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将签署30项贸易协定 高铁项目协议是重点# Z' P# H) O# B4 c; t6 b
8 v- M' w* R, W! |香港《南华早报》20日称,中俄将签署高铁项目协议。而俄罗斯《独立报》则以“着眼于大欧亚的访问”为题报道称,俄方准备在普京访问期间与中方就建立“大欧亚”经济关系开始谈判。另据俄罗斯《消息报》报道,俄目前正在评估与包括中国在内的12个国家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可能性。
Q+ r9 ]: v1 }5 r6 T/ O% Q% g
1 f8 G# W2 `8 T) B据俄罗斯卫星网20日报道,俄政府表示,中俄两国领导人的会谈议程包括双方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以及两国在联合国、金砖国家、20国集团等多边和区域组织框架下的互动。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表示,中俄元首将签署并发表多个重要政治文件,见证双方有关部门和企业签署一系列务实合作文件。此外,今年是《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15周年,双方将举行重要庆祝活动。《独立报》称,普京此访说明,两国领导人的政治信任达到了极高水平。8 a( m" }6 C5 u% f# M' B5 Q
6 q. L% y/ }5 S6 k7 I“中俄双方此次将签署多达30项的贸易协定”,《南华早报》援引消息人士的话称,价值数十亿美元的中俄高铁项目可能也会达成协议。中国近期确认,将为莫斯科至喀山的高铁注资4000亿卢布。此外,两家中国银行4月同意提供120亿美元贷款,用于开发俄罗斯北极地区的液态天然气。卡内基研究院莫斯科中心的专家布耶夫因此认为,高铁项目和天然气第一批贷款将在普京访华期间落实。& c" M% \2 a% `, T
9 m% l$ E6 @, ~4 ~+ S建立“大欧亚关系” 中俄现在“似乎正准备谈判”; A& ^$ T6 ~8 `2 U) R
4 z: d/ O" g4 t5 p) R5 G4 u俄罗斯《独立报》称,中方表示在普京访问期间会签署多个重要政治文件,这些文件极有可能包含普京在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上提到的建立“大欧亚关系”相关内容。据介绍,“大欧亚”指由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包括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亚美尼亚、吉尔吉斯斯坦)、中国、印度、巴基斯坦、伊朗以及一些独联体国家参与构建的全面经贸伙伴关系。报道称,中俄双方现在“似乎正准备谈判”。如果能与中国签署相关合作协议,这将成为建立“大欧亚”的突破性第一步。中方目前对于俄罗斯的这个计划没有做出反应。《独立报》分析说,目前中国已与22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自贸区,占其对外贸易的40%。激活欧亚经济联盟与中国的关系,可在中国“一带一路”框架内推动双方务实合作。
7 P% ?. N. L- ?# |3 X: Y* y: P$ a* S, P8 C. p% B4 L' j6 e
香港《亚洲时报》20日报道称,俄罗斯的“大欧亚”设想是想联合主要的亚洲国家。俄罗斯主导的欧亚经济联盟已经开始尝试与亚洲地区组织签署自贸协定,东盟表示,有意考虑与欧亚经济联盟建立联系。此外,俄罗斯还想借该设想修复与欧盟的关系,莫斯科方面表示,“大欧亚”也向欧洲开放。香港《东方日报》20日评论说,一旦“大欧亚”建立起来,俄罗斯可以摆脱对欧美的依赖。
3 @/ u2 h) l$ I# Y
$ |9 p: a6 M5 W6 e/ E另据俄罗斯《消息报》20日报道,俄罗斯经济发展部表示,目前他们正在评估与12个国家签署自贸协定的可能性,9月份将制定详细的分析报告。这12个国家是中国、印度、伊朗、埃及、以色列、柬埔寨、印尼、韩国、委内瑞拉、尼加拉瓜、秘鲁、智利。俄工业和企业家联盟副主任穆雷切夫称,俄想与多国建立自贸区存在与美对抗的动机,但也不完全如此,也有为自身未来发展的考虑。5 A. X; J% x$ b5 w% R- B+ H: u
7 p2 H5 R6 V3 o4 C
中国社科院世界历史研究所俄罗斯问题学者闻一20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俄罗斯最近聚焦于经济联盟、大自贸区等构想,一方面是俄罗斯经济转型的需要,它需要从一个资源型经济向科技发展驱动的经济转变,需要借助外界的经济力量;另一方面,俄罗斯有一种强国传统,不喜欢依附于其他组织,更愿意由自己牵头建立某个联盟或者组织。闻一表示,不过俄罗斯也面临一些挑战。首先俄自身经济力量不那么强大,西方制裁也给它带来进一步压力,这就可能影响其号召力和组织凝聚力,因为其他国家做决定前会预估自身的利益得失。而在与12个国家建立自贸区的计划上,其对象国涵盖亚洲、中东、拉美的多个国家,其中也不乏韩国这样的美国传统盟友,地缘政治或许也会成为一个难题。
! O. \$ z2 ?3 A- F+ ~5 d6 w5 S5 R2 Z' b! L# j; Z7 p2 V
闻一认为,无论如何,上述构想和计划是俄罗斯目前为摆脱国内经济困局寻找的一种出路,也反映了俄希望和世界进行更广泛合作的愿望。
. v" v- ]# `7 t' s4 G+ F$ m+ c2 s# c) f7 G1 [
莫斯科列车
5 U W h3 `3 s0 `( ^; A' m8 p( o! u: R8 D8 [3 C* ]3 v5 I% o* d
普京访华为中俄关系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M4 z1 a2 V# `
) _' |1 v3 r6 ^1 m+ O9 h% L( U$ I6月20日,中国驻俄罗斯大使李辉接受《俄罗斯报》和中国媒体联合采访,就俄总统普京访华、中俄关系、《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15周年、南海问题等回答了记者提问。李辉表示,普京总统即将访华是今年中俄关系最重要的一件大事,必将为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新阶段的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 b% C( Y/ `/ E
- E& p; Y/ P7 T, q* k记者:您如何评价当前的俄中关系?中方对普京总统访华有何期待?
! ^; r: D9 X, c1 D
) n- D+ h" j; t! u1 k6 O9 [0 i李辉:当前,中俄关系成熟而稳定,始终保持高水平运行,可以说处于历史最好时期。两国政治上高度互信,经济上互为重要伙伴,人文交流亮点纷呈,国际战略协作日益深化。
) s2 L% N' \: M+ E9 J/ Y- m
* r! l# h0 |1 m/ V) T$ i+ |9 J$ m# Q今年也是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确立20周年。20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两国共同致力于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家关系,在双方关切的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密切协调配合,始终是维护国际公平正义、维护世界及地区和平稳定的重要建设性力量。8 [6 y$ Y6 B8 k* c
. i& R/ V$ X, p: Z2 E
普京总统即将访华,这是今年中俄关系最重要的一件大事,必将为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新阶段的发展注入强大动力。目前,两国有关部门间正在加紧协商,做好各领域的成果准备工作。届时,双方有望在一些重点大项目合作方面取得新进展。
# M, }7 j8 a( S
; ~9 }* u+ ]9 \' ~3 v: |# F记者:今年是《俄中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15周年,据了解,双方将就此举行一系列庆祝活动。您对该《条约》有何评价?% N" a C7 \- ~
0 h& t: g/ A) I1 v# c3 y
李辉:双方于2001年7月签订的《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是中俄关系史上重要的里程碑,将中俄两国永做好邻居、好伙伴、好朋友的意愿和决心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使中俄关系走在了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新型国家关系前列。7 X6 w, F; G, _
7 \# v' _, W N, H4 q
15年来,双方始终遵守《条约》确定的宗旨、原则和精神,以平等互信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作为中俄关系发展模式,不以意识形态划线,尊重彼此利益,尊重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互不干涉内政,在涉及主权、安全、发展等核心利益问题上相互支持;互利共赢,开展全方位合作;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在《条约》的有力保障下,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中俄关系不仅发展至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高水平,并对地区和世界的和平、安全与稳定也产生了重大影响。4 l( Y9 p8 F4 o! Q7 g8 Y
( |& b% d) p9 l6 V9 r1 P, t
15年对《条约》来说,既是值得纪念的周年,也是一个新的开始。《条约》蕴含着推动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发展的巨大潜力,使我们有充分理由对发展两国关系的未来和前景充满信心。
# a& W$ O4 L+ [4 M( R( {/ E" ^# k8 V. U# e7 |; v
记者:菲律宾就中菲南海争议向海牙国际法庭提请的仲裁将于近期作出裁决,您对此有何看法?
' `) |) {6 f; V% y7 P
7 b* W/ G$ X, J5 |3 {2 E7 \. L; b李辉:南沙群岛自古就是中国领土,我们对此有着充足的历史和法理依据。中国政府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我们始终坚持通过谈判协商和平解决争议,通过制定规则和建立机制来管控争议,通过开发与合作来实现互利共赢,坚定维护各国依国际法享有的南海航行和飞越自由及南海和平与稳定。
, D6 c" C! i$ M
$ I) { K; L& O0 `0 z菲律宾就中菲有关南海问题提起仲裁以前,单方面关闭了与中国通过谈判解决南海有关争议的大门,并违背双方达成的关于管控分歧的共识。菲方单方面提起南海仲裁案,违反了中国同东盟10国共同签署的《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侵犯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的缔约国自主选择争端解决方式的权利。中方坚决反对菲律宾的单方面行动,坚持不接受、不参与仲裁的严正立场。! y) a, y) m& ]8 Q/ W; S
, Z/ V$ e3 _2 L$ S6 N; N在领土主权和海洋划界问题上,中国不接受任何诉诸第三方的争端解决方式,不接受任何强加于中国的争端解决方案。中菲双边谈判的大门始终是敞开的。中国将继续坚持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根据国际法,通过双边谈判解决与菲在南海的有关争议# C- F% }( Q# K2 T, [) W0 u/ V
% J& m: D* `% B$ M% p& r0 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