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1分钟注册发帖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经济] 习李震怒“掀桌子” “杨白劳”翻身仗打响

[复制链接]
雨童 发表于 2015-12-26 09:12: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上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深陷滞涨泥沼,包括尼克松、卡特在内的各界政府被搞得焦头烂额,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曾经被奉为金科玉律的凯恩斯主义回天乏力,随后上台的里根政府索性掀翻了桌子,大呼一声:减税!事实证明,此举虽对政府和社会福利造成短期阵痛,但长期看,则为停滞僵化的经济重新注入了活力。" H8 E% R/ y% s# `9 ^# ~
& @+ Z; |+ P7 T: T* z1 Y
  当下,中国持续下行的经济,迫使习李政府掀翻了桌子。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实施减税政策,要降低企业税费负担,进一步正税清费,清理各种不合理收费,营造公平的税负环境,降低制造业增值税税率。
) E7 c3 v1 m$ m) L
) R5 [4 W8 k8 o- y+ N  这标志着2016年中国将迎来减税之年。社会各界苦盼已久的“恩惠”即将得到具体落实。
9 X; U9 q% k- C, N; d6 J6 N0 w& k7 t7 o1 u% `$ E

* v- j  \' g* g: ^7 f- N) i+ h2 o
5 t  G" t3 w5 B7 }: w% b- j" B. D6 U! U8 M: Q4 [
  全球目前经济正值疲软,美联储不久前加息,给包括中国在内众多新兴国家带来阵阵寒意。常规来看,当一国资本持续流出时,加息(而非降息)是央行非常时期下的特定手段。去年俄罗斯为捍卫卢布汇率稳定,曾一度将基准利率提升至17%。但此举的代价也是巨大的,将对社会就业造成短期严重后果。这也是中国政府无法接受的政策选项。
* H4 \: y" D3 |7 U; U* @! \& i& k
  况且,中国产业结构目前处于二元化格局,单凭央行货币政策,难以起到决定性效果。与欧美经济体不同,规模庞大的僵尸企业,裹挟了中国太多经济资源,并对银行构成逆向绑架。这颗炸弹不被定点清除,将会像癌细胞一样扩散,让中国经济积重难返。习李政府正深知于此,才围绕供给侧改革提出“五大歼灭战”,甚至不惜阵痛为代价推动经济结构优化改进。
3 d/ f; A8 D3 E  D6 p
' Q' `, {2 K/ c! T3 V  M2 ]  所谓供给侧改革,核心就是降低企业制度性成本,包括各种税费、融资成本,为企业腾挪出利润空间,增强企业生产和创新能力,提高供给质量与效率,进而改善供给结构,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除充分市场竞争和金融自由化外,减税是此项改革的重点(也是供给学派精髓)。) J1 [* k/ I  ^5 b0 K+ N

3 |+ z1 z" Q' {* C- w# ~  x0 p# h  很多人认为,减税政策施行,意味着政府税源将减少。在短期情况下是,但长期看则很可能增加税源。美国经济学家拉弗曾指出,税率越高,不一定意味着政府税收越多,因为这会导致企业和个人工作积极性下降,偷税漏税动机增强。如果政府短期让渡出利益空间,企业和个人利润和消费能力将得到显著提升,无形中则为政府创造出更多的税源。9 |) U: X$ B& Z6 m* F: K0 d
9 B2 F# n# H# U6 k- t3 v( x: Q/ L8 }
  据瑞银证券测算,明年政府减税规模约在7,437亿元(1人民币折合约0.1544美元),其中营业税改增值税减税规模约为3,836亿元,社会保障相关费用减税规模约为2,403亿元,算上小微企业减税等项目,2016年合计减税规模约为7,437亿元,占国内GDP约为1.1%。
( u: p1 y9 Z; V+ K6 \4 q
& C0 Z, o6 F" {. e8 v' b( O- W  果真落实的话,此项举措的确能有效缓解企业和个人负担,对生产和消费起到良性促进作用。在此建议,中国政府不妨再迈进一步,推出规模1万亿以上减税举措,尤其大幅降低中产阶层的税负。因为,这一阶层不仅是中国经济的脊梁,而且是驱动社会消费的核心载体,如果他们的税收负担降低,能腾挪出更多的开支用于消费,这将对结构性调整形成重大推动作用。. T' _+ Q; E& Z: _) v
& X' U& w5 S" H. r: [
  中国经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唯有依托社会消费驱动下的企业创新,这不仅需要产业结构的调整,更需要消费模式的转变。一穷二白的“杨白劳们”难以担此重任,只有使其转变为衣食无忧、善良勤劳的“黄世仁们”才成可能。如何让前者完成这一华丽转身,是对政府智慧和魄力的考验。* B1 A5 w6 ~' x  m' w

, S" A$ Z! k) ]5 O+ R, m, i1 \9 C  的确,随着减税举措出台,一定程度上会加剧政府财政紧张。官方媒体透露,明年中国财政赤字率有可能突破3%,财政赤字或突破2万亿元,与今年相比增加数千亿元。不过财政赤字率突破所谓3%的红线符合中国国情。(为控制财政风险,1991年奠定欧盟基础的《欧洲联盟条约》规定,欧盟各成员国财政赤字率不能超过3%。这被中国等国家所参考)8 Z, x8 |# ~7 w+ B

; j# N/ V$ l. X4 v  一般来看,世界上所有爆发财政和金融危机的国家,均和金融市场开放下,政府大幅对外举债和货币超发紧密相关。当政府财政无力偿债,或货币剧烈贬值时,市场预期由此逆转,从而酿成一系列悲剧。与此不同的是,中国金融市场目前尚未开放,拥有独立的货币政策和财政透支空间,如果财政开支运用得当,将其转化为民生福利保障和住房补贴领域,必然将对国内经济构成利好。如果以财政透支为代价,将社会有效需求带动起来,也是市场期望所在。
- S0 [3 n4 V" M
4 Z: F3 B: O% N  a4 P) q6 U  最近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和阿里研究院联合发布《中国消费趋势报告》指出,如果中国经济转型顺利,预计未来5年,在中产和富裕阶层、新生代消费者和网络购物等3股势力推动下,即使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社会消费力也将快速增长。  j$ n5 C" l+ P; f0 @$ R
! A; }  L9 r0 t0 ?
  该报告指出,如此的话,至2020年,中国年收入超过2.4万美元的上层中产及富裕阶层家庭数量将增长一倍,而且消费将以每年17%的速度增长。届时,具有强大消费力的中产阶层,将成为中国社会的中流砥柱,中国也将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迈上新的台阶。, j# }3 _5 A9 h" ^  _/ M* }

+ w5 ~3 L1 l  f/ t6 f, n9 ?2 y  所以,中国结构性调整改革同时,如何为中产阶层松绑,如何让农村广大人口富裕起来,如何让社会财富更加合理分配,是摆在习李政府面前首当其冲的要务。发动一场“杨白劳歼灭战”,对中国来说已刻不容缓
2 Y: `  r  w7 M8 U. s
3 y' [; j. r/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老郭 发表于 2016-1-5 14: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鉴定完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1分钟注册发帖

本版积分规则

重要声明:“百事牛www.BestKnew.com”的信息均由个人用户发布,并以即时上载留言的方式运作,“百事牛www.BestKnew.com”及其运营公司对所有留言的合法性、真实性、完整性及立场等,不负任何法律责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论只代表留言者个人意见,并非本网站之立场。由于本网受到“即时上载留言”运作方式所规限,故不能完全监察所有留言,若读者发现有留言出现问题,请联络我们。

Archiver|小黑屋|百事牛

GMT+8, 2025-8-10 13:54 , Processed in 0.02272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