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伦多密西沙加市市长康宝丽(Bonnie Crombie;下图)再次发出呼吁,希望密市能够尽快从皮尔区(Peel Region) 脱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城市,以便密市“用它自己的双脚站起来”(stand on its own two feet),并决定自己的未来与命运。
C8 A) W2 m( d" i7 c
; v% I6 o: w8 O$ \7 l N' s: V2 a q) L! C- N0 r
; W& V; I& r( C* L4 N- M
密市市议员于昨日投票通过动议,决定展开独立研究以探讨密市脱离皮尔区的可能性及可行性,而康宝丽就是在议员们作出决定之后对媒体说出上述这番话的。
5 }- C/ K! m( Y, q3 o( T9 x, j% n2 P- W' z% h
作为加拿大第6大城市、北美最大市郊之一,密市“闹独立”并不是一个新鲜话题,早在老市长麦考莲(Hazel McCallion,下图)数十年的执政生涯中,就曾经多次提出要从皮尔区分离出去,成为像老大哥多伦多一样的独立城市,虽然麦考莲广受市民拥戴,在安省政界也颇有地位和威望,但直到她以90多岁高龄退出政坛,也没有实现“独立之梦”。
- f; V! s& z9 }
( T' H1 o, K$ Q/ r4 _0 C+ T
, P( g# ^. l0 Z9 J9 C" R' r
. D; J8 y: Z: f3 e: s6 z
9 T! W+ r: \+ b: M1 I) }
: E. ^) I* J6 c, D& k7 l老市长麦考莲坚持认为,多一级区政府的存在,不仅需要更多的运作成本,也要多花纳税人的钱去维持。就在2004年,麦考莲就曾经试图争取省府的支持,或是取消这一个层级的政府,或是让密市从皮尔区独立出来,但最后因省府不阴不阳的态度而未能达到目的。
$ r& [6 X$ m5 \- @" J) g& y
$ b" ?" B+ |$ {* E2 l当时麦考莲“闹独立”除了争取更大自主权之外,另外一个没有说出来的原因是,同在皮尔区的宾顿市因其人口增长迅速,该市向区政府施压,要求在区议会内增加更多议席。密市显然不希望区政府按照宾顿市的要求来做,因此更加强了从皮尔区分离出去的念头。麦考莲在即将退出政坛之际,也留下话来,希望其继任者也能继续努力,积极争取让密市脱离皮尔区。3 q- M# S+ k% h/ `( w# R# c- p' M$ k
+ v/ A5 L& r% d! h6 K" |
显然麦考莲的继任者、现任市长康宝丽没有忘记老市长的教导,继续努力,以实现密市的“独立之梦”。
$ w: E4 @* j) Q! c
+ ^8 g. y4 e" `/ R9 y4 i安省的区政府管理体制由前安省省长戴维斯 (Bill Davis)于1974年创建,其初衷是为了帮助更小的城市获得各种为市民提供的服务,尤其是满足其基础设施的需求。因为在快速增长时期,这些小城市很难单独用自己有限的税基来维持这些服务及基础设施建设。
8 T$ u T4 L: T; {6 n; A- ?) A: p1 B( t: B4 f+ E; h3 D6 V/ _
以皮尔区为例,区内3个城市中以密市人口最多,经济实力最强,其贡献给区政府的税额也最多。因此一旦密市从皮尔区分离出去,那么留下的宾顿市和卡列顿市(Caledon)就失去了最大的税源。+ O8 g) S3 S# L8 e/ q* l
8 R5 n" w, [; Y: l/ P( e) O但密市现任市长康宝丽坚持说,密市人口750,000,安省有不少独立市都没有这么多人口;再说,区内另一个城市卡列顿全市人口仅有60,000,只相当于密市一个选区,但有和密市平起平坐的地位,这显然不公平,因此密市独立成市顺理成章。
% y0 ^5 a, P( J( W1 C1 {+ S
2 |( O+ X! U5 r, K/ D/ j y1 u4 ?- o她建议说,宾顿也有600,000人口,也应该像密市一样独立成市,而卡列顿最好合并到相邻的 Dufferin County 去。康宝丽还表示,如果独立研究得出结论,强烈支持密市独立成市,那么密市会在2018年市选时进行全民公决,对密市的去留进行投票。
! X+ U: J2 c% U* q
( S: V2 m' V) y3 J) |' O+ n而若是密市全体市民投票赞成独立,那么省府就会面临多重挑战:首先是批不批准密市独立成市?再是密市独立是否会产生骨牌效应,其它区管市也会纷纷要求独立?还有,如果各市纷纷闹独立,区政府体制是否还有存在之必要?如此等等8 J' ~- }5 H; O/ @8 Z( v- r
, h ^: v* i, Y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