983年上马,直到2001年1月首架验证机才升空,2013年12月才初步形成战斗力。该机采用二代机的无尾复合三角翼布局,机动性无从谈起。而且,发动机、飞控系统、雷达、复合材料、空空导弹、瞄准吊舱、座舱显示等从不同国家进口,连印度人最拿手的软件领域——飞控系统源代码都是英国人写的,兼容性一团糟。- l! b1 m; @2 A" x8 J" Q) G- L; z5 o
/ i2 Z9 n" V& c# x' P3 `8 f6 S$ T c$ c1 V
2 Z3 U' J% W% e( o7 g【“倒霉蛋”——印度斯坦航空公司】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是印度最重要的航空军工企业,但是其经手的飞机,总是争先恐后地往地上摔。1992-2004年间,该公司组装“米格-21”2架,大修8架,其中8架坠毁;大修“幻影2000”4架,全部坠毁;组装“米格-27”3架,大修3架,其中4架坠毁;大修“米格-29”3架,全部坠毁。印度独立至今摔的飞机已达1000多架,成为世界上空军战机坠毁率最高的国家。如此看来,米格战机“飞行棺材”或“寡妇制造者”的恶名给印度斯坦航空公司更为贴切。关于印度军工这些“糗事”老兵之前出过一期,这里就不再赘述了,可添加栏目微信公众号ME战士(ID:MEsoldiers),并在公众号内回复关键词“印度”查看。$ W9 R5 n* u2 |6 o, l
6 i; _0 X% ^( P8 z! ], `
$ {; f% H; x1 O! F0 E- Y: Q. M& }4 C
% p0 K8 |! ?% P( l" I' Z
, L: Y. e: m: `, h9 M+ J
7 O0 L5 F4 C$ D. p; q1 T【莫迪政府推进“印度制造”】2014年,莫迪政府向世界宣布“印度制造”系列新政策。改革劳动法律和税收,简化审批程序,吸引各界在印度投资设厂,扩大当地就业。 此后,印度国防部长马诺哈尔·帕里卡尔在"俄罗斯24"电视台的节目中表示,印度政府欢迎俄罗斯国防工业企业在印度建厂。但据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统计,2010年来,印度新增了400万个制造业的工作岗位,照当前速度,到2022年,印度只能新增800万就业机会,大大低于莫迪政府设定的1亿岗位的目标。/ X; ]5 b: V# j1 z; t# a0 e6 y
3 F" i4 f, K3 h+ H' I1 i
2 s6 r2 i# }: G6 N
/ K m" b( o' J$ r- r
! V n+ F2 D7 d0 N【借莫迪"印度制造"东风 印财阀纷纷涉足军工】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称,印度最大财阀塔塔集团旗下的企业也将与美国波音公司设立合资公司,制造军用直升机机身,信实集团也将与以色列大型军工企业设立合资公司,生产导弹等军工产品,双方预计将建设3000人规模的工厂,初期投资达130亿卢比。莫迪不仅放进来民营企业,也放进来国际军工巨头,印度政府也将优先采购这些印度本土制造的武器。而在此之前,印度国有企业控制着90%的军工装备品生产,60%的武器装备依赖进口。
, g" e9 H7 y6 J) n. M' k4 \7 @! P9 G( a L5 F: d8 g6 i6 v& j. p0 L
# U0 P; T* I8 \+ `$ d' \/ W8 P
4 e9 ^+ k3 d( y" Y3 l7 ]7 N. |
【印度是全球第一大武器进口国】印度今年2月宣布,2016-2017年度的国防开支将是2.58万亿卢比(约合387亿美元),这笔支出在扣除养老金后占印度国内生产总值的1.7%,稳居全球军费开支前十。但印度国防常设委员会称,本年度国防开支的少量增加不足以满足军队的基本需要,更不要说现代化了。许多专家更是认为,这一数字应占GDP的大约3%、以抗衡中国迅速增强的军事实力。
) w' }; O+ S, a- B2 |/ U+ [. B/ Q2 S. `
0 u0 D8 s% o) O1 h3 Y! a/ V0 V! E
【100%控股推出后巨头纷纷示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提议将它位于美国得克萨斯州的F-16生产线搬到印度,并培训超过5000名当地工人。单架战机成本可能比在美国生产减少多达20%,搬迁可能要花大约4年时间。波音公司说,它致力于帮助印度生产F/A-18战斗机以及从长期而言促进该国的战机研发。萨博的计划是在瑞典新设一个“鹰狮”-E型战机生产厂,在那里对印度技术工人进行培训,然后将这个工厂拆解并迁往印度。
5 \( s5 l& o- f4 u7 N, d
3 H# b h4 u2 ]2 U- d; V2 q* a5 D0 r1 R& w$ X
" H2 W w6 X3 o. M" t3 I; e【不忘采购——法印正式签署“阵风”战机采购协议】9月23日,法国与印度两国防长在印度首都新德里正式签署订购合同,法国将向印度出售36架由达索公司生产的“阵风”战斗机,据法国《费加罗报》引述印度媒体消息透露,合同总价预计近80亿欧元。其中,技术转移以及工业补偿条款将占合同总价值的一半,按照相关规定,达索集团、泰雷兹集团、赛峰集团等法国制造商将与印度当地的企业签署合作协议,将部分合同金额投资在印度。$ [( N! {7 J1 F* w7 W! ~% E
' S8 f1 L" R; M- l, I( a4 Y8 {6 U
R4 K$ `8 p2 y0 R其实,法国一直是印度重要的传统军火供应商之一,双方在军事领域的合作历史悠久。自上世纪50年代起,印度就先后向法国采购了多批战斗机,从最早达索公司的“暴风雨”战机,到“神秘4”战机,再到“幻影2000”等,法系战机也成为印度空军最为熟悉的战机种类之一。不知道印度放开外资控股限制以后会不会直接在印度建立整套生产线。
w @/ r' @* ^. x8 B' J5 u7 C& G5 l" v
3 [" E! Z/ k! t1 |
【“拧下螺丝”不是“印度制造”】有人实地体验过印度制造后,发现很多印度制造的东西很好用,但当地人说,那其实是“贴牌”。用印度一些专家的话说,所谓印度制造不过就是在印度的工厂里“拧下螺丝”而已,这显然不是莫迪政府推崇的那种印度制造。 (图为“印度制造”的logo,是一只用大小不同工业齿轮装饰的精悍雄狮,据说齿轮寓意着和平发展,狮子则代表着印度所推崇的价值品质,即勇气、坚韧和智慧。)
3 q! ?2 l. v( o4 W* z* ^7 Z( F" g; u4 x* \# `0 G- z+ F5 I- y
% o& M. Y1 [- P! A5 M0 ^9 _4 Z【中国研发、印度制造】“中国制造”和“印度制造”看起来是竞争关系,但两者合作共赢的空间也很大。中国企业界人士表示,“中国研发、印度制造”将来也可能是一些优秀中国企业的选择,而印度发展的一些短板同时意味着“市场潜力”。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教授拉维·阿伦则给“印度制造”泼了冷水。他说,印度仍缺乏有国际竞争力的技术能力和基础设施,不妨把野心收敛一点
6 p& `* A* B# [" P- y4 i9 ^" g
# H1 s* l9 u+ _; 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