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智库兰德公司最近发表报告说,中国使用外交和经济压力、主动展示军事能力,以扩张在东中国海和南中国海的影响力,而美国则反应迟缓,应对缺乏效果。. K9 g0 B9 v2 J
( q I, C |8 @9 R5 \ 报告说,中国在东中国海和南中国海运用循序渐进的非战争策略(例如建立防空识别区),其行动让美日等国难以预测和及时对抗。报告指出,中国在这些海域的行动有三个特点:' t M, T' j3 L" h! U% b% Z
, F& ] Q$ Q5 ]1 L) v2 K$ T2 W6 N
首先,中国利用其经济活动、法律行动、贸易协议和外交为扩张边界获取空间,或是与国际伙伴建立互惠关系,这样的互惠关系让竞争对手也不得不三思而后行。举例来说,美国经济与中国密切相关,任何军事冲突都可能造成灾难性后果。
* |$ l$ b( Z8 C4 Y$ Q* g4 E& |4 E0 U% W4 h, l! Y- t9 b
其次,中国善于创造条件,从事实上控制有争议地区,为其主权主张正名。这些非战争措施有些是传统手段,有些则前所未闻,例如,中国经常向南中国海有争议海域派遣渔船,用于宣示对有关海域的所有权。* {% I# F5 B+ K8 e* @* C1 F9 ~
: ~2 x- Q. h( U0 A% k2 S! r( C) {/ q 第三,中国愿意有限度地使用军事武力,回击那些对抗力量。报告说,中国的决策者似乎在军事推进、暂时收兵和全面威胁之间找到了一种相对安全的平衡位置。* j+ E9 n+ T" g7 H' `% E
7 f; o# W) y7 W2 y) h! |
报告指出,从外表上看,中国的策略还没有达到目标——日本仍然对尖阁诸岛(中国称之为钓鱼岛)进行管辖;菲律宾也在通过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挑战中国的主权声索;中国虽然在东中国海设立防空识别区,而美军仍然在这一区域界限内活动。报告还说,中国的独断行为迫使日本和菲律宾等邻国强化其军事能力,并让它们与美国的结盟越发紧密。
. q) Z, n% w9 Z
; |) o! o0 o8 J 不过,报告警告说,中国正在实施的是一种长期策略,目的是为了达成长期目标,而不是短期目标,而且,这种策略可能缓慢地走向成功。报告说,中国使用多种非战争措施,采取行动的节奏让人难以预测,在扩展影响力和应对美国反制的同时,也为自己赢得时间和在未来采取行动的空间。3 ?4 E# ?7 v+ I$ c' s6 N1 u
" K! u/ s' U: D, T5 u' N3 | y
报告预测,如果美国不能发展出有效持续的应对策略,中国很可能会达成在东中国海和南中国海的一些战略目标。3 R) y* A% ?" V# y5 Z; q
* G' W2 `. N" F, L 报告认为,美国在冷战之后就难以发展并维持一个全面、长期的全球战略,党派选举政治让美国的战略视角停留在眼前,美国的战略决策还有很多改善的空间。报告建议,美国需要在军事、外交、经济和交流等方面建立更有效的反应措施,国家安全部门需要为美国的领导人提供非常全面的政策选项、战略选择和反应选项6 R, `! N: u& |
3 p. c+ \# s m: {8 u+ w, H5 x" V5 G/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