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1分钟注册发帖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法国总统奥朗德重申将继续接纳难民 未来两年内接纳3万名

[复制链接]
怡然 发表于 2015-11-23 08:00: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凤凰网$ L" l7 P) \% t8 Q4 [9 {# b) C" K
  s; p- `" p; |0 f
  法将在未来两年内接纳3万难民,同时加强边境管控;美31州州长宣布不欢迎叙难民" p) u& E- {& e  }1 B8 }) i* `* i
3 J" {/ ]. Y2 Z
  据法国媒体报道,尽管巴黎恐怖袭击发生后法国的难民政策受到指责,但法国总统奥朗德日前重申,法国将在未来两年内接纳3万名难民。
; B+ S9 {' C" }3 j" ?4 h* O) x9 Y5 A% S* v/ I- v
  法国加强对难民身份检查1 E) ~7 A6 n9 U+ U" K

1 P( F' r  v% z* x4 X' d  奥朗德表示,巴黎恐怖袭击已经使部分民众对法国接纳难民的政策产生怀疑,然而协助难民是“人道责任”。
3 t2 i0 l. L+ i, t; T# x
. C$ l* E: \9 S$ U# w% c* J  巴黎恐怖袭击发生后,有报道称袭击者中有人利用难民身份来到欧洲。奥朗德还表示,法国的安全将是最高优先,“我们必须确认进入欧洲地区与法国的民众身份,以确保我们的国家不会承受任何风险。在接纳难民之前,我们将执行必要的核查程序”。9 [+ f( i7 u$ v, e4 X2 _* L6 I

& V- j' E/ r3 q" O& g9 T  报道指出,奥朗德接纳难民的承诺获得许多民众的赞扬。一名社交媒体用户说:“这正是力量的表现。”
5 F  C- D  d5 _/ A& z; r  j
9 z' k1 c. i! d! J  欧盟在20日决定,加强对外部边境的管控,以便应对巴黎恐袭事件暴露的缺陷。调查显示,至少两名袭击者是沿着难民路线来到欧洲的。: W: I1 t+ r: P$ x% @% V4 U

' f  G/ l" T( m6 ~6 e& r/ M* O5 g  在欧盟内政部长和司法部长会议上,法国内政部长卡泽纳夫表示,应当进行严厉的共同应对,不能再“拖延、迟缓,否则欧洲将完蛋”。
; y% q5 }% O6 ?' N* [! P: R$ t& Z0 a
  奥巴马将否决严查难民法案
4 V* t0 P; i. B1 o6 E( C' U3 n/ l
  美国国会众议院19日以压倒多数通过一项法案,将对来自叙利亚和伊拉克的难民进入美国采取更为严格的限制措施。
$ i9 f+ a  H4 Q. {& Y( U9 y! I7 R3 v4 p- T8 j
  按照新法案,在联邦调查局对每一位难民进行背景调查之后,联邦调查局、国土安全部和国家情报总局的负责人都必须签字申明这名难民“不对美国构成安全威胁”。
( U, Z) L# h$ n# V9 y
  P) a) l& ]" d" o8 V) g" W  根据奥巴马政府的难民安置计划,美国将在2016年接纳1万名叙利亚难民。众议院的这项决议令奥巴马难民计划备受压力。0 K$ v" l0 X4 Q0 U
( M, p% D% o8 Z. K* z
  奥巴马表示,他将对法案行使否决权。法案在提交总统批准之前还需要得到参议院表决通过。
* L2 J' c/ R7 e' P/ x0 E1 C* J* F  d, H
  此外,由于担心国土安全,目前,美国新泽西州、佛罗里达州、伊利诺伊州、印第安纳州、艾奥瓦州、路易斯安那州、马萨诸塞州等31个州的州长宣布不欢迎叙利亚难民。 (宗和)( s6 w( x( k8 c! `( P+ H1 d6 b  z

8 X, f/ I3 ~2 ~3 P  俄欲向法赠警犬接替殉职“狄塞尔”
  C2 G7 `+ R( N
4 {. p6 [7 [/ a. ]7 q  据法国媒体21日报道,法国警方在追缉巴黎恐怖袭击的武装分子的突袭行动中,一只警犬不幸殉职。俄罗斯政府为了展现和法国站在同一阵线,提议送法国一只警犬。& z- e3 r2 B9 `0 h
1 R4 C  Q( K& A$ n) r$ H
  俄罗斯内政部长柯洛科采夫21日表示,他已致函法国内政部长卡泽纳夫,提议要送一只名为“多布雷尼亚”的德国狼犬。柯洛科采夫表示,这代表俄罗斯和法国民众和警察站在同一阵线,他提议送给法国的警犬可以取代在突袭恐怖分子的特种行动中,不幸殉职的警犬“狄塞尔”的职务。
8 m/ L- ~5 n4 `7 I& U8 ]
9 J; m3 |4 `4 E: m! d  “多布雷尼亚”是以俄罗斯民间传奇英雄多布雷尼亚命名。俄罗斯内政部也在官网上公布这只全身毛茸茸小狗和球玩耍的画面。
# y4 q9 o6 E' A: L% }) u$ r3 b2 d+ c7 E% l0 O
  法国警方18日在巴黎郊区抓捕恐怖疑犯时,除了5名警察受轻伤外,警犬“狄塞尔”也被恐怖分子引爆的炸弹炸死,因公殉职。19日,法国警方在社交网站推特上公布了突击犬“狄塞尔”殉职的消息,并挂出了警犬与警队成员在一起的照片,向牺牲的“狄塞尔”致敬。(宗和)1 v0 X" Q+ E( m  M1 W+ |

+ t2 Y- F6 v2 T* I: r0 C! N  英国下月或开始空袭“伊斯兰国”5 \( q* E7 F1 ^, Z; E
$ d. U) Y" h! ~
  据新华社电英国媒体报道,英国可能于12月加入针对极端组织“伊斯兰国”的空袭行动。
4 i! W/ k7 x9 U& X" U& A9 R& E& @5 K$ \4 W5 r2 F
  消息人士说,英国议会下院将在两周内就是否发动空袭举行表决,如果表决结果支持空袭,英国军方可能在数小时内付诸行动。$ n. s6 g7 I. u# W7 L5 y

; [$ A# ]$ w+ h  英国首相卡梅伦先前一直推动英国加入美法阵营,参与空袭行动,但因反对党工党的不同意见在议会面临阻力。# x. `4 E2 V4 q0 u  b& {! ~

! h2 T) C  D6 w9 R  今年9月上任的工党领袖科尔宾长期持反战立场,反对空袭叙利亚。7 _0 f+ ?7 S" V; G4 k. v, ]

; W0 w  A; G9 r8 |9 @) t" c  《每日电讯报》报道,巴黎遭遇连环恐怖袭击后,一些成员开始在公开场合与科尔宾唱反调,支持空袭行动。报道援引工党影子内阁成员的话说,工党内部的主流意见认为,在安理会通过呼吁加大力度打击“伊斯兰国”的决议后,工党内支持空袭的议员数量进一步增加,可能足以帮助下院表决通过相关决议,为空袭“开绿灯”。
# r, H0 v( U! d3 M: H4 Y; F) x2 G+ Q; U0 V% v4 S% C
  普京作战室指挥袭击IS
2 D# }0 a0 g: U2 p
3 o: @/ H5 m, v) e8 A( C; R  “先生们,你们可以在这里开战了。这就是作战室。”17日,确认俄罗斯客机在埃及坠毁系遭恐怖袭击后,俄总统普京走进国防控制中心,听取高级军官汇报,下达相关指令。: K' |- }' b5 X5 F% b( ]
/ P1 M/ v; K+ _/ v
  克里姆林宫网站当天发布图片,显示普京正襟危坐、神情严肃、眼神冷峻,身旁是国防部长谢尔盖·绍伊古和武装力量总参谋长瓦列里·格拉西莫夫等人。而这座2014年落成的国防控制中心本身,也因为这些图片成为外界讨论焦点。
8 `$ @; K' _$ P% f) V
- v1 {5 h# x" E- k  由红场出发,沿着莫斯科河畔,往西大约3公里,就是国防控制中心、即所谓的国防部新大楼。作战室分为三层,军方人员身穿不同颜色制服,每个工位上都放着带有俄军标志的瓶装水。
+ T( }4 A2 G, z; ?! o7 S, ^* v
  普京的正前方,是一面超大电子屏幕墙,数块电子屏实时直播战略轰炸机从俄空军基地起飞,前往叙利亚执行空袭极端组织“伊斯兰国”等任务;“莫斯科”号导弹巡洋舰从地中海东部发来现场汇报。国防控制中心外,莫斯科河上,还有一处直升机停机坪,可供米-8型运输直升机起降。
6 {, p  d: E! R! X) B3 F* J* b4 h8 z
  俄罗斯记者科列斯尼科夫说,这座大楼和作战室去年投入运作时,他还有些不解,要这些小型足球场大小的屏幕做什么?“现在,答案来了,”他说,“俄罗斯全体高级军官都是电子屏的观众。而且,这里就像个预备室,他们准备好了随时上战场……”, a: I' ?7 ^3 C  k* q

  U. C  ?- X" M5 K# q/ m- p0 j  刘红霞(新华社专稿)% L! ^4 p; A7 B( s# _$ r( s! {
2 W/ R3 e; m6 o% b6 j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幽幽谷 发表于 2017-7-15 04:01:22 | 显示全部楼层
謝謝,希望再接再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1分钟注册发帖

本版积分规则

重要声明:“百事牛www.BestKnew.com”的信息均由个人用户发布,并以即时上载留言的方式运作,“百事牛www.BestKnew.com”及其运营公司对所有留言的合法性、真实性、完整性及立场等,不负任何法律责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论只代表留言者个人意见,并非本网站之立场。由于本网受到“即时上载留言”运作方式所规限,故不能完全监察所有留言,若读者发现有留言出现问题,请联络我们。

Archiver|小黑屋|百事牛

GMT+8, 2025-7-2 07:58 , Processed in 0.02130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