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个用30年从穷国跃升为发达国家的例子很少,韩国和新加坡可能勉强算数,而要找个用30年时间将发达的国家折腾穷的例子,相对来讲比较多,譬如阿根廷、俄罗斯、西班牙、希腊等等。退步容易进步难嘛。在非洲,津巴布韦是个典型。
. o6 t* x/ r! B" q* V& v- ~0 ?5 t
1980年刚刚独立时,津巴布韦是一片乐土,国民经济状况极好,比中国的日子好过多了。有几年大旱,津巴布韦依然向15个非洲国家出口45万吨玉米,更难能可贵的而是,灾荒第二年继续雪中送炭出口粮食,而自己国民则衣食无忧。正是得益于发达的农业,津国经济在南部非洲曾仅次于工业强国南非。想想那时,是不是一块大白兔奶糖都是奢侈品?
% U- _* }6 g! M9 U% {7 i/ W# I
. N1 Y( y2 A# W( }8 }) L7 _& M3 ]3 }+ _1 x: G# S
" _6 ~0 J/ s+ s ^" w: G" E
9 x1 |, [7 W2 e! ?0 ?8 m
8 g8 H* I; j; y( x0 C2 Z; h
5 }3 |" K* J4 B; n b2 U 而最近几年,津巴布韦粮食自给困难,不得不向外伸手。经济早就一落千丈整体崩溃,人均GDP516美元,位列世界第三贫困国家。通货膨胀到货币已被美元取代,还打上了人民币的主意。7 U. P! B7 E9 k2 | N4 q
K6 M& P% J* R" [0 X8 j- y6 i
游客都喜欢买几张津巴布韦元收藏。最大面额100万亿大约10-15美金可以买到。
; o; a: g) R2 P3 s; b3 C& v6 i' e; Y0 G" X7 S
因为经济越来越不景气,很多本地工厂公司都倒闭了,失业的人只能到街上当小贩。在哈拉雷马路中间,每天都有这样的人不顾生命危险拿着各种商品叫卖。这个国家的失业率达到80%,很多大学生毕业后也找不到工作。
/ L2 K; W6 _; a$ g. Z& h& ~- m$ [3 Y( M
这个曾经的“南部非洲面包篮”,有至少300万国人背井离乡去南非打工,饱受欺负与冷眼。. J% t- [: e$ W% B2 e5 \- X
2 p/ j% t+ F: D
这不由得使探客想起杜甫的名诗:“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 G# {' L5 C+ j9 ~3 f8 t& J3 _( B5 c) {! H0 p: b" e
这一切的根源,在探客看来,恐怕就是不在增量上想办法,却把心思都用在怎么折腾存量上。
7 d P; C, ~% H) |! r9 v0 O* X( A: H( Z ^1 k# }. }2 ]
独立之初,全国80%以上的可耕地被占人口不到5%的白人占有。随着土地问题逐步民族主义化,新政府开始采取手段。1992年,政府修宪,强制赎买和征用白人土地,分给黑人。1996年,穆加贝总统宣布将5年内强行征收白人土地,而2000年一过完新年,“革命老战士”便一举强占1200个白人农场。而总统则表示支持。然后呢?懂管理会技术的白人农场主走了,拿到农场的黑人兄弟们喜悦过后却发现自己没有能力管理农场、种好庄稼,农业生产每况愈下。这可能就是悲剧的开始,却暂时看不到结束的时候。
: P* C! N. a4 [. G: s. C
7 j! l% O. a8 J. k' s* L- @ 譬如2014年,总统穆加贝炮轰“贪腐”,自爆月薪为4000美元,远低于国企高管们的收入。他还不点名地批评了一名内阁部长和一名女议员向投资者索贿12万美元的行为。嗯,可能老总统岁数太大了,选择性忘记自己的宝贝外甥就是掌控大量国企和经济命脉的“当家人”。
3 {3 G5 v1 b4 Z+ D- S. k: Z1 W/ ~( P0 B
在类似“革命”、“正义”的口号中,津巴境内企业法人、居民自然人的储蓄财产所有权完全剥夺。恶性通胀及美元化措施不仅侵犯了财产权利,伤害了投资者信心,又为未来多年内境内经济实体没有复苏的资本埋下伏笔。
; S# L& N+ x8 D. v' v
! E6 @% k6 ~' _ 可能身临其地的华人更有真实的切身体会。一位到津巴布韦工作的国人这么形容津巴布韦首都的现状:, S5 x, L& z' D( D# s8 g
' T0 D4 W; f3 u
这个国家没有什么制造业,所以很多日用品都是从邻国南非进口,以下是惊人的物价,真的不明白当地人是如何生存的(以某保安为例,他一个月才250美金,要养两个小孩,老婆不工作。)在这里的中国人超市直接把中国的货物运到这里来卖,也有老干妈等熟悉的面孔。价格怎么定?就是把单位从人民币直接换成美元而已。
# @1 s7 ]* m9 N$ c( K& ^6 x5 _6 Y) ]$ V
在津巴布韦,肉比蔬菜便宜,所以每个人都吃得虎背熊腰的,完全没有在非洲做苦力的苦相。本地饭菜比较单一,快餐基本都是鸡肉牛肉,配很难吃的米饭或本地人很喜欢吃的sadza,用白玉米面粉做的。中国餐馆很少而且价格高昂,4个人可以吃到一百到两百美金。, _) _8 L, T5 j1 W4 [
- x2 |( ?1 i, q 这里晚上治安比较差,因为多无业游民,所以比较多抢劫之类。周末的话娱乐活动也不多,顶多是开车出去超市买买东西。兴致来了会和同事一起烧烤或者去附近的景点看看。
# w3 l; K; `3 q8 X; k! d, ]. j' t( g! c: Q" E1 }0 G! Y
这里基建也做得不太好,公共汽车多是小面包车,没有车站,随便停车随便上,司机毫不遵守交通规则。另外网络也不怎么好,200美金一个月,花了2个小时才把以上图片传完。工作就类似《疯狂动物城》中的树懒,经常5分钟能干完的事就变成50分钟,答应一个星期完成,拖到一个月也很正常。一到下班点就准时下班,不管还有多少工作。的确是个“适合生活”的地方。9 ?! m6 P' t( V; i$ B# a8 G
6 R m4 t! F- @9 U 英国人的法典、经济制度、管理方式、科学规划貌似都没有能够扎根。只有津巴布韦60%的人都信奉基督教可能是为数不多的遗产之一。其影响就是星期天所有商店都关门(其实除了超市从星期六下午就基本不怎么开门了),大多数人都会在星期天去教堂做礼拜。嗯,这就是人家的生活方式嘛。
& i3 }9 O1 n% E8 k9 _( @2 l/ |% z9 S6 ?
, |- e. F2 r5 i$ E# z) p 话说回来,其实津巴布韦的首都基本由英国人规划设计建造,还是很漂亮的,那些充满自豪感的网民朋友,其实应该多多经营下自己的生活,多学点本事,多赚点钱,带着家人去那边旅游一下,这才是现实的。到了那边,您会由衷感叹一句:幸好没生在这里! ^- S6 q6 q% k. n+ V! k; l/ ^
5 f1 g; R5 G" |4 p7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