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1分钟注册发帖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政治] 全球最大规模产业大战爆发 胜败决定未来30年

[复制链接]
GPS 发表于 2016-6-19 02:03: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矿业界》认为,全球经济大繁荣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问题和矛盾,在经济大萧条后已全面爆发,集中体现在产能过剩与价格下降,导致全球产业战争全面爆发,其实质是,各国政府、国际经济组织和大型跨国公司等利益集团,借助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欧盟委员会等各种平台,通过政治、经济、政策等手段,保护自己的产能,挤压别人的产能。
# e  Q5 m" J& P$ B* G# H! ~. d$ }9 G$ U
这场产业大战是各个国家和产业链上下游的一种应激反应,既有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产业链之争,也有能源资源供应国与需求国之间的市场价格之争,背后是大国之间的经济利益与地缘政治利益的博弈。这场产业大战将重塑全球经济格局,胜利者将在未来30年占尽全球经济发展的先机,失败者将被淘汰出局。
$ y8 n4 d! l4 f& o9 I8 K+ D
) r: g' D* o" F# ~5 J: }一、20年大繁荣后,产能严重过剩,全球产业战争全面爆发
! I6 T* W( B1 |. {3 W
7 p. H; H1 X; n/ |; P8 F' Q20世纪90年代末期到本世纪前10年,全球经济高度繁荣,生产力快速发展,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的发展,导致需求增长跟不上产能增长,全球产能严重过剩。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被虚拟经济鼓噪起来的需求严重萎缩,产能过剩问题逐步显现,已成为制约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问题,造成部分国家经济负增长、总统面临下台、企业亏损倒闭、工人下岗。
6 b" C9 F( y$ q. c8 i: `
6 v: c5 A: I% o3 Z. |' M- X
$ l- G" B! J& R! Q+ K无论是各国政府主动去产能,还是市场手段去产能,去产能已成定局,关键是去谁的产能。而全球产业战争的实质就是,各国政府、国际经济组织和大型跨国公司等利益集团,借助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欧盟委员会、世界银行、“一带一路”等各种平台,通过政治、经济、制度政策、技术、金融等手段,保护自己的产能,挤压别人的产能,让自己的产业活下去。
8 S# d+ r5 h6 l# K0 Q/ ]1 ~& ^4 \! X& T3 Q
这是一场涉及东西方、覆盖全产业链的产业战争。这场战争是不同利益方适应全球新格局的一种应激反应,是一场混战,各战场之间也未必有密切关联。这是有史以来,所爆发的最大的一场世界产能大战,其输赢决定着一个国家或者一个企业未来30年的生存问题。
0 v- O9 D! I: E0 Q. P1 v0 u) ~+ P
7 ~1 C1 `6 t/ g' _6 D7 N6 t8 |据《矿业界》统计,目前全球煤炭、石油、天然气、铁矿石、钢铁、铝、玻璃、水泥、船舶、家电、汽车等产业均严重过剩,而且部分产品产能仍在增长。全球能源总体过剩8-14%,钢铁过剩18-24%,铁矿石过剩12-18%,电解铝过剩15-20%。
9 h) Z- w- O* T2 C  ~, ^, g0 s; U1 \) d  z1 M; ^

; C4 X! B5 c" L二、欧洲拒绝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背后是涉及东西方核心利益的产业链争夺之战  X2 s8 ?8 G. d& c7 w2 p$ l8 s/ I' P

" U& U% O2 U& w% u+ p从产业链的分布来看,西方国家处于产业链的顶端,中国位于产业链的中端,印度、东盟国家位于产业链的低端。中国制造业在赶超西方发达国家,印度、东盟制造业在赶超中国。因此,美国、欧盟认为中国动了他们的奶酪,通过各种途径要绞杀中国制造。而中国面临印度、东盟的竞争,相比于后者,中国的制造业竞争优势正逐步丧失。+ {8 [; D$ a( d9 K

' \& C7 m* C! x在这场产业大战中,西方发达国家首先已经等不及了。欧洲议会5月13日以546:28的压倒性票数通过决议,拒绝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除了欧洲以外,美国、日本也极力拒绝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他们认为,一旦中国获得世界贸易组织框架下的“市场经济地位”,欧盟、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产业必将受到中国严重冲击。! H4 ]6 ]* v( b* `( l
/ i1 D' l! q+ P, I) n) o

" {7 \( y* D6 c: Z! {+ p/ T7 ]0 O% o7 Y

/ _( m+ ]0 |: T, [% O) E4 Y/ ]. p/ Q! o( K
欧洲议会拒绝中国市场经济地位* W2 F7 p$ k) H7 Y7 J
; s1 n( ?& S7 c% I, E" h

& W$ Q; t6 R' M& ^2 m3 _自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欧美发达国家经济受到严重冲击,以金融服务业为主体的第三产业发展乏力,大力发展第二产业已经为发达国家的共识。但是,工业革命4.0方兴未艾,远水解决不了近渴,对于西方国家来说,能源资源、冶金、化工、机械、汽车制造等传统产业发展基础条件好、见效快、就业率高,因此成为解救经济危机的最重要的手段。
4 T4 e$ A, {: H) ]3 K  M; }0 ?/ G) f0 c1 v2 O
但是,中国已成为发达国家传统工业的最大的竞争对手,无论是生产能力还是生产成本,中国都具有巨大的竞争优势。因此,西方世界认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国家,国际竞争力强,冲击了他们的产业,导致经济下滑、工人下岗。他们认为,欧盟若在2016年底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中国出口商对欧盟的出口将较2011年扩大25%至50%,欧盟会因此出现贸易赤字增长,还会导致欧洲170万至350万人失业。
9 C$ S/ [+ z( R* q2 i0 f& V2 f+ v# ]) A
客观上讲,中国确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工业国家,煤炭、钢铁、汽车、家电等产量已经稳居世界第一。从产业链上来看,原材料工业、冶炼加工业、工程机械、家电行业和汽车产业均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欧洲若想强化第二产业的发展,面临的最大的对手就是中国。因此,欧洲拒绝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实际上是东西方产业大战的集中爆发。
3 z1 r) C, h4 |5 {0 _: Y6 H5 G9 s! k. g3 ]0 A8 Z& f1 \$ j) U

$ D% ~) M4 ?8 t- L; I1 y5 I三、没完没了的钢铁反倾销调查,实际是美国、欧盟、中国、日本等十余国之间的钢铁产能大战
* a) o# j2 q3 @% n4 g* G# d
* B0 n  f9 i1 p+ `! ]4 j据《矿业界》数据库,2014年全球粗钢产量16.7亿吨,主要生产国为中国、日本、美国、印度、韩国、俄罗斯、德国、土耳其。在这些钢铁生产大国中,中国、日本、德国、俄罗斯、土耳其是主要钢铁出口国,欧洲、美国是主要的钢铁进口国。中国和日本钢铁产量大,成本相对较低,国际竞争力强,欧洲和美国从这两个国家大量进口钢材。8 P9 h9 f/ l$ P" j% |
5 @8 Y/ K' N( r
美国认为,中国在向美国倾销钢材,威胁了美国自身钢铁产业的发展。欧盟认为,中国大量向欧洲出口钢材是造成欧洲钢铁产业亏损、员工下岗的主要因素。而且将中国钢铁出口界定为倾销,并以此为借口拒绝中国市场经济地位。
3 Q! d0 Z+ J+ `1 {+ e
; o& E. l3 {$ `- Q& u据有关消息,5月17日,美国商务部已初步确认中国和日本钢材的倾销幅度,其中从中国进口的产品倾销幅度达266%,从日本进口的冷轧钢板倾销幅度为71%。美国商务部还发现,中国出口的各种钢材获得了256%的政府补贴,比去年12月时计算出来的227%的政府补贴还要高。' `5 c4 G& D- @$ H

+ A, q  K9 h& W0 ~. N: f5月13日,欧委会对原产于中国的热轧卷板发起反补贴调查,此前欧委会已于今年2月13日对同一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今年3月,美国对从巴西、印度、韩国、俄罗斯、英国进口的商品征收了初步关税。美国将在7月正式宣布除中国日本外的冷压钢板进口关税。6 ^3 O# ^; p$ u

; W6 G, V) U. V
: ^# \* \3 o, V3 X# T5 o$ J4 u四、涉及50多个国家的石油产能战争,是全球地缘政治博弈的焦点' g5 m! Q& d2 ?! h! Q

5 }( s9 G. m/ C. h# l8 k21世纪前10年,全球石油价格大涨,石油生产能力迅速增强,但是,近两年石油价格大幅下降,出现了供过于求。但是,各石油生产国不但没有降低石油产量,却都在不断提高产能,加大石油产量,唯恐石油市场被别的国家抢去。在此情况下,爆发了全球石油产能大战,各国都在增加产量,石油价格持续下降。在此形势下,石油生产国召开了多哈会议,目的是协调各国以冻结石油产量,遏制石油价格的持续下降,但多哈会议却已失败告终。: @9 }2 S) i  |+ b1 X
6 ]# N: Y  M# v! Y- i
1、多哈会议迁出石油产能大战的敌我双方! @8 j( G/ U/ E- _+ y/ A, m. q

% Q' d; C9 r0 J" i$ G) _3 H( l首先从伊朗说起,伊朗刚刚解禁石油出口,其产量正在大幅度增加,还能增长3亿吨。其石油产量的增长,势必会将全球石油价格进一步压低,这是沙特和俄罗斯所不希望看到的。为了限制伊朗石油扩产,沙特与俄罗斯这两个政治上的敌人,变成了石油战争的同伙,图谋一起套住伊朗,双方迅速在1月份之前把产量提高到了一个绝对高的水平,然后多哈会议将各国石油产量锁定在1月份水平。但是,伊朗却不同意,结果多哈会议以失败告终。
5 s+ C- g* t5 C& ?9 L: T
" h6 T7 J8 F, H/ p" o& S' Y( f! z& l3 C2 k3 P, B4 }. Y5 m7 B
! M( p5 o1 O$ Q
其实,多哈会议背后是石油产能大战的双方。一方是俄罗斯、沙特、科威特、委内瑞拉、尼日利亚、安哥拉等石油生产国,这些国家希望冻结产量,提高石油价格。一方是伊朗、欧洲、美国、中国、日本、印度等国家,都希望石油产量继续增加,伊朗增加产量是为了抢占市场份额,欧美、中国、日本希望通过增加产量进一步降低石油进口价格。双方加在一起,这场战争涉及50多个国家的利益。: t, B  ]2 f3 p1 T( @! c9 n9 y8 h: {
  V/ B  @: l1 t& ~+ g" [/ _) D  j

, a: C2 _! E0 a9 C5 p
1 [' ~8 |  S/ {9 ?; I) ^, _" }/ f- a- 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GPS 发表于 2016-6-19 02:03:53 | 显示全部楼层
2、石油产能大战背后是大国地缘政治的博弈* b$ W$ V+ O/ M; Y; x

# ]! |9 h4 D( {表面上看,多哈会议是涉及俄罗斯、伊朗、沙特等产油国之间的会议,实际上,它涉及当前全球地缘政治、经济与能源安全格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地缘政治格局是,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始终以俄罗斯为最大的敌人,处处与俄罗斯作对。在冷战末期,美国就曾操纵石油价格下跌瓦解苏联经济。当然,苏联解体主要是内部原因导致,但来自外部的颠覆也是重要因素,其中就原油价格是促使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因素。
3 _) b3 u6 y3 V( t4 `& E7 Q" K5 b: g
当下的俄罗斯经济来源主要靠出口油气和军火武器。石油价格的大幅下降带动了天然气价格的大幅下降,而油气资源出口对俄罗斯经济的贡献搞到60%以上,石油价格长期低迷是俄罗斯经济所无法承受的。一旦俄罗斯经济濒临崩溃,政治也将瓦解,普京的执政地位就将受到极大的威胁。当前形势下,石油价格是俄罗斯最大的弱点。因此,从地缘政治格局来看,美国、欧洲、日本等国也希望借石油之手,给与俄罗斯致命一击。
" B1 e% W# p. {+ R9 q3 o% K# s/ ?" |( `: C% e& ]
3、石油产能大战若无法妥善解决,将损害大部分国家利益,美国将大大受益7 T* y; l! T+ P' f$ B
: Y- s; B: `( a" V6 C1 v
石油价格的持续下降,必将使得石油供应国经济出现危机,直到部分国家扛不住了,经济出现崩溃,国家出现动乱。照此发展下去,中东的战乱和恐怖主义会进一步加剧。中东乱局加剧,不利于全球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中东乱局加剧对美国是最为有利的。中东乱了,全球石油产量必将大规模下降,欧洲、中国、日本等石油进口国石油供应面临极大的威胁。石油价格会大幅度攀升,美国页岩油和页岩气会大规模向欧洲、中国、日本、印度出口。如此,美国不但可以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还可以掌控这些国家的能源安全命脉。
, y5 w+ t; O1 u( X7 @" X4 G8 r$ U0 {
全球石油战争的走向到底向哪个方向发展,考验着大国智慧,也决定于大国之间的博弈程度。在这场石油战争中,美国、俄罗斯、欧洲、中国、日本都会起到关键性的作用。《矿业界》希望,任何一方都不要致对方于死地,一旦全球石油工业遭受重创,石油价格会再一次攀升至100美元以上的水平。《矿业界》认为,石油价格适当保持在70美元左右的水平,对大家都会有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GPS 发表于 2016-6-19 02:04:14 | 显示全部楼层
五、铁矿石产能大战,澳大利亚铁矿巨头绞杀中国铁矿产业! `/ a. a8 q/ j1 a% U  T
$ z/ Q0 I; Z. \% L  V
近年来,伴随中国铁矿石需求的下降,全球铁矿石市场从供不应求转变为供大于求,已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历经数十年的全球铁矿石“价格”争夺战已经转变为“市场份额”争夺战。这场战争的参战国家可分为三派:进攻派——澳大利亚的必和必拓与力拓,防守派——中国、南非等铁矿开发成本较高的铁矿供应商,中间派——巴西淡水河谷等铁矿商。: A+ W: G! W4 L, f0 `
$ C0 F  u/ `5 ~4 y

' X# A  f! C( k/ o# K+ x; l# h, [" O: w/ p
- }1 F1 C/ t: a1 E" R# R9 }
澳大利亚铁矿" Z2 U' S9 E7 V* L( c* g. l& S

6 z# o# K1 X0 n9 L  m' n! K1 m7 O$ ~以必和必拓和力拓为首的进攻派是全球铁矿石市场争夺战的发起者,也是罪魁祸首,他们实力最强。中国有近50%的铁矿石进口来自于这一派。他们掌握着全球规模最大、成本最低、运距最短的铁矿山,这“三最”让他们占尽全球最大的金属矿——铁矿石市场的先机,将全球铁矿石市场玩弄于股掌之间,屡试不爽!澳大利亚两拓的战术是:其一,逆势扩产,压低铁矿石价格,绞杀全球高成本铁矿,扩大在全球的铁矿石市场份额;其二,低价扩产,在价格下降的形势下,保住年度财务目标,保障盈利。) Z3 g; r2 F# @5 w6 P& Y  F

0 N$ g  j: l8 s, M以中国为首的防守派的战术是:中国铁矿商主要隶属于钢铁厂,数量众多,乌合之众,没有统一目标。中国铁矿石平均成本在80美元/吨以上,与国外铁矿相比,几乎没有竞争力可言。目前,一方面大半铁矿山入不敷出,濒临倒闭,另一方面,钢铁价格极低,全行业亏损,工人面临下岗,压力巨大。
! K+ A8 S# I, N5 Y& p4 \' ]! o2 R0 l- K) p) X/ j
以巴西淡水河谷为首的中间派,虽然铁矿规模大、成本低,但距中国路途遥远,竞争力不如澳大利亚两拓。巴西淡水河谷占有中国近20%的市场份额,在两拓逆势扩产、价格大幅下跌形势下,他们的战术是:首先,扩大产能,在价格下行形势下,保障年度财务目标;其次,巩固自身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其三,观望事态发展,伺机抢占国际市场份额。
: V. G+ F3 C% s; L1 Q% E2 O3 ?  ?% l/ b* L+ h/ n2 E" ]
目前,铁矿石市场的这场战争已历经3年,全球铁矿石产能已经增长了4亿吨以上,价格从100多美元跌至40美元/吨以下,甚至是逼近30美元/吨。两拓不会出现大规模亏损,因为他们除了拥有全球成本最低的铁矿以外,还有煤炭、石油、天然气、铜、铝、镍。最为重要的是,两拓的背后股东,都是华尔街的大财团,他们背靠大树,粮草供给充足,所以他们扛得住。中国多数铁矿山濒临倒闭,而巴西淡水河谷首次出现亏损,颓势已现,战争局势越来越对澳大利亚有利,这场“战争”已经进入最后的决战阶段。中国铁矿石进口依纯度已经从几年前的70%上升到了近90%,必和必拓、力拓等铁矿石巨头最终将赢得这场战役。. e% S7 C" ?# H6 o
& ]7 [, l& s4 y" ], \
六、家电、汽车等产业大战,西方发达国家与中国的产业大战
+ o2 B+ u! S8 y- {. T8 w1 P3 n" B6 c# o% U" E, x- a
中国家电企业是最早在国际上树立其竞争优势的产业。随着美、日、欧等传统家电主产地的逐步衰退,中国家电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日益强大,制造业的中心向中国转移,有些国家和企业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妒忌和恐慌,不断向中国发起倾销调查。5 p/ I7 |" q& W+ Z$ w! T
5 ]$ b* y* B8 \5 l/ B- U1 \8 G
截止到2014年底,外国对我国家电产品发起反倾销指控已超过35起。累计涉案金额估计超过55亿美元。其中,2013年美对我国发起的彩电反倾销案,涉案金额为10亿美元。对我国家电产品反倾销最多的国家分别是欧盟和美国。/ K6 _4 K5 j& e1 t0 n
1 H. _" _+ f) J$ |4 \8 U
2016年3月,美国家电制造商惠而浦向美国商务部及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交申请,要求对中国出口美国的大型洗衣机及其零部件发起反倾销调查。7 e6 E0 G" e! k" K& w1 k% X3 p  c

# d# L6 O8 b  n1 n近年来,伴随着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量激增,越来越多的汽车零部件也在遭遇反倾销调查,包括轮胎、紧固件、油箱等。轮胎一直是国外反倾销的“常客”,2015 年,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又提出针对中国客卡车轮胎进行“双反”调查。而继轮胎深陷反倾销囹圄后,汽车玻璃成为又一个接受调查的对象。
8 V! X8 Z$ k6 Y, U" [
' L1 m2 ]! V; E! |七、全球产业大战的发展趋势
* p  R- t' `$ B
, X, v  o0 }* [2 X. i& M4 ~这场产业大战是各个国家和产业链上下游的一种应激反应,背后是大国之间的经济利益与地缘政治利益的博弈。这场产业大战将重塑全球经济格局,胜利者将在未来30年占尽全球经济发展的先机,失败者将被淘汰出局。9 V: ~4 }- R' E( f  D/ Z
# q* u2 R3 u, v" X) o3 b
1、未来10年,在传统制造业领域,中国仍将占据主导地位( ~2 Z; ?% l" x* Q+ `9 v# R/ C
2 R( R6 o! C" K  b$ T
短期内,西方发达国家不会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中国将继续遭受西方发达国家的反倾销等贸易战。但是,相比于西方发达国家,中国在传统制造业领域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这是任何人所无法改变。西方国家只能在高端制造业中发挥优势,不可能在钢铁、电解铝、家电、船舶等传统制造业领域战胜中国。- s) V3 ^. |: Q, R1 h" t6 P1 ]. [( y

4 C" T3 w. H: d" p' t+ Y但是,印度、东盟等发展中国家经济正在崛起,其传统制造业具有较强的成本优势,正在逐步逼近中国。中国必须尽快提高产业综合竞争力,大幅度转型、升级传统制造业,尽量走到产业链的高端。否则,10年之后,新兴发展中国家将替代中国传统制造业地位。
  h" k$ q# J& ?3 b- X6 d4 ^  M8 U$ ?2 h! f* o/ I
2、中国最终将赢得钢铁产业大战,但大量出口时代将结束
  U  j$ c; Y) ~9 O& @3 E5 }# `- b; g
上文已述,中国在传统制造业方面,具有极大的竞争优势。中国是世界上第一大钢铁生产国,生产技术、规模效益、成本优势都已经达到世界领先,西方国家无法取代中国的地位。
* M9 d' I3 s/ H* J8 Z
, A3 l* k$ ]! M' C/ @( ^但是,欧洲国家会通过各种手段,抵制中国钢铁大规模出口至欧洲,以扶持自身钢铁产业发展,逐步降低对中国的依赖。印度、东盟等国家也会迅速发展自身钢铁工业,这些国家钢铁工业的竞争力会不断增强,最终会超越中国。因此,中国钢铁大量出口的局面将逐步改变,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8 J8 v# q1 g5 f" [; B! P$ s
0 y, Y$ d6 k$ W" ^, W" V' X& u3、美国最终将赢得这场石油战争,不利于中国等石油进口国+ r; j5 G# |8 d. d
) s) f$ F2 h; d8 w6 m0 R+ {
全球石油产能大战还将持续一段时间,石油价格会持续下降,俄罗斯经济在全球石油价格下降过程中将遭受重创,政局也会受到一定影响,这是美国人最想看到的。中东国家将因为收入下降而出现政局不稳、恐怖主义频发。一旦中东出现乱局,全球石油供应能力将大大下降,而且短期内将难以恢复。石油价格的下降也会使委内瑞拉等反美的国家政局出现问题。+ Y' N+ J# e$ w3 x) Z: h3 H
6 |9 P+ I* E& a. k( R& E  C
若主要石油生产国政治、经济出现问题,石油产业将遭受重创,石油供应能力将大幅下降,欧洲、中国、日本等石油进口国石油供应面临极大的威胁。石油价格会大幅度攀升,美国页岩油和页岩气会大规模向欧洲、中国、日本、印度出口。如此,美国不但可以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还可以掌控这些国家的能源安全命脉。* h- m" z$ |% M8 e  ?2 n$ m" i
$ p! u% S6 ~  L* v0 [
4、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和力拓将赢得铁矿石大战,中国败局已定* N: J( H$ @6 M

/ q# n) H9 q6 t9 g2 T& W& R目前,铁矿石市场的这场战争已历经3年,全球铁矿石产能已经增长了4亿吨以上,价格从100多美元跌至40美元/吨以下,甚至是逼近30美元/吨。两拓的背后股东都是华尔街的大财团,他们背靠大树,粮草供给充足,所以他们扛得住。中国多数铁矿山濒临倒闭,战争局势越来越对澳大利亚有利,这场“战争”已经进入最后的决战阶段。中国铁矿石进口依纯度已经从几年前的70%上升到了近90%,必和必拓、力拓等铁矿石巨头最终将赢得这场战役,中国败局已定。未来,全球铁矿石市场垄断的局面会进一步加剧,铁矿石价格会继续攀升,中国将是最大的受害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壞猫拽 发表于 2017-2-10 01:55:49 | 显示全部楼层
多多益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1分钟注册发帖

本版积分规则

重要声明:“百事牛www.BestKnew.com”的信息均由个人用户发布,并以即时上载留言的方式运作,“百事牛www.BestKnew.com”及其运营公司对所有留言的合法性、真实性、完整性及立场等,不负任何法律责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论只代表留言者个人意见,并非本网站之立场。由于本网受到“即时上载留言”运作方式所规限,故不能完全监察所有留言,若读者发现有留言出现问题,请联络我们。

Archiver|小黑屋|百事牛

GMT+8, 2025-8-22 22:22 , Processed in 0.02484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