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阿拉伯什叶派教长艾尼姆遭处决后,伊朗基本教义派民众激烈回应,围攻沙国驻伊朗大使馆,沙国也立刻以主动断交还以颜色,并有其他国家跟进。《纽约时报》分析说,沙、伊两国这回交手,伊朗有可能是中了沙国的圈套,导致其国际地位又要陷入孤立。
. j& O8 I8 J; s6 b* f% @4 @! d% i
3 O% n# r4 r( b 为了打破孤立局面,伊朗近年来做了不少努力,包括去年中和美国为首的「5常加1集团」签订核协议,并积极参与叙利亚和平进程,旨在改善形象并藉此重新回到国际舞台,不料一个艾尼姆事件有可能让其努力毁于一旦。
/ \) f$ }: y# M2 G' T2 Q
* X* Y' b$ j8 M: G 伊朗这几年温和派势力抬头,基本教义派为主的强硬派气燄收敛许多,但在艾尼姆事件的刺激下,大批教众重上街头示威;什叶派教士梅伯迪说,「他们(沙国当局)明知我们不可能袖手旁观」。但如此一来,伊朗又被贴上挑衅者的标籤。, ^' F, ?0 I( i& o, p
5 r' [- a, G& Z" C. a! ~6 n
叙利亚和平谈判定于本月25日在日内瓦召开,伊朗和沙国均受邀参加,伊朗原本期盼藉此提升国际地位,不料在此时为了艾尼姆事件与沙国闹翻,等于是逼美国在其盟邦沙国和伊朗(美须借重伊对付「伊斯兰国」)之间选边站,也让该区域逊尼派与什叶派之争台面化。
1 j/ D9 _7 I( v, u0 G4 b+ p+ {+ ~7 _, S; a* H$ Q: u2 u+ @( U
什叶派教士梅伯迪说,沙国在此敏感时机处决艾尼姆,摆明是要扩大逊尼派与什叶派之间的裂痕,遗憾的是,他们料准了我们会过度反应,并且用来作为再度孤立伊朗的把柄。
) ?2 g1 V" t' q/ M5 l
/ i; d8 \, p( V+ u3 y6 B 包括总统鲁哈尼在内的伊朗务实派官员,都不希望看到这个局面。鲁哈尼上月说,在核协议达成之后,国际社会对伊朗的制裁即将解除,伊朗经济即将对全世界开放。他还说,本区域有些反动国家(意指以色列和沙国)企图阻挡核协议,「但他们失败了」。) a* c* o' v, n+ f% b
0 M/ Y( C1 S) W5 ^
鲁哈尼未点出的是,该协议在伊朗国内并未获得一致支持,很多人认为伊朗对外国让步太多。更值得注意的是,伊朗国会大选将于2月举行,改选最高精神领袖的什叶派教士会议也将召开。换言之,强硬派很可能趁机打击鲁哈尼为首的温和派。3 E- y2 u0 G: X+ {9 @. M4 `) R
% Q) F/ l" H" ^/ z* N% z 伊朗前国安会成员夏莫哈马迪说,谁能从这场政治风暴得利?当然是强硬派,基本教义派群众围攻美国大使馆,可谓正中其下怀,他们只想从中获取选举利益,却忽略了大局:「我们需要和平与安宁」。 ) Q# j8 X0 t+ W! P4 m. `
9 r) {% I4 `5 a$ a4 I1 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