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经济部投审会公布2016年1至2月陆资企业赴台投资金额与投资件 数,投资件数为25件,与去年同期增长4.2%;投资金额来到1.18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9%。统计数据显示,陆资对台投资意愿并未受到民进党即将 执政的影响,与去年同期相比,投资件数与投资金额双双呈现反弹迹象。然而,相较于2016年1至2月,陆资对外直接投资金额达到299.2亿美元,对台投 资仅占陆资对外投资总数的0.004%。$ Z! @: I. w6 q2 x, l! I
# _) @/ Z& }9 y2 h' z: g7 q# q
陆资对台投资现况
1 n! U4 j+ u4 [ @
1 x2 U2 B, b* L, R8 ^ 从投资环境看,台湾的经商条件不算太差。近期世界银行公布的经商环境(Doing Business)报告中,台湾排名位居全球第11位,在开办企业、建筑许可、电力取得等项目皆名列前茅;此外,法律体制健全、制度规范、生产要素价格低 廉、完善的基础设施与健全的产业结构实质降低在台经商风险与成本。自2009年至今,台湾政府依据“先紧后宽”、“循序渐进”、“有成果再扩大”等原则, 对陆资赴台采取“正面清单”方式分阶段开放。5 B8 g( D% P5 h: {8 S( }# r' E
. r0 H3 E# K h: U; g9 a/ P5 T
单从开放投资的项目类别来看,台湾政府对陆资的开放程度不算太差,开放投资的项目类别占总投资类别的66.78%,而在制造业方面,更有 96.68%的类别允许陆资投资。然而,较高的开放投资率并未为台湾经济带来资金活水。长期以来,“除弊重于兴利”的官僚主义思想处处体现在产业政策上, 过度干预投资环境不但抑制了民间投资意愿,也降低了陆资来台的积极性。以陆资开放率达96.68%的制造业为例,有将近半数的开放项目设有投资限制,这种 限制体现在陆资持股比例限制以及控股权限制上。而在未设有投资限制的项目方面,大多为相对薄弱且投资条件不佳的产业,对于急于提升企业竞争力或者海外市占 率的陆资企业而言,这类产业不具备显著的投资价值与投资机会。
1 q4 ~3 z( `5 `: ?
9 m3 J P% [4 Y ?8 j& k$ p8 Z3 _, }; q. `! I: J
3 D& L U1 \5 e9 [# j$ z0 {8 v
, A" [ R. k6 M+ D8 X
# b& g6 M. Y; S1 q( s
5 x3 g4 s' c, T. o2 M- v
大陆对台投资并未受到蔡英文行将执政的影响(图源:VCG)
6 a% f X- N1 Q* P
* A/ F5 `; `0 Q' [: o0 T: e) C( y" B2 ]' t6 z
亟待陆资入股的半导体产业! X" L2 k2 d" G) [' Y8 U& w0 Y
3 i5 ]+ V6 N% ^4 d5 n- q 2015年底,继收购全球第三大储存半导体厂商美光(Micron)未果后,清华紫光集团董事长赵伟国随即将收购的目光转向台湾。趁访台之际,赵伟 国一口气宣布将以收购、入股的形式投资矽品、力成与南茂等三家封测企业,更发下豪语愿透过并购手段买下IC设计大厂联发科与晶圆代工龙头台积电。一时间, 台湾官、学界大多对赵国伟“饿虎扑食”式的并购计划大加斥责;然而,值得玩味的是,产业界对于紫光集团在台湾的收购计划大多给予了正面评价。3 ?2 Q4 j: k. f6 e/ s0 O! c
, P( p; c. R: q, S! N- g3 ?
受到外部增长动能不足的影响,近年来台湾半导体产业对于大陆市场的依赖程度正迅速加深,如何在快速增长的大陆市场站稳脚跟与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息息相 关。从全球半导体产业结构分布来看,与产业上游的美、日等国有着显著的市场区隔,与韩国则存在激烈的竞争关系,与大陆结盟以换取市场便成为产业发展的必要 条件。7 D1 T% R& O: f. G2 ^/ Q2 s
9 I( V' {9 P6 ]
对台湾而言,半导体产业的荣衰与台湾经济密切相关。2015年,半导体产业产值预料将突破2.4万亿台币,占台湾经济总量达到14%。面对市占率下 滑的警讯,开放陆资入股已成为无法绕过的经济议题。近日,蔡英文宣布提名具有半导体产业背景的林全出任行政院长后,产业界对于这位“最懂半导体”的行政院 长抱持极高的期许。
! m. m4 E: J1 C3 L9 G, w, H
5 K* @/ F8 U/ f( Z& T: m “细嚼慢咽”应付“饿虎扑食”
$ A% c" B; @5 q" w
, r6 K! ]1 r5 q6 D4 V( Y7 p 一直以来,台湾各界对于如何防止商业泄密、维持市场秩序争论不休。值得庆幸的是,两岸已完成《海峡两岸投资保障和促进协议》的签署,在制度框架下,两岸间可就知识产权、营业机密、技术资料等内容保护措施展开制度性磋商。
+ b M/ j5 l& b- W* m! ?1 m" e& D/ V7 V% f6 Y
面对紫光集团饿虎扑食式的收购策略,林全也提出“细嚼慢咽”的对策。在今年初的一次访谈中,林全直言“关门送客”有违市场原则,也不利于企业发展, 政府应在鼓励双边正面交流的基础上协助企业建立有效的防火机制,以削弱饿虎扑来所引发的震荡。就具体策略来说,政府应鼓励企业进行分拆,分拆完毕后再让子 公司与陆资成立合资公司的方式进行投资合作。以具有安全疑虑的企业引入外资为例,先通过组织再造设立子公司后,再引进陆资投资与子公司组成合资公司,这不 但有效在母公司与陆资间筑起一道防火墙,也为陆资投资台湾企业开启一道正门
; \+ t2 B3 K# W& E& w* ` r* \& Q+ 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