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网站8月17日发表题为《中国如何计划在太平洋利用反介入/区域拒止环境》的文章,作者为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伯克战略课题组负责人安东尼·科德斯曼,编译如下:8 _# a" q2 m' Q, |) p% H7 P
* w% @' }# y- F' U
对许多亚太问题观察家而言,反介入/区域拒止是美国在调整该地区兵力时面临的最严重挑战。反介入/区域拒止是中国的一项战略,其基础是在限制敌人进入某一战略区域的同时,围绕着台湾等领土资产或有争议的海上领土声索实施强有力控制。该战略旨在就此类问题发生对峙或冲突时,“阻止、劝阻或挫败”第三方的介入,而针对的目标是美国及其可能实施干涉行动的太平洋盟友。 T4 I. O4 M, X
0 q( V8 N1 g) g- e. W5 J不过,反介入/区域拒止的实际落实相当复杂。中国和美国都需要仔细评估中方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及其对双方的竞争和冲突风险造成的战略影响。/ E# i' @. V7 N5 y# s
. f8 ?6 X& f) ?2 h( I) Y
首先,中国的反介入/区域拒止要求先进的情报、监视和侦察能力,以及先进的瞄准、通信、航海、航空、导弹防御及太空能力。为阻止介入,中国必须具备执行杀伤链各环节的能力,该杀伤链从“侦察目标”开始,此外“还包括弹药投送、武器制导、毁伤评估以及面临敌方战舰、航母、战机、潜艇、信息中心和导弹阵地从远距离发动二次攻击的可能性”。
1 e, n2 {5 u- r( Z; w# M4 P: K2 O0 b3 V2 }3 z: V
这要求具备跟踪和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情报及监视与侦察(简称C4ISR)的重要能力,其中大部分能力只能由天基资产提供。有必要进一步提高天基跟踪能力是基于太平洋是一个大战场的事实。
& G0 q! P* d. B) T# r; O# @$ W5 E* Y
中国还必须建立一体化系统,它对反介入/区域拒止所需要的实质性跟踪必不可少。该系统需要“高品质实时卫星图像、目标定位数据融合,以及可靠的本土卫星导航定位和授时”。目前,中国丝毫没有放缓动作的迹象,8月10日它发射了高分三号卫星。一名中国官员称,高分三号将十分有助于维护中国的海洋权益。$ O5 m2 s; q* c: e& }4 f. Y! z! z
6 f0 y! ^8 S8 p" e此外,中国还部署了大量具备电子光学望远镜、合成孔径雷达和电子侦察等一系列能力的卫星。然而,不同的卫星有不同的弱点,比如在恶劣天气情况下的跟踪能力、夜间的运转功能和成像质量问题。因此,拥有跟踪移动目标的大量卫星技术至关重要。) e: v" Z9 C( e- e {0 r" h( O$ H
. s+ i% D8 s3 B% i& ]1 i
其二,中国的反介入/区域拒止还要求具备防空导弹的制导能力。为此,中国历时多年研发自己的全球定位系统,并将其命名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目前,“北斗”系统已拥有19颗在轨道正常工作的卫星,并由中国人民解放军部署在各区域。此外,中国还计划将该系统的卫星总数扩大至35颗,到2020年实现对全球的覆盖。
6 T, h1 d* b: A# @3 q% y# \+ ]8 [
7 ~0 W1 u) u0 g" L) \; U1 u2 c1 ]导弹研发一直是中国军事现代化的重中之重。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情报中心称:“中国拥有世界上最积极、最多样化的弹道导弹研发计划。”6 x& Z" L% S( Q
+ j/ N! q9 x. r0 U4 t; q \
五角大楼称,中国目前拥有大约1200枚短程弹道导弹和400枚对陆攻击巡航导弹。这些导弹会使第一和第二岛链的目标面临风险,比如美国驻日本、韩国和关岛的基地。在反介入/区域拒止环境下,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专家设想实施多轴向和多导弹齐射的方案,其中包括大量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以战胜并扰乱敌方的导弹防御系统。中国的导弹与卫星数量激增是相辅相成的,因为太空能力对确保先进导弹的远程精确火力至关重要。
" ?) I0 Q/ q3 }: E+ P0 R, c5 U
# E4 }& {. q9 o9 Y0 m8 ^5 Q6 o中国制造的东风-21D和东风-26导弹是世界上第一代反舰弹道导弹,同样是鉴于反介入/区域拒止战略而研发的。反舰弹道导弹的影响如此深远,甚至引发了外界有关未来航母效力的争论。这种对美国未来在太平洋部署航母和战舰构成合理威胁的能力,看起来是可信的。
7 @0 K. p3 d. |& q. l7 x9 y4 K* X. L% |, D5 ^3 ^; A p
中国不仅计划在反介入/区域拒止环境下利用自己的太空能力,而且还计划拒绝给予敌方这种能力,目的是取得制信息权。由于美国对自己的太空能力极度自信,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专家将此作为可以利用的一大弱点。$ X9 q( Y: g5 v4 t" I
% u" ?' R6 ~- [7 a( z
为此,中国已部署大量反卫星武器,其中包括直升式、共轨、定向能和太空反卫星武器。这非常重要,因为目前的太空威慑力缺乏类似于核威慑力所包含的“战略稳定性”
. Q m/ I7 U7 O$ U2 R4 Z# `
6 [3 z( P/ y8 W) @/ D7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