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网站8月17日发表题为《中国如何计划在太平洋利用反介入/区域拒止环境》的文章,作者为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伯克战略课题组负责人安东尼·科德斯曼,编译如下:3 u& R8 o9 b i$ O3 Z W* G) t5 M6 ~
9 I4 d0 Z4 m& J4 B$ u9 P
对许多亚太问题观察家而言,反介入/区域拒止是美国在调整该地区兵力时面临的最严重挑战。反介入/区域拒止是中国的一项战略,其基础是在限制敌人进入某一战略区域的同时,围绕着台湾等领土资产或有争议的海上领土声索实施强有力控制。该战略旨在就此类问题发生对峙或冲突时,“阻止、劝阻或挫败”第三方的介入,而针对的目标是美国及其可能实施干涉行动的太平洋盟友。, K$ r. a, O# I( w
3 N6 o8 I, z7 @% |不过,反介入/区域拒止的实际落实相当复杂。中国和美国都需要仔细评估中方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及其对双方的竞争和冲突风险造成的战略影响。% c. h0 ?' \4 e! s2 }' g
" j- b3 j+ d' r) W) r8 v( H/ n首先,中国的反介入/区域拒止要求先进的情报、监视和侦察能力,以及先进的瞄准、通信、航海、航空、导弹防御及太空能力。为阻止介入,中国必须具备执行杀伤链各环节的能力,该杀伤链从“侦察目标”开始,此外“还包括弹药投送、武器制导、毁伤评估以及面临敌方战舰、航母、战机、潜艇、信息中心和导弹阵地从远距离发动二次攻击的可能性”。
1 q7 ]" R+ a" j G
, o( X# Z& T; E: s这要求具备跟踪和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情报及监视与侦察(简称C4ISR)的重要能力,其中大部分能力只能由天基资产提供。有必要进一步提高天基跟踪能力是基于太平洋是一个大战场的事实。
C0 D* ~) i7 ?+ J0 J/ J& q% Q
5 t/ Q& o: l, F' |' W* w! i0 L中国还必须建立一体化系统,它对反介入/区域拒止所需要的实质性跟踪必不可少。该系统需要“高品质实时卫星图像、目标定位数据融合,以及可靠的本土卫星导航定位和授时”。目前,中国丝毫没有放缓动作的迹象,8月10日它发射了高分三号卫星。一名中国官员称,高分三号将十分有助于维护中国的海洋权益。
8 v( J/ @. I a% N0 H9 N" F; k" s7 J( f' |5 C
此外,中国还部署了大量具备电子光学望远镜、合成孔径雷达和电子侦察等一系列能力的卫星。然而,不同的卫星有不同的弱点,比如在恶劣天气情况下的跟踪能力、夜间的运转功能和成像质量问题。因此,拥有跟踪移动目标的大量卫星技术至关重要。% A% G& U1 y9 [6 x/ c k5 l
1 b! ~) {& u# ?& `% O3 S
其二,中国的反介入/区域拒止还要求具备防空导弹的制导能力。为此,中国历时多年研发自己的全球定位系统,并将其命名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目前,“北斗”系统已拥有19颗在轨道正常工作的卫星,并由中国人民解放军部署在各区域。此外,中国还计划将该系统的卫星总数扩大至35颗,到2020年实现对全球的覆盖。
, c# g+ k3 g( Y- k; L
- r; }" f- q+ A. x% R导弹研发一直是中国军事现代化的重中之重。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情报中心称:“中国拥有世界上最积极、最多样化的弹道导弹研发计划。”
+ T1 U; a3 U% `+ O
4 _! D6 S- A+ x6 r" k五角大楼称,中国目前拥有大约1200枚短程弹道导弹和400枚对陆攻击巡航导弹。这些导弹会使第一和第二岛链的目标面临风险,比如美国驻日本、韩国和关岛的基地。在反介入/区域拒止环境下,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专家设想实施多轴向和多导弹齐射的方案,其中包括大量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以战胜并扰乱敌方的导弹防御系统。中国的导弹与卫星数量激增是相辅相成的,因为太空能力对确保先进导弹的远程精确火力至关重要。
' L$ {! l" ^- R! C, i- l$ P/ H( V! s* ^: S* X3 G
中国制造的东风-21D和东风-26导弹是世界上第一代反舰弹道导弹,同样是鉴于反介入/区域拒止战略而研发的。反舰弹道导弹的影响如此深远,甚至引发了外界有关未来航母效力的争论。这种对美国未来在太平洋部署航母和战舰构成合理威胁的能力,看起来是可信的。
0 z3 s$ X. \6 `$ T' B. S8 N% g
! \$ M3 W2 D3 H5 m4 n: |$ K中国不仅计划在反介入/区域拒止环境下利用自己的太空能力,而且还计划拒绝给予敌方这种能力,目的是取得制信息权。由于美国对自己的太空能力极度自信,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专家将此作为可以利用的一大弱点。
8 J, g6 ^1 |9 e7 [* U1 m, T1 P) W
1 J: J- h% ^. z3 E( }+ ]0 J为此,中国已部署大量反卫星武器,其中包括直升式、共轨、定向能和太空反卫星武器。这非常重要,因为目前的太空威慑力缺乏类似于核威慑力所包含的“战略稳定性”
; I" q/ q0 A4 j- [1 T# B- T, Z6 b/ s. 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