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一些地方发展遇到瓶颈,如何突围成为一大难题。有些地方,不是想到提高发展质量,而是希望通过城市扩围,摊大饼以求总量提升。很多城市撤县设区,扩大城市面积,有的城市甚至实行了兼并,如合肥与巢湖合并,一跃成为中部特大城市。
+ \4 B- T6 Y8 |& w1 z' G, f7 @5 Q6 p4 T4 A Y3 @' K
大块头,不一定有大未来。
2 s3 [; t5 h a Y
' a2 X6 J3 t* n" W百年前的香港崛起,三十年前的深圳崛起,均是小而美,投一石而惊天下。6 j6 w( b9 S0 t7 M. N' @
# ^ `( h, a3 _! T+ G( @
依靠牺牲资源和生态、牺牲福利与公平为代价的传统发展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如何在消耗尽量少的资源下实现相对快的增长,如何在圈占尽量小的土地上创造尽量大的财富,考验着地方的发展智慧。
1 p. V( P: g/ ?: q Y
& g- i' K8 q1 P& B2 L& p w为此,标准排名推出「中国核心城市产出效率排行榜」,意在敦促地方转变发展思路,推动建立衡量地方发展的新标准。
# F; Q# r0 u+ Z$ z! a; b* L
" x: j5 ?5 U7 J) F- D8 l3 [! G深圳排名第一,意料之中。7 n" y+ H' B: o( x6 t
" v# [* @( @1 ~5 K( N* J
虽然当下争议巨大,但是,深圳无疑是中国最富有效率的城市,没有之一。深圳土地总面积不足2000平方公里,在全国倒数十名之内,经济总量却能够位居全国第四。单位面积产出,更是至少二十年以上连续排名第一,雄霸天下。; r- k2 c' z M. m
/ Q0 E( w' u! p5 c) N. w- o! P改革早期,深圳以包容开放著称,经济富有活力,市场经济发达,「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即是起源于深圳。近年来,有舆论认为深圳出现了改革停滞乃至局部倒退的迹象,不过,总体而言,深圳借青年人比重全国最高的优势,创新能力仍居国内第一,其高新产业布局早,成绩突出,产业升级在国内相对成功,由此,仍然保持了相对高效。/ ]3 S7 W8 E) Q" G% y; r; A4 G
/ l: |6 @) z! x- o都言深圳房价太贵,但是深圳的土地确实紧张。早年,关内足以承载深圳发展,至20世纪初,特区已经装不下深圳的雄心,为此,深圳开始出关,废除了关卡,关外得到了发展,现在关外也发展的差不多了,深圳与东莞或者惠州合并的传闻,近年来十分流行。这是因为,深圳需要一个更大的发展空间,深港不能一体化,就应该给深圳一个更开阔的发展腹地。否则,谁也阻挡不了深圳房价的上升以及营商成本的高企,深圳的竞争力就会受到影响。
3 @! b" G6 j# i9 k, p2 s5 G
) F2 S8 ^5 O! Z6 L2 H& |. d b2 B8 R上海与广州分列第二位和第三位,实至名归。; ^( a1 K/ W' n8 H
0 u: e( v* O9 D5 [
厦门位居第四。这座城市虽然一度为走私所误,遭受重创,但市场经济的根底仍然很强,未来值得期待。
) F$ r' J8 b4 K
! f1 N. F# k0 R0 z. s佛山位居第五,值得深思。) O1 }! N. d" ?5 u/ `
( h; E% [3 V( Z就城市地位而言,佛山既非直辖市,也非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只是一个普通地级市,在按照政治地位排队分派公共资源的城市体系中,佛山其实处于劣势,没有什么国家政策倾斜,佛山竟然能够实现高效发展,足见其内生发展能力十分惊人。
& `4 A: B% F1 N- Y4 C: \$ N' b5 W5 ?
就产业选择而言,佛山不是国家性中心城市,也非省会,所以以制造业而非服务业为主导产业;同时,在全国性的地产狂潮中,佛山地产一定稳定,起到拔山扛鼎作用的产业,是制造业,是实体经济。佛山玩的是实招,不玩花招和虚招,最后却可以大器晚成,跃居「中国核心城市产出效率排行榜」第五。佛山的发展充分证明,地方发展制造业,老老实实搞实体经济,一样有出路。而举国搞地产,举国搞新兴产业,并非明智。
# D3 \8 |, E6 w8 W( c2 I4 ^# `9 M" ~9 g
中国需要佛山模式。对于全国数百个一般性城市而言,最值得仿效的,就是佛山。( L* w9 {% N5 k4 z/ K2 r5 S s
; L- j1 B% Y+ r0 X5 z1 `2 j( y苏州和南京分别位居第六和第七位。这两个江苏最重要的城市,也是效率最高的城市。宁波和杭州,分别位居第十四和十八位。几乎所有的长三角经济重镇,都位居前列。
0 S7 z! M6 P( M& a( ~! b4 A1 E4 p) X" s- a, Z( L s' _
北京和天津分居第八和第九位,令人失望。尤其是北京,大部央企驻扎北京,最多的211高校驻扎北京,最好的医疗资源驻扎北京,万千宠爱一身,改革动力缺失。北京需要加大市场化改革,提升竞争力,不能躺在首都城市的交椅上,心安理得地享受政治红利。
5 W1 m& p" y6 X# S% t# u: G3 Z: b# ]. Y' V& j, b( N4 P& \
在前十名中,武汉市是唯一的非东部城市,难能可贵。武汉的效率排名,与其GDP在全国的排名基本接近,但比期望值略低,主要是发展阶段所致。改革早期,国家采取非均衡发展战略,主要发展东部。武汉于最近七八年开始发力,尤其是进入高铁时代后,武汉重新成为全国名副其实的经济地理中心,老老实实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其以制造业为根基的发展战略,收到了实效。未来武汉潜力巨大,如果路径选择正确,二十年内,有望成为国内前三大城市。. y7 Q8 N9 X& S8 v
: j! U& R. R. h6 O1 T9 }# j+ F, O% E" H
郑州、成都、长沙、合肥、南昌、太原、贵阳、石家庄等地,基本为中国中部、中南部、中北部的省会城市,处于产出效率排行榜的中游水平,基本合理。若减掉东部城市,这些城市还可居于中上水平,说明国家的中部崛起战略开始到了收获的季节。而大规模的产业转移,则从市场的角度成就了广大的中部。
8 w; d' t$ ^9 j3 s5 e
, `2 p g X% |& ~青岛与济南,分别排名13和15位,中等偏上,与山东的经济大省地位略有偏差。虽然山东经济总量位居全国前三,但是国企比重过大,市场化程度、经济活力还有待提高。7 g" V4 l! S" B1 k% M
( C0 y( O+ ]5 v. y$ s/ f
重庆排在第31位,有其特殊原因,重庆是中国两型社会试验基地,其辖区县主要是农业县,农村面积广大,由此拉低了平均产出,这是一种政策性的牺牲。- x9 t0 a+ x/ I5 w
9 m; i2 `& h4 ^( f7 m4 b乌鲁木齐、呼和浩特、兰州、银川、西宁、拉萨等地,处于胡焕庸线的西北侧,这些城市所在的区域,不是边疆,就是大河源头,条件恶劣,属于典型的不合适发展经济的地方,产出效率垫底,合乎逻辑。未来重点战略,应该是保护环境,发展文化和旅游产业。& z+ L; i. ~( j! z2 B1 N/ k' e
2 Q: a6 o6 U/ K1 z$ @/ E i2 I
本排名计算方法是:1、城市GDP总量除以城市总面积,即城市单位面积产出效率;2、本排名选取样本城市为中国核心城市,主要是所有的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以及佛山(广东副中心城市)、宜昌(湖北副中心城市)、洛阳(河南副中心城市)和苏州(江苏副中心城市)。3、本排名所采用的各城市2015年度GDP数据,均来自各地2015年度公报,城市面积主要来自各地地方志以及其他公开资料
1 a! k5 |$ A/ } Y9 S3 V! Y* e4 X" ^& `6 \" M
) W4 T+ Y, N& `" G3 [#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