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丹麦摄影师埃斯基尔森(Joakim Eskildsen)在过去7个月走访了美国5个州,记录了当下美国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现状。照片中人物们的生活与电视中所展示的“美国梦”形成巨大反差,他们的辛酸鲜有人知。据报道,美国有超过4500万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之下,占总人口近七分之一。图中的这位女子名叫凯特,她和丈夫孩子居住在临时拖车里。由于常年遭受丈夫虐待,她不得不把孩子送去和母亲一起生活。在一次意外中,凯特一家居住的拖车失火,大火将其仅有的财产全部烧毁。美国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曾大量出售拖车给贫困人口,以此解决房屋短缺问题,此举曾多次遭美国社会谴责,认为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R) r6 l7 E2 K5 p! i
`1 r' p* X' ~
9 g/ N7 `$ w7 q
- b A( v' D: w# {- y: h9 A- |6 ^6 J& r" X3 x9 e+ t7 e- Q
1 ? Q+ n! U% d1 s" R( A
达琳来自南达科塔州,曾经是一名护士的她在一次意外中受伤导致残疾。达琳和她的两个孩子目前住在拖车里,没有饮用水,每月只有800美元的残疾补贴。达琳说:“如果我去找工作,我就无法领到救济金,但如果我只靠救济金生活,我就会永远成为社会体制的牺牲品。”
6 u, I$ o( M& H6 ^6 b2 j
3 l$ { q/ P) Z- G! N3 ~/ b5 u' `4 h$ S: g8 [
5 I5 \1 W- K. S
, c1 ~8 w% { u
2005年的卡特里娜飓风在密西西比河沿岸各州民众心中仍然是抹不去的噩梦,无数民众在飓风中失去家园,1836人在飓风中丧生。罗纳德作为当时的受灾民众之一,不仅失去了家园,腿部也受了伤,因此不得不坐上轮椅。罗纳德目前居无定所,每天在路边等着志愿者发放免费食物。% {* w: E6 ^/ H, O0 E+ i# D
2 {! ~- H9 u9 J, O& u: E2 S3 i7 r% v6 l/ Z
5 W% k2 j; @% B7 \% R' E6 o7 Y* @
# [5 N4 ]2 i. ~6 F5 a 图中的这位老人名叫特里,他目前和女友居住在佐治亚州郊区帐篷里。特里说他和女友在这里居住感到十分“平静安定”,比之前在城市中和其他无家可归的人们住在一起好多了。1 C% z" K5 R$ B
# t. j, t" ]3 C# W, f$ e$ {
. I. \8 X3 R* U' q, n8 C& ~' h3 k
. G: S1 \9 b" }0 T, f, @, P
; H ?- \9 z/ X( {5 G
由于没能偿还其在佐治亚州的房屋贷款,弗兰克和杰西卡一家被驱逐出原来的房子,他们的行李被工作人员无情地扔到院子里。夫妻两人不得不带着3个孩子开始寻找新居。# _4 V! Y* q, x, w0 Y
8 M4 t& n, D6 E( ?4 w: f: U
2 E# `$ m. [4 W) b* ?7 s
+ c& L/ }3 f; Z
' I9 m" F! x U! S( b 图为阿琳娜和她的表妹伊丽莎白,她们居住在路易斯安那州墨西哥湾沿岸。阿琳娜的父亲是当地的一位渔民,但自2010年墨西哥湾漏油事故以来,父亲的收成连之前的一半都达不到。阿琳纳的母亲是一位清洁工,负责清理石油垃圾。当地政府表示渔民们能打捞到沾有石油的鱼就不错了。6 G/ C% b' [) Z9 [
+ l S6 S6 P6 U; ^% \- E( @" L( m% i) I4 d- q( G
8 i4 p( R) ]9 `) i
- Q$ w V' p) J% o2 T) B 摄影师埃斯基尔森说,在拍摄过程中,几乎每一位受访者在谈话间都会忍不住哭泣,“很多时候看到他们这么难过我也很难面对,似乎任何人都有可能遭受他们的苦难。” 图中的这个姑娘和家人居住在南达科他州,是当地原住民民族拉科塔族人。目前她希望得到篮球奖学金,以此改变她和家人的命运。
/ Q1 M% f! i4 o8 i) K# F4 ^7 \- X7 J# K2 `) T L
6 G/ g! [" L3 _- ]
% h* J/ o6 p6 w; U) J
/ Y" ^! a: S% [) y, Z 图为马勒和丈夫达伦,马勒曾是一名建筑师,丈夫达伦则曾是室内设计师。但二人均在08年经济危机中不幸下岗。马勒后来曾得到一份洗碗工的工作,但她认为自己资历过高而拒绝了这份工作。! W- G2 T: W) a- ]/ R
& C1 m _* O8 f( z
3 P! K+ T9 c& _
) O }2 k# e* i5 G c5 K S$ {4 ?: I! X
哈维尔和阿尔维诺来自墨西哥,上世纪70年代两人来到美国务工。他们每天5点就起床,以采摘蔬菜和水果为生。每年冬天,两人会搬去阿拉斯加靠捕鱼赚些外快。两人曾因非法移民被多次遣返回国
. E; @4 H, V+ {* c* ^
" F8 w! K9 {5 G5 v: C2 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