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奥巴马政府内,副总统拜登被称为“Trouble-shooter”(意为“解决麻烦问题的能手”),常被奥巴马派到伊拉克、阿富汗等国处理麻烦事儿;在美国国内,也常被奥巴马点名牵手成立专门委员会应对诸如如何控枪等棘手问题。
* k& o- Q0 z0 D# x
" e' i0 O! ^! L7 ~+ K2 c4 d9 f) j- @: T, y$ c' m
其实,这位拜登先生有时也是麻烦制造者。口才极佳的他有时难免也是个“大嘴巴”,如2014年10月2日,拜登在哈佛大学发表演讲时,称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曾在一次私人会谈中承认,土耳其让许多外国武装分子越境进入叙利亚。拜登还暗示,阿联酋为推翻叙利亚总统阿萨德而向“伊斯兰国”“基地”组织以及“努斯拉阵线”等恐怖组织提供大量武器和资金。此言一出,立即引发土、阿两国不满。拜登不得不放下身段表示道歉。白宫发言人也赶紧出来圆场,肯定拜登勇于认错,并说拜登仍为奥巴马的得力助手。
0 P# M3 b. V6 f# l$ p2 {6 N7 A5 H, M$ ?8 L. l4 o3 T8 z; i
! i. h9 g1 F6 i" U a. Z3 p 在中国问题上,拜登先生也屡屡发出颇有争议的言论。7月16日,拜登就菲律宾南海仲裁案在澳大利亚接受采访时称,“我们期待中国和别国一样遵守国际规则。”
H( n' L+ [) D1 q% R T( \) K- S8 H* x3 D3 ^4 g
# v c3 y# f, M$ U5 p 又是“国际规则”!
9 m) h" [/ Z4 I) d) s5 U* p9 m1 g% f+ G' ~7 e" M3 C, {" V9 v
3 Y5 E+ E' |% f- ^( k1 S' ^ 国际规则,一个多么冠冕堂皇的用语!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是言之凿凿的老理儿,诺大一个地球村当然需要若干规则管着。但细究一下美国在中国问题上使用这一词汇的语境,不禁叹道,这个词确实是被玩坏了!
4 C7 }1 n( ^/ W/ k, c4 ]
7 f! ]: ], G% c$ V( w6 `$ c2 ~$ d, s" ~
奥巴马2008年慷慨激昂竞选之时,南海问题根本没在他的视线之内,当然也不是他那位民主党内竞争对手希拉里·克林顿的谈论话题。奥巴马入主白宫后,整出了一套“重返亚太”战略。2010年7月,时任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在东盟地区论坛上声称美国在南海地区“拥有国家利益”。南海问题的风波便是从那时风借火势、火助风威地热闹起来。
( [ w6 d! |% E/ b8 P
; y2 Q0 {) o& t; j; [+ D2 Q6 u* s! g
/ R W4 {5 u' O r/ l 自那以后,美国在谈论南海问题上悄悄加上一个后缀,那就是“中国应该遵守国际规则”,随后又附着上一个“确保航行自由”的伪概念,再后来便是更为频密地在中国家门口耀武扬威,最终鼓捣出了一个南海仲裁案。 , _( y, l& S5 c" B1 ~
" \: m" T1 [ @* z1 h
7 v; m3 ?6 ~5 V0 L- h) `$ F
美国在谈论南海问题时每每强调中国要遵守“国际规则”,但又一直保持模糊性,不特别点出中国要遵守哪些“国际规则”。其实,既然是海,最大的国际规则不外乎那个《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而恰恰是这个最为重要的国际规则,美国联邦国会一直未予批准通过。 8 q6 n1 [! z" Y; z8 y F/ h
U. U; y( I3 X9 f8 Y% N+ `
) [* C1 S; h" G4 E0 L4 j' J' ]# [ 经过八年的密切观察后,我认为奥巴马还是一个明白人。但在白宫椭圆型办公室坐的时间越长,这个明白人越来越明白他在许多事情上颇多无奈。奥巴马早就看出来美国在南海问题上要求中国遵守国际规则有些虚伪这个硬伤所在,也一直敦促美国国会尽快通过《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但面对共和党掌控的国会参众两院,他的话完全被当成耳旁风。 3 q6 E* M# A6 L, e: O
' b' @% f; {5 y4 y- ~
( E# b) l+ ], C- p 位于纽约郊区的西点军校是美国陆军最高学府,位于马里兰州安纳波利斯的海军学院是美国海军最高学府,位于科罗拉多州的美国空军学院则是美国空军最高学府。今年6月2日,奥巴马在美国空军学院发表演讲时,再次就美国国会通过《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喊话。他说:“如果我们真的担忧中国在南海的行动,参议院就应该通过《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来强化我们的立场。”
0 l8 J* O4 q* v, P" n: c
+ B1 @, C4 t% p% T
$ {$ Y; j9 o+ k% \6 a. f" l 记得2014年5月,奥巴马在西点军校发表演讲时,也曾提及此事,他说:“美国自己置身于适用其他所有人的规范之外,让美国在推动有关各方找到解决争端方法的时候更加困难。”奥巴马表示,尽管美国高层军事官员一再说,海洋法公约有助于提升美国国家安全,但国会参议院却拒绝批准这个公约,这让美国很难“敦促中国根据公约解决海上纠纷”。 ) y2 j8 O3 Y8 Y2 z& m- B
M( P% n, J) n7 N& f6 F W, J, |' x9 K
从西奥多·罗斯福开始,美国总统很喜欢重复一句古老的非洲格言:温言在口,大棒在手,行走长久。从塔夫脱、伍德罗·威尔逊在拉丁美洲屡屡上演的“炮舰外交”到小布什发起的阿富汗、伊拉克两场战争,美国的“大棒在手”远远多于“温言在口”。现在美国为何要拿“国际规则”的“温言”向中国说事儿?原因很简单,无论是体量还是实力,中国不是当年的尼加拉瓜、海地或墨西哥,也不是当今的阿富汗和伊拉克。
9 d: W, ]; q% e. ?0 Q6 d; u- w4 ]
9 Y C4 z% c7 \# Y" ], G* @/ d
3 \! f7 p0 N0 e& ~$ N. ^, P 如何看待和应对一个不断发展壮大的中国,一直是让美国感到很纠结的战略新挑战,也因此有了21世纪版本的“温言在口”和“大棒在手”。 ! m* X+ A' e' b0 j; i& y- Y% W
) f, V8 q% U6 P4 T* F' l
/ ~% H3 }. i; }+ m/ Q8 _& _+ \ 美国官方在阐述对华关系时,常用的表述是“美国欢迎中国的和平崛起,不会试图以任何方式遏制中国”。真的没有遏制吗?我在与多名美国中国问题专家交流时,他们说,真的没有遏制。如果是遏制的话,冷战时期美国对苏联实行的那一套才是遏制。
2 q4 G# e3 L7 f3 W4 L
. U |6 [; C& ^" e, r6 {0 F9 @
& N* j6 y R9 A- b" C5 q 这种解释终显苍白。毕竟21世纪了,毕竟中美间的诸多合作给美国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对中国照搬对苏联的那一套当然不行。但“重返亚太”战略的目标指向、西太平洋的排兵布局、环中国战略盟友或伙伴的岛链外交、跨太平洋伙伴合作协议等动作的背后,再加上“国际规则”这一套说辞,不是后冷战时期的遏制又是什么?!
0 ]2 Y: N9 i6 M! ]7 j+ V
^8 O4 Z# F* I( C$ H) v1 U2 ~) N' ?4 s2 e5 |9 [, l
这种后冷战时期遏制的背后是美国深深的战略隐忧。说透了,美国就是担心中国的发展会威胁其世界惟一超级大国的战略地位,美国就是不能当“世界老二”。
7 V: b2 b% D0 K& |3 ~. C
: H0 V; k" a2 }% J" n, e" x' j4 V, k
对于很多至今还以意识形态划线的美国政客而言,中国的不断发展当然是威胁。用这种思维看中国,正是阻碍、干扰、破坏中美关系的*源所在,也是将“国际规则”挂在嘴上在全世界范围内妖魔化中国的根源所在。消除了仍带有浓厚冷战色彩的遏制中国的冲动,诸如南海仲裁案这样的闹剧便将灰飞烟灭。 - A& E8 Z! o7 G) G H
; \; P6 I1 o- ?" C) e
, L" T% y0 F! N: Q 中国并非国际规则的颠覆者。想当年中国费了那么大劲儿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其实就是想通过熟悉、遵守、诉诸国际规则以利中国与世界。近年来,随着国力的增强,中国又提出自己要成为当代国际秩序的参与者、维护者和改革者,这确为题中应有之义。
& e; [4 G% y3 J. ]& `2 O9 S9 E5 M/ L9 U- ?! D2 D
7 i" C2 ?% p# I" Q! g8 e0 m 关键的关键还是中国自身的发展。在国际舞台上,中国现在处于一个最难的阶段。“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正处于风必摧之、流必湍之、众必非之的时候。中国被贬之为“东亚病夫”时,看尽了世界的白眼,此时欲出类拔萃之际,抬头便见红眼,四处射来的冷枪暗箭实乃家常便饭。一个人在迈向优秀的过程中是要尝遍白眼和红眼的,一个国家的崛起过程照例如此。
0 b% U3 u* c5 k5 [7 {2 ^8 u9 z! k2 S6 J$ d$ _! B! O2 f* V+ {
8 D5 V# m( G3 _* a( T4 a( \7 `, }+ P 自助者天助。当此之时,中国更需定力,要咬紧牙关图发展。面对一切白眼和红眼,冷观诸多棒杀与捧杀,最为重要的是做好自己的事情,不能乱了发展的阵脚。果如此,无论是“温情在口”,还是“大棒在手”,任谁也挡不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脚步5 ]* L9 b B* a0 q; j% ^' P: l8 L
8 k/ F0 |2 {4 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