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名五角大楼官员向媒体披露,称“几周前,一艘中国攻击型潜艇在与美国‘里根’号航母的遭遇过程中,对其进行模拟反舰巡航导弹攻击”。尽管美方对此语焉不详,亦有媒体称“奥巴马政府将这次潜艇事件的细节视为秘密,以避免加剧五角大楼和解放军之间的军事紧张关系”。 R3 n Y, l# Q
# K) G' t! {1 Q E8 @6 r 相比之下,中国军方媒体就早已公布了一部分细节,其中更存在可堪对照之处。在海军航空兵部队已经深入南海永兴岛机场展开大规模实弹训练时,北京在南海问题上的亮剑姿态已经一览无余。
: o, @0 Y0 A& a$ F+ D4 H
7 I$ G: }! M3 b) d% m 瞄准“里根” 解放军的未定战果7 B7 o( O3 p, A& L
, j' n+ a) c' g1 d2 F- _; A% t
据美国《华盛顿自由灯塔》报15日披露,有“多名五角大楼官员”称几周前,一艘中国攻击型潜艇在与美国“里根”号航母的遭遇过程中,对其进行模拟反舰巡航导弹攻击。事件发生时,“里根”号航母在日本南部航行,周围有其他4艘美军护航舰艇随行。 C+ h" s9 z) k* n
3 t) a8 A! Y$ D9 E9 A- X
有专家指出,美军称确定中国潜艇正在执行巡航导弹模拟攻击,暗示中国潜艇或受到密切监视。尽管美国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哈里斯上将在被问及该事件时表示“我没有相关信息可以透露”,但是,一段来自中国军报的消息就间接证实了相关细节可能存在一定可信度。
1 a2 n& R m6 }, q. a, I# [7 i0 {9 {6 O2 i8 p2 f0 f' _
相对于美方在12月中下旬爆出相关信息,《解放军报》就已在11月28日至30日前后两次报道了类似细节。在28日发表的一篇题为《海上动态备战 远程快速奔袭南海舰队某潜艇支队常态锤炼水下隐蔽突击能力》的报道中,军报即指出“前段时间,刚刚执行完跨昼夜远航训练任务的南海舰队某潜艇支队372潜艇,在返航途中临时受命,……多次完成对‘敌舰’的模拟攻击演练”。在30日的报道中,军报还强调该舰“遭外军监视 成功突破封锁”。当解放军宣传战果,而美军却讳莫如深时,这其中的细节就值得玩味。
1 R$ |/ u/ P# l$ { w1 |/ W5 R" q0 V
从中美两军释放出的消息来看,“几周前”发生的这场遭遇战的细节正在不断得到验证。在《解放军报》30日的报道中,文章称中方指挥官“指挥潜艇在某海域与不明国籍反潜机和海洋监视船遭遇”。面对对手强大的反潜阵势,中国潜艇“准确判断对方的战术意图,深潜、悬停……经过数小时斗智斗勇,潜艇成功突破封锁,继续驰骋大洋执行战备巡逻”。当美军太平洋司令部发言人针对问询并未简单的以“无可奉告”回应,转而以“无法讨论潜艇行动、潜艇行动的报告以及潜艇行动的传言。我只能说,对于前沿部署的海军舰艇和飞机的效率和能力,我们有充分的信心”加以描述时,一场海上对峙的细节就跃然纸上。3 ]+ ` H- y: C1 m! \
# F* l1 Y$ h! B( d( W- m7 b% Y 进军南沙 中国预备先发制人) o2 r2 e2 z& ]! A6 m
. j# D3 @* s6 H' B/ t! K 当然,针对《华盛顿自由灯塔》的这一消息,包括《环球时报》在内的不少中国官媒是直接采取了否认的态度。称“近年来,美国用类似手段抹黑解放军已经并不是第一次了。……要么是无中生有,要么是恶人先告状”。不少北京媒体更根据11月28日的报道称372艇此前行动的针对目标可能是擅闯南海的“拉森”号。很显然,在外界提供线索之前,中国的分析人士虽然有“如果美舰在南海持续挑衅,与中国产生擦边走火式的冲突,我方潜艇可在第一时间就击沉之”的决心,但还是想象力有限。
i, W4 q! J. P$ q+ N/ u/ a j2 O8 W6 y' ?+ ]0 m+ v7 B1 j
事实上,如果有分析人士留意中国军方从11月18日开始释放的消息,就可以发现中国海军的蛙跳式南海跃进已经到了关键的一步。11月18日的《解放军报》刊登了一组题为“海空雄鹰”的照片,显示南海舰队航空兵某部的歼-11BH战机前往南海诸岛的“全新训练空域”展开一系列训练。从照片上战斗机的编号看,这些战斗机隶属于海空英雄王伟生前所在部队。根据中国海军网此前的报道,该部战斗机曾于10月30日带弹进驻西沙群岛永兴岛机场展开实战训练,当时正值美军军舰闯入南沙群岛岛礁12海里范围。
. i& W! R, U9 `& L5 {5 k6 H3 F+ W9 B9 n) g0 T0 p4 D
到了一个月后的12月17日,《解放军报》已经向外界指出,这批进驻永兴岛的海军航空兵部队就已经展开了高强度的对抗演习。报道中指出中国战机不仅“挂载某新型导弹的战机顶风冒雨强行起飞”,而且对抗科目为“驾驶战机穿云掠海,全程抗击全空域复杂电磁干扰,低空高速规避‘敌’防空火力网封锁,悄然逼近‘敌’海区,直锁‘咽喉’,数枚导弹呼啸而出,发发命中”。这就意味着在南海的对峙进程中,中国可能不仅仅将采取防御性措施。在时机成熟时,甚至会采用先发制人的突然袭击。5 i0 `5 }# G1 h9 v- U4 A
* Y/ ~ D1 a) A- F3 h( o4 V
于是,就在中国官媒试图淡化南海对峙时,中国军方的态度就成了一种关键的参考项。美国正尝试“挑衅”常态化介入南海,中国很有必要面对美国的制约来采取措施。若真让美国就这样挑衅常态化,2012年之后中国政策调整形成的周边威慑将因此丧失,周边国家用政治勒索经济利益的模式将再度开启,中国甚至会回到砸钱换周边外交平安的状态。当来自外界的阻力开始呈现于北京上方时,中国为了确保自身的经济崛起进程,自然也到了锋芒毕露的一刻+ C% h4 U+ w$ G; d2 N8 \: b3 Y6 n
3 U$ |3 J8 D/ q. g9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