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国际政治与社会》杂志网站2月22日刊登《军备竞赛2.0》一文,作者为黑森和平与冲突研究基金会研究员乔治·弗兰切斯基尼。0 Y4 Y* y; ^% j* U; S
, X2 {* E, [! Q1 N3 U" R文章称,在1970年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里,签约国秉着正直的意愿承诺就在不远的将来结束核军备竞赛、推动核裁军的有效措施进行磋商,并承诺在严格有效的国际监管下就进行普遍和充分裁军的条约进行磋商。- b/ S$ L# R: ?5 _9 W2 e* _
2 t8 d( S4 p1 |: t/ b; `
如此生硬的语言显示,核武器的拥有者和非核国家在半个世纪之前对于核裁军的分歧已经有多大。几十年来,决策者们都致力于这一希望。例如此前奥巴马在2009年于布拉格进行的一次讲话中谈到了一个无核世界,这引发了轰动,但是这个希望眼看就要与21世纪说再见了。
) C9 k; x- n- b: x& t4 U& b# s0 r I
文章称,简单看一下最近几个星期来的报纸就足以明白这点:在英国退出欧盟和难民危机的讨论如火如荼期间,英国国会还对其配备了核弹头的“三叉戟”核潜艇的后继型号进行了征询——据独立专家的估计,成本达到1000亿英镑。大西洋另外一边伦敦最紧密的盟友不愿意就这么被比下去:华盛顿正考虑斥资约1万亿美元在未来几十年内对美国的陆海空核武库进行全面升级。" h* g( u2 e: I: T1 P- c& H" t
% x- I' U; W2 @- P& C& O4 |- J8 K
与此同时,中国战略制定者正考虑将核武库调整到更快速(“一触即发”)的备战模式,它梦想着建立起自己的陆海空核保护伞并为自己的导弹计划配备所谓的多弹头导弹。了解亚洲扩军互动模式的人知道,用不了多久印度就会对此作出回应。这样紧接着就会引发巴基斯坦的进一步扩军。, J! e& Y. ^% k% v7 ]9 E- O3 [- P
& S$ _0 V! ]6 ~% q2 V! @8 Q文章称,怀念苏联时代的普京令源自冷战时期的核威胁的老传统再次复兴,并指出俄罗斯核武库将进行全面的现代化并进行新的采购。/ B, L+ U# t# W4 d
: ]1 s6 J7 K6 k5 n* v1 M7 W2 k核大国们在本世纪让它们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焕发第二春的原因就像它们的安全形势和它们的地位要求一样多种多样。但是有一点是所有国家都一致的:它们都自认为是克制的核国家,是被其他核大国逼迫才进行核扩军的。没有人认为自己是推动的力量,所有人都认为自己是被推动的力量。
' r& t5 h' L, W3 Z# f- u7 y- H V w0 F2 y2 T9 w1 v' b
此外,俄罗斯的修正主义和中国在太平洋的领土要求对美国的扩军理由来说再合适不过了。& C8 o$ c# G3 P! L$ X0 @
! {3 C' c% R" \7 `; S/ s
7 }8 X3 ^, G l, ^9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