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胡小武在《河北学刊》(2016年第1期)撰文评述中国日益显现的“小城市病”。+ D$ t, n9 d5 i2 C0 z7 q
' V+ @) S3 s+ X l5 }胡小武认为,“小城市病”集中体现为一种“庸堕化”特征,即精神生活的庸俗化趋势,经济物质层面的差距扩大化趋势。由于缺乏文化资源,小城市一直陷入了文化品位缺失性的庸俗化,导致*博人口比例高,而非产业吸纳型的人口流入,则导致小城市人口结构越来越呈现农村化的局面。# M- A X$ C4 c$ K- f: h
; o" h& K1 l; K0 s+ B
胡小武还指出,由于小城市产业结构单一和经济活力不足,伴随一系列更为恶劣的治理潜规则。
% A, f& N F. c8 B1 B9 G/ w1 L* F9 }' a! J
“因产业结构单一,任何发财的资源都显得稀缺,导致城市资源争夺呈现暴力倾向。”胡小武举例,行驶暴力犯罪的人不一定都属于黑社会组织成员,往往也就是包工头级的人物。但争夺资源的方式,却具有了某种黑社会性质的特点。
: r5 v% p4 r4 _4 L$ [7 k" }& o# X) O, Z' m$ b& |6 i( n+ v
小城市的“庸堕化”还日益排斥精英群体,“人才荒漠化”现象使得小城市的知识与创新资源持续衰竭。: P( U7 F+ m( k
5 z: m$ l* P0 A1 w- w
“越来越多的小城市进入了资源枯竭、人口流失、产业衰退、就业艰难等小城市发展陷阱。”胡小武提醒,小城市的“庸堕化”为中国新型城镇化埋下了不可忽略的发展危机。
3 B& \8 q8 w3 ~# v, \4 f6 s g+ o8 z- g
胡小武表示,在两种不同的城市发展阶段中,都出现了日益严重的小城市问题。
" w0 o8 j" Q1 X# c' T, L6 \) ]! y* k$ s2 G6 a: X! |% M
第一,“滞后型城镇化”带来的供给不足的问题。一旦小城市建设和管理跟不上迅速增长的需求,就会导致城市基础设施的供给滞后于城市人口的增长,从而引发一系列的矛盾,出现环境污染、人口拥挤、治安恶化等城市病。
9 K9 H) ^ n, g' \2 E9 ~, a4 O3 V f" E1 u* H( @1 o
第二,“超前城镇化”带来的供给过剩的问题。在过去十多年,包括小城市在内的几乎所有城市都开展了“摊大饼”似的城市扩张,开发区、新社区迅速崛起,工业厂房与居住楼房呈现大面积过剩,烂尾项目越来越多,从而导致了小城市的空城化与市容萧条的局面。
& g& L/ ~4 E3 r, W3 n7 {4 ]' n) y+ r# D
胡小武指出,空间城镇化的盲目冒进,带来的不仅是城市的工地化,更使得城市的经济,尤其是房地产市场处于泡沫化状态,使整个城市处于一种“浮躁式的建设”状态。
2 U& e* T2 @- O* Z1 c3 J0 E6 F1 n9 g& b# N, V, N
我国有超过1800多个城市属于小城市,小城市数量占中国县城以上规模城市总量比例便超过了85%。2 V& J6 J9 Z* {! `5 A
. D3 J* [- U0 }$ L* A
2015年12月20日,时隔37年后,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在城市化高歌猛进的同时,城市问题也面临着顶层设计的机遇和挑战。“小城市病”究竟只是发展中难以逾越的阶段,还是由于现有城市化道路政策偏颇造成的负面效果,都是当前需直面并真诚解决的。; G; e8 x: d( M# h3 ~$ A( ?9 B5 K
( ?+ D- {. T9 c1 c2 g* f胡小武担心,“在经济下行周期,我国各地区的小城市病的还将持续爆发,诸如产业结构单一与就业机会不足、人才持续流失、住房供给过剩与资产价格走低、文化氛围淡薄、创新资源缺乏等问题。” 3 r0 g+ |& C, C8 ?
+ D" u& \7 ^ 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