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专题)脱欧造成避险资金大幅敲进日圆,使得日圆大涨,日经 225 指数下跌幅度为欧洲股市以外最重的市场,创下 5 年来最深跌幅。英国脱欧 24 小时之内,日本市场损失金额几乎与 311 事件一样。使得日本成为脱欧事件最大重灾区。7 v: S# U/ [3 C
8 K# ^+ i6 z5 Z! F* W$ r
过去日圆贬值是安倍经济政策当中相当重要的一箭,带动观光与出口,活络日本经济,安倍下一步即是要求赚钱的企业帮人民加薪,同时改革僵化的企业制度。所以,日本政府一点都不愿看到日圆大涨,但经济学家看到日本央行平抑日圆的工具几乎都已用尽。8 @. I- c2 _- n6 _
# N/ Q+ }. a) c2 |6 O0 W$ Y5 c. J* z3 Y' H- g
% |% m9 P5 |# a6 N) N- ]5 h- A
, A! Q2 x J! O8 u
6 o4 w9 c- \8 y; H- [- K; K: O% p" z
" n, P' m8 l; X6 g! j- A 过去几年,日本与许多已开发国家一样,在政策工具运用上得过且过,在脱欧之前,日本央行只会大量买进债券,创造负利率环境阻挡热钱,但这两样工具只为日本换得不甚满意的复甦结果。
E* ~! ?9 n( R3 c5 z S \) R* p
华盛顿邮报分析指出,日圆贬值让日本大企业获利颇丰,日经指数 2012-2015 年是上涨最快的市场,不可否认是安倍的经济成就。但付出的代价是,日本央行把危机时刻的工具都用光了,现在央行等于无计可施。
: M+ f9 d0 [ T+ s$ b( M
1 I: t) X' G2 W7 K4 s3 w6 h% i$ @ 日元大跌直接冲击的就是日本大型制造业。譬如在脱欧公投的当天早上,在美国赚 100 万美元等于可换回 1,06 亿日圆,但 24 小时过后,一样 100 万美金只剩下 1.02 亿日圆。% ?% z. a+ e: s3 I& \( R
7 I5 g) }; f: v- n+ n4 A 由于日本是高度仰赖出口的国家,因此汇率与股市连动性很高,但只要投资人一看到经济不确定性增加,就会买进日圆,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债券国。经济学家认 为,其实日本央行可以买回更多政府债券,但现在日本央行买回政府债券的速度已经大于发行速度, 2010 年央行持有金额佔政府公债的 8%,现在佔 37%。. p' G- h& [' t- |; H3 Y1 T
: R, M! S! [: O( e0 y; [# Y* L
央行持有 426 兆日圆资产,大部分是政府债券,是安倍 2012 年掌权以来的三倍之多。若央行债券持有水位可保持在低档,政府可以加快发行速度,如此政府发行与央行持有速度可以一致,但可能会增加日本沈重的债务负担。3 N5 X6 g4 A1 i8 l: D
# Z' j* ^* E# k `( l: E. A
日本也可以卖日圆换美元,但最大的阻碍是政治。过去日本央行被指责干预汇率,为避免竞争性贬值,G7 国家已经协议一同管理汇率,同意汇率政策要共同商讨。: l+ W5 W% v6 `. ]
& g0 M9 v6 s1 T
脱欧之前日圆就已经开始上涨,主要是投资人看准央行没有控制汇率的空间,丰田表示日圆升值会侵蚀三分之一获利,现在 100 日圆兑 1 美元,分析师预期日圆兑美元有可能升破 85 兑 1 美元,是安倍上任以来从未见过的水准。( u( C% S6 l: C7 q0 T
: F, i- T5 @! i \" H
面对大环境剧变,安倍三支箭铺设的再完美,最后只能感叹人算不如天算。
, m: p2 U- l( K# s: P, P1 L! k
1 X* R! W( t( 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