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年以来,人民币汇率的震荡波动引发全球各方关注,在不久前结束的达沃斯论坛上,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建议中国采取更严格资本管制的建议,更引发市场投资者的忧虑。2月5日,各大陆媒援引央行副行长,外管局局长潘功胜的表态称,中国不会走资本管制的老路。" f# j L( \: h! |
$ S7 j- {; {4 Y2月3日,潘功胜在会见欧洲货币机构投资者集团主席安德鲁•拉什巴斯和黑石集团总裁托尼•詹姆斯使表示,当前中国国际收支状况基本平稳,跨境资本流动风险总体可控,人民币兑一篮子货币保持基本稳定,不存在持续贬值的基础。
9 {, Q! x% h, r# H l4 T4 f5 s
% F' `3 Z1 o _: {0 E潘功胜特别指出:“我们统筹考虑便利化和防风险,在大力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的同时,强化风险防控,突出真实性合规性审核要求,打击外汇违法违规行为,不会走资本管制的老路。”
( w z& y3 ~& M9 i6 r+ y2 U n
3 L* T; }0 P) Q: j) b& W3 U7 J
1 Z1 g. Z' S9 z+ @2 ^; d4 I当前,捍卫人民币汇率稳定成为中国央行头等要务,虽然在在岸和离岸市场上取得成效,但同时也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疲软的实体经济迫切需要央行提供更多的流动性,但在美元反转大环境下,如若持续货币宽松又将引发资本外流,并且,还要密切关注人民币汇率走势,随时准备亲身入场进行干预,以此稳定市场信心,用如坐针毡来形容中国央行并不为过。
6 _! g1 l- p$ |: ]' ]3 U: K2 V" N& n0 z# l2 F& v: l" F2 K
巴克莱银行预计,今年1月中国外储单月下降1,400亿美元,再创有记录以来最大单月跌幅。2015年末,中国外储余额3.3万亿美元,较上年末减少5,127亿美元,下降13%。
8 w& ?" d; {6 j9 Y' ]+ H, y8 q7 c8 e" c3 r& A
外储的持续流动,让中国银行流动性承压。有消息透露,今年头三周中国央行已向银行系统注入近1.6万亿人民币,而2015年第三、第四季度的净注入额分别为1,600亿和1,880亿(1人民币折合约0.1521美元)。9 K( l1 ~& y ~& z* e
$ J2 @& \9 r, W1 }; E' L这自然让日本央行行长深感忧虑,如果人民币难以承受深度贬值,不仅可能引发亚洲邻国的汇率战,更可能形成窗口效应,加剧国际资本从这些国家流出。倘若亚洲国家一个个倒下,将对日本海外投资和出口贸易造成重创,日本经济甚至不乏硬着陆的危险。因此,在黑田东彦看来,中国采取资本管制,是抑制资本外流的应急之举,至少短期内能维系人民币稳定。
( V8 N+ \6 N6 C+ Q/ p! U& t& C8 f4 x O, u3 Y* J
但黑田未曾想到的是,多年来中国经济的繁荣发展,是建立在国际信誉的基础之上。世界众多跨国企业、国际资本之所以青睐中国,也系于它们相信,从中国赚取的利润能够顺利结汇。
% R* {/ `6 U J Z( }2 B
- {9 ^/ R# ?( k' d2 E+ G如果中国采取资本管制,无疑将重创人民币的国际信誉,这将对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并且,此举将会降低民间对人民币的信任程度,引发人们对人民币资产安全性的担忧。极端情况下,甚至会爆发抢购囤积浪潮,导致人民币汇率和实体经济硬着陆。
* L. r$ L7 H( M/ h% K, q$ c* E1 f
8 x- {0 n( B' | Y再者,无论任何国家,当采取资本全面管制后,往往会形成恶性循环。通常情况下,企业生产运营、进出口贸易、要素资源配置,均在市场价格信号指导下进行。当资本管制后,为保障经济系统正常运转,政府将对必要的生产环节进行资源调拨和价格控制,这样一来,就会对其他生产领域形成挤出效应。为防止经济系统出现紊乱,避免价格出现上涨,会针对其他生产领域进行更多的管制,并由此一发不可收拾。
' v* ]* J8 d3 m8 U9 O: R+ m4 F1 M/ F
资料显示,中国工业的基础原材料、关键零部件、关键设备均高度依赖进口,除此之外的民生用品如粮食、饲料、医药、医疗设备对外依赖度也在飞速增加。可见,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发展,在市场经济驱动下,中国经济已和世界形成牢固捆绑,难以承受管制的重压。, g2 W- v" v) j% l3 i W
3 z5 W$ n+ L, C
因此,潘功胜此番表态声明是正确的,越是在艰难困阻时刻,越要彰显政府和央行的决心,以此来稳定市场的情绪。与此同时,更应从供给环节着手,逐步降低中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毕竟,作为一个大国,如果没有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能源过于依赖外部,永远受制于人。! M" V0 H) [# v) n: H
% H9 P: m( e" A Y+ q可喜的是,中国政府早已意识到这一点。2月3日,中国化工集团宣布以每股465美元的现金收购瑞士农业化工巨头先正达100%股权,完成史上最大一笔并购交易,战略核心意图是通过收购获得的种子技术将进一步提升中国的粮食产量安全。同时,包括中粮集团、中远控股、复星国际等中国企业,在政府资金支持下,也纷纷走向海外展开收购战略。
3 ]' Y. R4 X, g+ _* N: v# ~# r5 j. r$ U, g7 R( H C) n
在此建议,目前全球经济正值疲软时刻,中国应加大全球抄底力度,尤其针对有利于国计民生的领域,甚至不惜一掷千金,以便未雨绸缪。另外,力争在最短时间内让供给侧改革真正落地,并出台大规模减税、完善民生福利保障政策,来提振社会消费能力。长期的内需不振是中国经济的硬伤,也是抑制企业长足发展、创新能力低弱的关键环节。只有让民众切实享受到改革的成果,中国经济才能告别当下低谷迈向繁荣,市场信心也将得到空前提振,助推人民币汇率重新归于企稳
' ~$ L f) ]) i4 ^( M7 O
C% b! k. r)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